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研究

2021-10-12韦美兵

速读·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信息资源壮族

韦美兵

◆摘  要:根据科学研究壮族的土司文化,主要可以将其界定为:“从元朝正式确立土司制后,壮族土司领地之内所形成的与土司制度紧密关联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以及制度形态的文化要素总和,主要包括社会制度、土司社会状态以及土司经济关系,等这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壮族土司文化的基本形态,主要包含土司特色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以及交通文化等等;壮族土司精神文化形态之中主要包含体育文化、戏剧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等。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多样,这些要素构成了丰富多元的壮族土司文化。

◆关键词: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文化创意

土司文化的相关信息资源属于依赖土司文化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科学文化内涵以及民族精神的一种文字以及图片的集合。而且,文化创意属于目前最为热门的话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有很多衍生项目,而且对于有效壮大文化信息资源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路径进行以下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要素的基本类型

(一)实体要素

1.衙署

衙署屬于壮族土司进行地方的行政管理的非常重要的地方,其能够有效的将集办公议事建立起来,还能够解决其生活起居与休闲娱乐等问题,属于一体化的住宅群落,其有着非常浓郁的汉族与壮族相结合的一个建筑风格的特色[1]。而在当前,桂滇之地的壮族区域还是有着比较多的,相对比较完整的土司衙署的遗存,比如说忻城土司衙署是建筑群,还有西林岑氏的古建筑群,还包括了大新养利州土司的古城衙门,以及奉议州土司衙门、广南依氏土司衙署等等,其能够对壮族土司建筑文化起到有效的代表作用,其主要研究的是壮族传统的建筑,包括选址与式样,还有结构、规格、装饰艺术,文化内涵等各种实体的资料。

2.祠堂

祠堂又被称为家庙与宗祠,其主要是同族与同支,共同供奉的,能够实现祭祀先祖与议事集会,属于重要的祭祀场所。而在祠堂之中,能够将儒家伦理和宗族的生活进行结合,其可以在空间的形态上将宗族观念表现出来,还能够实现组织与管理体系的完善,其相应的本质工作,就是将宗族权威化与制度化的历史过程记录下来[2]。而在壮族土司之中,不同是大宗族,都盛行修设一个或者是多个祠堂,其中不仅有着总祠,可以根据宗族的繁衍情况,来进行不断的分化,并且进行不断的支祠的分设。而目前,在壮族典型土司所涉猎的势力范围是比较大的,所以仍然共有着比较多的祠堂遗留,比如说忻城莫氏祠堂,以及那劳乡与定安镇岑氏祠堂,包括广南侬氏祠堂等,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壮族土司宗法与管理研究提供相应的物态资料。在壮族土司的祠堂之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各大土司家族祭祀祖先与商议大事的地方,其都能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威严与法的中心。一直以来,都能够承载着尊祖与重孝,还有就是家族团结的象征寓意,其常常会伴有严密的祭祀制度,通常只有宗族之祭,才能够实现宗族的认同与宗族整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有理、有法与有据的对于族中事物进行管理,将族中基本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从而对族中子弟进行约束[3]。

3.社庙

古人曾说过:无土不立,无谷不食。所以也就有分土设社,立稷而祭之的情况。社庙主要是宗庙和土地庙的合称,其充分的将人们对土地和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体现了出来。而在壮族的土司中,也具备着非常独特的社庙文化,它不仅将壮族土司文化显示出来,也体现了其浓重的生活印记。在壮族的土司的地理和文化领域之中,社庙属于人们精神的信仰,也是依存的重要载体,迄今为止,仍然遗存了数量庞大的土司社庙,其部分直接将土司官的名字作为命名,或者是将其和土司有着密切联系的关帝庙或者是城隍庙来命名。前者主要是以田阳的岑瑛庙与岑三爷庙作为代表,而其中还有德保一带的天保庙,在桂西与云南文山等地的岑大老爷与岑大将军庙等。后者主要的代表是忻城的三界庙,还有大新与雷平的关帝庙,包括安平的城隍庙等,其都和壮族土司社庙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4]。而这些土司神,都与旧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相符合,其能够和当地的壮民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柱,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具备教育民众的功能,也不能够将土司文化信息资源要素类型轻视。

(二)精神要素

1.土司娱乐

作为土司的娱乐之中,包括了土司和土民日常娱乐的活动,其中有体育、歌舞、戏剧方面[5]。比如说典型的体育项目,包含了抢花炮、赛马、舞龙,其在一方面,能够充分的满足健身娱乐方面的需要,另外,也能够实现传统体育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将土司和土兵们的身体素质进行提升,包括军事方面的技能等。而在文化娱乐上,在土司歌舞与戏剧大抵方面,都和壮族民间传统戏曲与歌舞实现重合,在招待贵宾或者是逢佳节期的时候,也会聆听彩调戏、桂戏与丝弦戏,还可以进行招兵舞的观赏等;而对于民间的土民们来说,会定期的有歌圩会,对于歌与斗歌不断,部分情况下政歌、劳动歌、爱情歌等,做到以歌传情,能够实现以歌会意,并且通过歌来对感情进行抒发[6]。

2.土地制度

实施壮族土司的土地制度来说,其主要是土司对其领地,也就是森林资源与水资源,还有土地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等各种,都能够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还有所有权,而所谓的“地方水土,实现归附”,还能够实现“尺寸土地,悉数官基”。基于这种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之下,需要根据土地的支配装来,来将其分成官田与庄田,而两种不同的土地占有形式,主要是为了研究土司时期的土地分配的状况,也是一种主要的渠道。而官田主要是土司能够以统治者的名义,来对分布在土州、土县附近及领地内进行占领,其能够保证土地肥沃与水源充足,还可以实现旱涝保收的良田。而其中官田名目众多,实现用途分为私田、官族田、目田、课田等,不同名目的官田,其有着不同的意义、用途和特征。除了官田以外,土司还有着另外的一种占有形式,也就是庄田,庄田主要是“管那”来做好管理工作的,其除了以上描述的官田之外,其分布在土司辖区的范围之内的各村屯田地的总和。而一处庄田主要是由一处较大的村屯或是,几处比较小的村屯联合组成的。另外还有土司委派的一名到多名“管那”进行代理的庄田,实现生产、播种与收割。

二、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的主要特征

(一)历史久远,数量众多

壮族土司相关制度孕育出了十分具有特色的土司文化,因为历史十分悠久,文化积淀也会比較深厚,所以,很多的历史文化信息的相关记载以及描述有很多。从纵向来看,从秦朝、汉朝时期,就出现了最早描述的“羁縻”时数,比如《史记·司马相如·索引》以及《汉宫仪》等等,一直到后来的唐朝以及宋朝和民国时期等等都有相关的信息涉及到壮族土司文化。而且,通过这些史籍的记载,可以学习和传承那些优秀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中,社会对于特色文化的重视愈加强烈,土司文化的相关研究已经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以及关注,除却历史的史籍以及土司家谱之外,还有很多调查资料汇编和文物图片等等,种类繁多。就以本文的“壮族土司”为例作为搜索词条,会有很多的期刊、论文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与之相关。即使因为都会涉及到这一词条,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信息重复的基本现象,还会存在一部分的干扰性信息。但是,依然可以有效反映出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数量十分庞大,属于相关研究学者对于壮族土司文化研究的一些基础性资料。

(二)影响深远,具有残缺

壮族土司从起源以及形成到最终的发展和消亡都会经历十分漫长的岁月,属于我国古代王朝统治者引领岭南边疆地区过程之中呈现出最具有特点以及最具有典型的一种民族性政策。考察以及搜集有关壮族土司文化的一些信息资源,不仅可以使得我们更为深入的了解古代时期壮族区域的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基本现状,而且针对当地的相应政治体系构建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都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第一点,从政治体系这一个角度来看,早期的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就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以及一锅里那只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很多相关决策资料。从土司制度和中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以及一国两制方针之间的联系而视,我们主要可以将土司制度总结为后两者的基本雏形,其中有三种原因:1、三者都在强调因俗而治;2、三者都是一定要创建在国家安定以及统一的基础条件之上,并且强调针对中央的忠诚以及服从;3、民族区域资质以及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在地方行政的管理以及行政权力的工作安排之上都具有壮族土司制度的缩影,换言之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就是对于壮族土司制度的一种发展继承以及发展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在早期的意义土司文化信息资源可以为未来的先进制度诞生提供很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但是,需要展开特别的说明,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的方阵政策都在本质之上要比壮族土司文化更为完善,体现出在新时期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以及民主性的基本发展特征,也可以凸显出新时期人们更加期待民族和地区之间平等和团结,以及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第二点,考察并且搜集桩柱土司文化的相关信息资源,能够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以及发扬,其中清朝的档案推进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属于最为典型的案例。1、很多的土司文化薪资资源都属于土司遗址申遗供给很多的基础性材料,还可以展现出土司遗址的相关文化性以及独特性基本特点;2、在申遗的时候,各式会议会获得很多的研究成果以及精辟的观点,这些都可以被更为充分的利用起来,可以为土司文化遗址成功申遗倾注一份力量,并且给予十分强大的学术性支撑。即使这不属于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基本功能的范围之内,但是有很多相似的原理以及密切的关联。壮族土司文化资源的相应收集以及整理和扩展,在一定程度之上针对文化的集成以及发扬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基本路径

(一)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路径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利用大数据的相关平台以及新媒体相关技术所展示的文化以及影响产品应变为当今主流的形式。文化和市场、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实际路径之间交错和融合,创建出信息技术这一融合的基本路径,而且整个路径的主要边界都具有一定模糊性质,产业交融的基本过程之中逐渐演变为土司文化网络文库、专家智囊论坛以及智慧旅游传播等一些基本形式。

1.土司网络文库

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数在市场路径的进一步拉动,其中技术以及人才基本路径的推动之下和作用之下所形成的土司文化网络文库。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数据信息时代到来,基于微博的相关理念之下的网络文库已然变为信息存储以及信息共享的基本交流平台。但是壮族土司文化的一些有关信息技术以及专业化工作人员针对壮族土司的相关文字以及图片和视频等相关资源系统化编辑以及整体分类呈现,并且主要通过非正式出版物作为媒介,并且利用变肥以及付费的主要形式来获得。

2.专家智囊论坛

专家智囊论坛,主要通过市场以及人才等基本路径进行融合而成,视察依然为主要拉力,而且受众的群体主要为落实文化的爱好者以及边政民族文化的爱好者,可以说明专家就是人才,而且土司文化的专家开设论坛形式以及培训形式的讲座和相关的沙龙活动,能够传播一些土司学习以及土司文化等等相应知识以及技术,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壮族土司文化相关信息资源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而且各个级别的政府部门需要更为积极的推进,比如需要准确的董伟论坛受众以及群体,还要科学突破传统论坛的主要运行模式等等。

(二)文化产业融合的基本路径

1.土司图书出版

图书出版属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之中的一种,而且需要人才基本路径来有效实现,人才可以将知识编辑为系统化的文章、图书以及期刊等等,并且通过出售以及有偿阅览的主要形式还可以有效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而且土司文化图书属于一种实在的商品,而且和一般商品之间的性能具有相同性质,其中书中内容与壮族土司文化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但是在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都是和历史文化之间相关,而且可用性不是特别强,而且没有形成更为系统化的规则。

2.影视专题记录

电影、电视以及纪录片等相关的影视传媒资料属于壮族土司相关文化信息资源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之间高度融合的产物,并且可以通过人才以及技术路径作为支撑,可以拍摄出良好影视作品,并且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进行播放以及宣传,不仅能够创造出更为客观的经济收益,而且还能够树立更为良好的文化品牌以及文化形象。

(三)旅游文博融合基本路径

旅游文博相关产业的科学融合属于文化信息資源以及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基本路径,旅游行业要想长远发展需要文化当作支撑,而且文化也一定要利用旅游产业相关文化的基本方式展开传承以及发扬,而且两者之间可以做到相互渗透,具有得天独厚的密切关联。比如:可以通过有效规划土司景区街景,设计出具有土司风情文化的客栈,使得旅游商品以及文博展馆之间进行相互融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壮族土司文化信息资源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一般都可以围绕着信息技术以及文化产业等方面展开科学融合,细化出市场、产品以及技术等时机的路径,上述几中路径之间进行融合的时候可以逐渐形成土司文化网络文库以及专家论坛等等一些具体的行业形势,可以做到有效丰富壮族土司文化以及产业基本体系。

参考文献

[1]黄家信.壮族土司制度研究与壮学建立[J].广西民族研究,2014(06):84-86.

[2]梁福兴.忻城县壮族土司风情水街旅游文化创意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06):99-101.

[3]骆昭平,莫山洪.从广西忻城土司官族诗文看中原文化对壮族土司文化的影响[J].柳州师专学报,2010,25(05):61-64.

[4]王晖.壮族土司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概述——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一[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01):75-78.

[5]徐丹丹.扬州文化创意产业的产教融合新发展路径研究[J].文化学刊,2021(04):37-39.

[6]曹祎遐,黄艺璇.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基于2012~2017年中国31个省市相关数据的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3(02):169-177.

[7]李文晓,张文迪,赵涵,吴艳青,苗琳.探究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以邢台为例[J].才智,2021(07):155-157.

[8]李向阳,方世敏,宋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问题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21,37(01):76-80+117.

[9]杨光.对推动恩施州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恩施女儿城为例[J].民族大家庭,2021(01):70-73.

[10]郑家菊.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文化旅游的融合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1):5-6.

[11]周琳,许心,龙粤月.资源型城市文化与旅游融合路径分析——以六盘水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3):13-15.

[12]郑宇明.生态环境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评《“文化创意+”生态环境产业融合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2020,33(06):116.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信息资源壮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基于熵权—TOPSIS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