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CiteSpace5.7可视化科学图谱分析(2000—2019年)

2021-10-12

文教资料 2021年20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图谱

陆 楠

(南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办公室,江苏 南通 226019)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动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他们能否热爱伟大祖国、能否坚定理想信念、能否积极奋斗。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健康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1]。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思想认识、职业发展、工作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切实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渐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总结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与经验。借助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全面梳理近20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特征、热点与演进,结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探索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文献搜索引擎,搜索主题关键词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选择期刊来源为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本研究按照以上搜索路径共计检索出844篇相关期刊论文,进一步筛选后,剔除其中撤稿、学校介绍、新闻报道等其他无关内容,共获得有效样本804篇。由于软件无法直接识别中文模式下的参考文献格式,故将上述804篇论文导出为Refworks格式,其中包含分析所需要的文章题名、作者、发布机构、关键词和摘要等信息。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20年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定量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及拟合历年期刊发文量变化函数展示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领域的热点及趋势变化情况。由陈美超教授开发的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可以帮助我们从文献大数据中找到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主题最重要及关键的有效信息,同时还能够洞悉这一领域近20年的发展趋势与研究的演进历程[2](1)。此外,本文还结合Excel软件,对近20年的发文量进行直观性数据统计,揭示时间变化与核心期刊文献数量变化上的关系。

三、结果与分析

(一)近20年核心期刊文献量变化及其分析

精准掌握某一研究领域文献数量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帮助了解这一领域研究进展的情况。从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变化情况上,可以大致看出学界对该领域的关切程度。本文对检测到的804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了2000—2019年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历年发表情况的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 2000—2019年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历年发表情况及趋势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核心期刊论文历年发文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自2004年开始逐年增多,到2009年时,发文量达到最高,为104篇,之后逐年开始下滑。在2011 至2014 年期间保持在水平位置,之后,发文量继续逐年下降。为了更直观地分析,本文利用Ex⁃cel自带的散点图,对20年的发文量数据进行了函数拟合,融入了近20年发文量的整个趋势图。

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探究如下。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战略和任务,需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3]。至此,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开始不断加强。紧接着,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精神,大力支持建设辅导员队伍。200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是我国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确定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这一阶段该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高质量论文发文量大幅度增加。但自2009年之后,核心期刊文献量出现明显下滑,主要与国家的不断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理论研究有了较大进步有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相关文献量虽减少,但重点聚焦在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研究正着力朝着解决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为这一领域的更好发展提供研究视角。

(二)主要作者及科研机构分析

通过对这一研究领域主要作者和主要科研机构共现图谱的分析后发现,无论是作者还是科研机构,相互合作与参考关联度均不大。在对主要作者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后,共计得到399个节点,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作者。93条链接线,代表各学者之间的合作情况,网络密度仅为0.0012。在20年的时间内,发表篇数最高的是冯刚,共计7篇,4篇至6篇的仅有4人,其他绝大部分作者都是2篇。在对主要科研机构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后,共计有节点391个,这里的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研究机构。连线99条,代表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网络密度为0.0013,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很低。其中,发表最高的科研机构是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发文量5篇,其他绝大多机构均在2篇以内。

纵观主要作者和主要科研机构的共现图谱可以发现,在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领域没有形成核心的作者群与核心科研机构合作群,对于此领域的研究各学者均是基于本院校或研究机构自主展开的,学者之间、院校之间的合作很少,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特征与热点

本文利用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中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概括了近20年核心期刊中该研究的研究热点情况。在CiteSpace界面选择网络节点为Keywords,设置时间区间为1,分析时间从2000年至2019年,勾选Pathfinder等参数进行分析运算,得出如图2所示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2 2000—2019年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主题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2中,每一个节点代表着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为了更清晰直观地分析图谱,本文在数据处理时,仅可视化出了频数大于9次的关键词,因此部分关键词的名称在图中没有显示。经过合并同义词之后,本文总结出近20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前20位,如表1所示。

表1 近20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前20位

从表1中可以看出,“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高。其中“高校辅导员”的中心性值最高,达0.37,说明这一研究领域始终围绕着“高校辅导员”这一研究对象展开。结合图2和表1可以看出,上述关键词之间层层联系,均紧紧围绕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个主题,为了进一步理清其中的联系,本文利用CiteSpace中携带的LLR对数似然算法对这些关键词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了如图3所示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

图3 2000—2019年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主题关键词聚类分析共现图谱

根据图3得出的结果,共计得到了11个主题,分别是职业化、“双肩挑”、健康成长、建设、青年学生、高校、研究生、高职院校、高校辅导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理论。结合上述聚类分析结果,文本发现近20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①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历程研究;②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建设研究;④立德树人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1.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历程研究

这一部分的文献研究偏重定性分析,多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梳理不同历史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然后对其发展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划分。毛清芸等人(2019)研究了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历程,他们将这一发展历程划分为发轫与挫折时期、恢复与发展时期及改革与拓展时期[4](190-194)。从历史角度入手可以很好地梳理发展脉络,为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彭庆红等人(2019)分析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初步建设与曲折发展、恢复重建、科学化发展、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新时代内涵式发展共5 个发展阶段[5](132-137),总结得出了70年的发展经验。此外,还有学者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线,重点探究这一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变革的事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费萍(2018)认为伴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恢复、跨越、深入等三个主要阶段,呈现出了鲜明的共性特征[6](173-179)。除了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本身的发展历程展开研究外,陈翠荣等人(2014)还对辅导员制度变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其是在探索中变迁的结果[7](83-86)。综上,这部分文献研究均是对发展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然后再梳理总结阶段特征,最后总结分析历史发展经验。单从整体上看,史料论述充分,结论真实可靠,但定量研究不足,没有翔实系统的数据分析结果。

2.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学生站在不同视角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肖慧(2019)认为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矛盾突出上,与此同时使这一职业出现了明显的被动化[8](129-132)。唐文红(2016)认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政策执行环节存在明显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运用政策执行的权威资源及未能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等[9](95-99)。王飞飞(2016)重点关注地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地方制约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地方高校辅导员数量不足,与此同时存在专业化建设滞后、队伍不稳定等问题[10](145-147)。对于问题的提出,学者们各抒己见,有许多学者结合实际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和对策。张丽娜等人(2018)运用赋权增能的理念,切实分析了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这一理论基础提出了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辅导员自身专业能力、提高管理效率等应对对策[11](70-72)。潘小军(2012)认为应该建立辅导员准入机制,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及流动机制,解决实际过程中的问题[12](118-119)。综上,多数学者从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密切结合实际,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及对策。

3.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此,诸多学者纷纷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讨论与研究。左殿升等人(2019)认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要在有效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突破,需要做到因势而新,构建清晰的价值坐标和逻辑指向[13](149-153)。蒋立峰(2019)认为要通过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发展路径的设计,建立健全专业化、专家化的评价标准,构建对应的辅导员保障体系[14](91-94)。袁翔等人(2017)认为必须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进程,加快构建辅导员发展、创新培养及科研平台搭建等一系列保障政策[15](68-70)。祁明(2016)认为需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学科和理论支撑体系建设,专业化、职业化支持体系建设及职业培训体系建设[16](22-25)。崔益虎(2015)认为职业化定位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来自对职业化的定义,未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流必然是专业化发展[17](99-101)。

4.立德树人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同志曾多次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的定位于“全面发展”之上[18](47)。新时代,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而言,将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不少学者纷纷研究立德树人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结合,韩志鹏(2020)等人提出要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加强专业化发展。以人才管理为思路加强规范化培育的建设路径[19](79-83)。李程锦(2019)认为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应由服务者向引领者转型,由事务管理型向全能专家型转型,由独自单干向协同育人转型,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型[20](120-124)。高朝鲜(2015)认为必须把师德建设融入辅导员学习、培训、考核、评价等全过程,将立德树人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和文化建设体系中[21](59-61)。张瑞(2013)认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按照明确的原则、合理的思路、有效的措施进行下去[22](55-56)。

(四)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演进与前沿

本文还分析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演进过程。结合研究特征和热点的分析结果,将聚类的18 种分类按照时间轴的方式重新排列。从横向上看是各个分类之间包含的关键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演进、变化的过程。从纵向上看是各个年份之间关键词的相互联系。由主题关键词的演进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索出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沿。所谓研究前沿是指这一研究领域出现的最近且最有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领域,强调的是新趋势及突变特征[23]。本文利用CiteSpace 中的突发检测算法,检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领域中研究兴趣的突变情况,进一步了解认识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具体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2000—2019年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高频爆发关键词

从上图可以看出,突发强度最强的关键词是“学校”,突发强度为9.9577,接下来依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观”“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及“立德树人”。突发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持续时间最长,说明对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始终离不开学校这个平台。此外,2012年之后,“高校辅导员队伍”与“立德树人”这两个关键词逐渐爆发,成为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说明未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展开,同样这一结果预示着未来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的前沿。

四、结论

本研究对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核心期刊中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科学知识图谱分析,重点分析研究了这一阶段文献研究的特征、热点及演进过程和研究前沿。依据图谱分析的结果,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相关研究作了综述,得出的关键结论如下。

第一,从总体发文量来看,我国近20年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关研究的发文量经历了明显上升和下降阶段。明显下降并不是业内学者对此领域不重视,也不是代表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性降低了,而是在立德树人的总要求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优化升级与转型。

第二,从主要作者和科研机构来看,目前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都是较孤立的存在,无论是作者还是科研机构均没有形成大集团合作,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未来需要加强各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人员互访与交流学习,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近20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历程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建设研究及立德树人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四个方面。

第四,近20年的演进脉络表明,在这20年中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飞速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辅导员队伍始终是研究的热门领域,与此同时,近年来还出现了新兴高频爆发的关键词,学者们都对“立德树人”给予了持续高度的关注。科学图谱揭示出未来研究前沿在于立德树人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融合与发展,折射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发展的新方向。

未来有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升级。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图谱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绘一张成长图谱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严以修身”先立德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