APP下载

基于阶段理论分析甘肃省融入发展机遇的研究

2021-10-15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甘肃省产业结构阶段

赵 兴 花

(兰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1 问题提出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在各个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在基础设施合作领域中欧班列开通近12000列,途径105个城市,与沿线40多个国家实现直航,物流方面与3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联盟签订双边协定,“单一窗口”综合简化率达59%。亚投行投资总额超过37亿美元,丝路基金支持项目金额达800亿美元,多元化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与沿线54个国家建立长期的文化交流项目,丝路旅游蔚然兴起。根据海关数据显示,至2019年7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贸易高出全国增速6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28.9%,总额资金约5.03万亿元。“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根据各自省份的要素禀赋制定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计划,比如沿边省份选择边境合作区“小组团”进行重点培养、滚动开发,依托当地资源和市场进行精准招商,引入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增强企业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市场化经营,强调区域优势,减少了同质化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内陆“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开始借助陆路交通,开通中欧班列,开启了内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重庆等省份积极争取与东南亚国家展开合作,签一系列相关协定,启动“南向通道”建设,陆海新通道建设是南向通道的升级,以陆路和海运多种联运方式打造连接中国西部与东南亚各国的陆海贸易通道,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无缝对接。目前陆海新通道朋友圈新加四川,西部12省份将共建陆海新通道,北接中欧班列南联长江水运,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与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目的是降低西部内陆地区的交通和物流成本以高质量促进对外开放,增强与沿海沿边地区的竞争力,释放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潜力。

甘肃省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省份,2018年第三批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审批通过,甘肃省成为综合试验区之一。陆海新通道建设官方文件定位中国际门户枢纽是重庆、成都、西安,北部湾港口为重要交汇点,西部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为重要节点,《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要求2020年打通“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陆海新通道对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撑作用,2025年陆海新通道西部段建设基本完成,西部各个物流节点和中心城市分工明确,那么到2025年陆海新通道基本建成情况下甘肃省的精准定位是什么?甘肃省又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进入3.0阶段,“一带一路”倡议叠加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自身经济快速发展?

另外,对于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较大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或者产业间的研究,单独对特定省份不同地区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大多数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分析,例如林毅夫基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政策,并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角度分析五种类型产业如何转型升级[1-2],张辉、闫强明等基于国际视野研究了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3],封海粟则对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经历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4],蔡昉和王美艳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研究了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规律性[5],樊纲和吕焱基于刘易斯模型说明中国二元结构的存在会使得国民储蓄率提高[6],蔡昉提出缩小“未富先老”缺口和新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7],贾康和徐林则认为“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8]。也有学者从“一带一路”看中国经济发展,林毅夫、龚刚和马丽等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很高的评价[9-10]。蔡昉、周文和林毅夫等也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分析[11-13],那么甘肃省如何突破经济发展瓶颈,避免陷入经济增长陷阱?

根据世界银行关于人均GDP的换算标准,基于2000-2017年数据,将1978年基于购买力平价推算至2017年。通过对已有成熟理论的分析,最后选取钱纳里标准分析得知甘肃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同时利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甘肃省既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甘肃省贯彻高质量发展,培育产业链条,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本文研究价值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参照已有理论对甘肃省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定位分析,重点对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考察;第二,对单独经济体进行经济发展阶段定位和结构分析,更有助于判断该省份经济发展规划是否合理。

2 以不同的划分标准分析甘肃省经济发展阶段

2.1 主导产业划分标准分析

罗斯托通过研究不同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的交替变化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六阶段理论。分别是生产力低下的传统社会阶段、商业有一定发展且人口出现较快增长的起飞前准备阶段、已经具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且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作用凸显的起飞阶段、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生产力出现显著提高,就业结构出现向二三产业转移趋势的走向成熟阶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经济结构出现大规模调整尤其是针对落后产能的高额大众消费阶段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居民消费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根据主导产业划分标准,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对煤炭钢铁等落后产能进行“三去一降一补”,旨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且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说明已经进入高额大众消费阶段,甘肃省产业就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占就业人口85%左右,现代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位列全国中等水平,例如互联网技术等创新科技对甘肃省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互联网+”项目成果明显,精准扶贫政策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恩格尔系数为29.6,甘肃省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成熟期,但是甘肃省目前主导产业并不突出,各地级市并没有完全有符合地区发展的产业,更不用说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产业的集群效应。

2.2 竞争优势划分标准分析

波特从竞争优势方面提出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四个经济发展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是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人均GDP低于1010美元,主要满足消费者较低层次的需求,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投资导向阶段,竞争优势基于政府和企业间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人均GDP在1010-10100美元。创新导向阶段,人均GDP在10100-20200美元,许多产业已具有完备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创新能力加强,生产能力由各类市场共同支撑,企业竞争主要在差异化环节,包括技术和产品差异,政府更加看重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富裕导向阶段,经济可能由进步而走向衰退,驱动力量是前三个阶段积累的财富。根据竞争优势划分标准,中国在2001年人均GDP大于1010美元,进入投资导向阶段,目前处于投资驱动中后期阶段。甘肃省在201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39元,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投资驱动阶段。从甘肃省各地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看出,各地级市经济发展不均衡,除兰州市和嘉峪关市,其余12个地级市均处于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所以如何引进资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已成为甘肃省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甘肃省创新能力在全国位列18,但是人均GDP一直在倒数前三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十三五”规划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那么甘肃省如何对接时代发展潮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

2.3 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划分标准分析

钱纳里根据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率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本文参考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根据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得到2017年实际人均GDP衡量值如表1所示,主要分析2000—2017年18年的数据,即从甘肃省进入工业化中期进行分析。根据钱纳里标准我国在2002年进入工业化后期,在2007年进入后工业化初期,2012年人均GDP到达21457元,进入后工业化高级阶段,但根据城镇化率来看,我国处于工业化后期,也表现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甘肃省在2010年之后逐步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在2014年之后第一产业占比稳定在11%左右,较前期有所上升,综合省情分析,原因可能是甘肃省需要农业平稳发展做支撑,而且农业作为甘肃省的相对优势产业,政府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推进优势产业发展。2000年到2005年,工业和服务业占比基本持平,2006年开始,服务业占比逐步超过工业,2015年服务业占比超过50%,2017年人均GDP为28497元,城市化率为54%左右。综合以上指标分析可以判断甘肃省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正接近工业化后期,甘肃省经济发展呈现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不匹配的状态,具体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甘肃省经济相关指标

表1 钱纳里阶段划分标准

2.4 就业结构划分标准分析

克拉克根据产品市场中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劳动市场中同样存在着这种演进规律,即劳动力将首先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所以在农业就业的劳动力所含百分比会不断下降,而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劳动力的比例将呈现出不断地、有规律地增长,具体标准如表2所示。如附录所示:甘肃省第一产业占比从2011年开始维持在11%左右,第二产业占比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49.34%之后开始下降,2017年为34.34%,第三产业占比在2010年之前维持在40%左右,较为稳定,2010年之后不断提升,2015年首次超过50%,2017年占比达54.13%。综合来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变换较为合理,第三产业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甘肃省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成熟期。但是分地区观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状明显,以第二产业占比为例,嘉峪关市和金昌市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0%,而甘南州和临夏州两个少数民族州第二产业占比小于20%,处于工业化初期。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使劳动人口符合第二、三产业用工要求,对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和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表2 2017年甘肃省地级市数据

表2 配第-克拉克阶段划分标准

3 甘肃省经济发展阶段测定

3.1 对比分析

根据以上四种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以主导产业为划分标准的罗斯托发展阶段理论,主要还是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进行划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品市场已经不仅仅局限与本地市场,产业布局更多地考虑综合成本,所以以罗斯托标准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存在明显不足,但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首先确定区域主导产业的思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波特用竞争优势划分经济发展阶段,主要选取变量是人均GDP,按照波特标准甘肃省目前处于如何招商引资阶段,重点在于如何增强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意愿,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甘肃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也应该符合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更注重创新和技术,更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波特阶段理论应用于对当前经济的判断存在不足,但是正如熊彼特论述创新是在原有的生产函数中加入新的生产要素那样,所以也必须重视现有基础产业竞争优势的发挥,再利用政策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配第-克拉克阶段理论以就业结构划分经济发展程度,可以很好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大体趋势是产业服务化,但是划分标准存在问题,按照配第-克里克标准,中国已经完成工业化,显然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比而言,钱那里标准更为合理,钱那里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和城镇化率综合判断经济发展阶段,分析得知甘肃省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同时,钱那里划分标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没有进行考虑,为了对甘肃省经济发展测定更加合理,下面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行分析。

3.2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分析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反映了地区产业间的协调程度和对资源的利用效率,通常采用结构偏离度和泰尔指数,由于结构偏离度是绝对量的衡量且采取“一刀切”模式,所以本文选择干春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方法,用改进的泰尔指数[14]6,其公式为:

(1)

Y表示地区生产总值,Yi表示第i产业生产总值,L表示地区总就业人口,Li表示i产业就业人数,TL=0,表示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该指数保留了结构偏度的经济含义同时还考虑了产业的相对重要性,更好地反映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泰尔指数不为0,表明产业结构偏离了均衡状态,偏离值越大表示产业结构越不合理。

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升级,多数文献根据克拉克定律采用非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度量,考虑到当前经济出现服务化倾向,本文同样借鉴干春晖[14]6,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TS)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度量。这一指标能够清楚地反映出经济结构的服务化倾向,如果TS值处于上升状态,就意味着产业结构升级。接着分析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趋势,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取对数(lngdp)作为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高级化(ts)和产业结构合理化(tl)作为解释变量考察二者对lngdp的影响程度。首先检验数据的平稳性,采用ADF和PP检验,如表3和表4,通过P值判断强烈拒绝原假设,说明数据不存在单位根即原数据平稳。其次进行怀特检验,p=0.2987,接受原假设,不存在异方差。最后对数据进行自相关分析,BG检验和Q检验均接受原假设,不存在自相关,具体结果如表3后三行所示,所以进行OLS估计即可,如公式(2):

表3 ADF检验

表4 PP检验

lngdp=c+β1tl+β2ts+u

(2)

使用stata15进行估计,得回归方程lngdp=1.45+8.35tl+2.57ts,回归结果如表5前两行所示,说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更加重要。R2=0.86,模型解释力较强。

通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趋势图1可以看出,2010年之后甘肃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逐渐提高。尤其是2014年之后增幅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指标tl明显不等于0,说明产业结构不合理。自2004年之后偏离程度加大,2011年之后出现了回落,2014年之后回归0速度有所加快,也说明甘肃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可能受“一带一路”倡议的促进作用明显。

4 政策建议

甘肃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关键过渡期,且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甘肃省不能仅仅是复制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发挥后发地区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全面分析省情和国家发展战略,利用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陆海新通道三大战略机遇,顺利实现工业阶段的过渡,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4.1 根据要素禀赋建立地区主导产业

中欧班列发展至今已经从强调数量到强调质量,需要各省份有自己的产业支撑,使中欧班列与地区产业发展相融合。甘肃省资源禀赋状况很好,但由于深居内陆,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同时也由于特殊的行政区域划分,地域狭长,省会兰州作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弱,各地级市独立发展,经济相关性弱。故此甘肃可以借鉴沿边省份的“小组团”形式,对各地级市进行综合考察,确定其主导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避免雷同产业所导致的恶性竞争。各地级市根据要素禀赋情况,书写可行性报告,包括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精准招商计划以及后期如何具体运营,有计划地进行开发,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提升地区承接产业的综合能力,形成加工贸易基地。根据要素禀赋确定主导产业可以形成产业良性循环,比如兰州、嘉峪关、酒泉等城市可以巩固其已有第三产业,同时带动相关关联产业发展,对于夕阳产业加快其转型升级步伐;而对于经济发展程度中游的地区可以优先承接发达地区进行转移的产业,比如轻工业,这些轻工业向西部的转移,不仅可以降低发达地区企业的成本,有利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转入地区实现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还可以解决相对剩余劳动力,实现刘易斯拐点,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于经济发展程度更低的地区,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可以以第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但是发展思想需要改变,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第一产业即特色农业。

采用专业人员市场调研方式,增加对其发展的专业规划,注重各地区不同的禀赋条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以产业为导向的发展计划解决了中欧班列回程货源少、空载率高和对政府政策依赖度高的现状,切实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重点,同时关注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引进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推动企业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培育一批企业逐步成为跨国公司采购供应链的成员。培育开放型农业,提高第一产业从业者的劳动报酬,引导外商参与,发展现代化服务业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可以与精准扶贫项目结合,利用产业加快脱贫进程,避免脱贫人口返贫,同时可以保证按劳分配为基础的收入制度发挥作用,帮助经济参与者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有助于社会稳定。

4.2 加强中欧班列建设力度

“一带一路”倡议重点是建设中欧班列、自贸区和跨境电商三大板块,甘肃省会兰州处于陇海、包兰、兰青、兰成、兰渝等铁路干线交汇处,具有辐射全国铁路运输的区域优势,国内所有向西的中欧班列都要途径兰州,中国海关也支持兰州对向西班列进行整合,成为班列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发展通道经济,建设国际化、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大平台、不断强化兰州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和贸易集散中心地位。中欧班列显著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促使产业转型升级,运输成本仅仅是单纯公路运输成本的一半,服务质量极大提升,陆海新通道的货物运输已经从最初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发展到粮食、服装、汽车及其配件等日常用品。冷藏技术的应用使得甘肃省的特色农产品、优质中药材和钢铁、化工、煤炭可以通过中欧班列销往更远的地方,所以必须加大对中欧班列建设的投资力度。

4.3 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使甘肃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区位优势,同时近年来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进口方面,引进符合目前经济发展模式的产品,甘肃省经济发展应该与国家整体发展趋势统一,不以青山绿水换取GDP增速。在出口方面,出口附加值较高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注重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要素禀赋的互补性,建立属于自己独特的品牌优势,不以产品的同质低价竞争恶化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设备采购和招标中多争取份额。利用甘肃省相对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人口红利,农村存在大量的相对剩余劳动力,发展加工贸易,促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政策引导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国际市场,把发展落到实处。积极开展多元化引导和利用外资,适应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通过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更多地依靠规模扩展和要素驱动,而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则更加强调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论是工农业产业的质量、服务、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还是经济发展主导模式都应该发生变化,更多依靠创新、知识等“灵感”因素。对于营商环境的改善,不仅包括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经济参与者的营商思维,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体系的经济竞争力,营造大流通、大市场、大开放的市场环境,培养诚信思维,同时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对地区基础设施领域的倾向,改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在市场方面,增加高质量产品有效供给,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而导致中高端消费需求外流,在政府层面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减少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建立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4.4 重视人才管理机制,加强产学研结合

由于历史遗留因素,甘肃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缺乏区位上的优势,加上各种先天的自然条件限制,基础设施薄弱,又无法在短时期内通过自身经济发展积蓄资金,所以经济发达地区优厚的报酬、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各方面优越条件形成大量人才集中的“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开了区域差距,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起显著的促进作用,如何留住以及引进人才成为迫切任务。首先需要建立健全高级人员激励机制,给予高级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激励,不断提高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以及应有的荣誉。其次鼓励企业携带研发项目进入校园进行科技研发,加强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企业资金资本和大学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的比率,二者结合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最后充分利用国家战略扶持优势,加强省域与国际之间的技术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和高技术领域的空白。

4.5 加快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建设

2018年甘肃省成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之一,2019年中欧班列提出打造数字班列,推进信息化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甘肃省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利用线上线下商业模式,使得更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走入市场,其中以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为代表。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大数据不仅可以发展原有产业,也可催生新的产业,实现产业链条的畅通。甘肃如果可以在分层式互联网平台[15]中进行合理定位,将会迎来一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革,利用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交通枢纽的区域优势发展外贸经济,同时政府加强对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及时发布与项目有关的详细信息,降低投资商获取信息的交易成本,增加甘肃省相关经济信息的可获得性,降低信息壁垒,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优化运输组织水平,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将极大地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4.6 生态环境保护内部化

甘肃生态环境脆弱,比如祁连山生态保护区,所以在追求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现实,即如何在保增长、维稳定和保生态环境三者中找到平衡点?根据科斯定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交易成本内部化。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的考核指标并纳入地区经济发展考核体系,与官员绩效直接联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且确保法律条例有效实施,以法律权威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保障。鼓励发展生态旅游业,不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甘肃省旅游资源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东西狭长的经度跨度使得甘肃省既有“陇上江南”的江南静美,也有“大漠孤烟”的北国风光,人文景观以莫高窟而闻名世界,同时举办文化展览,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区域文化的融合和对文化的认同,减少招商引资方面不必要的文化摩擦。

猜你喜欢

甘肃省产业结构阶段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席晓辉作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