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为什么喜欢“悲秋”

2021-10-11萨拉

阅读时代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失落感文人墨客悲秋

萨拉

提到秋天,现代人往往会想到秋高气爽,赶紧出游。古人提到秋天,往往会想到秋风落叶,亲人分别,伤感落泪。古人的这种感触被称为“悲秋”。古代的读书人在启蒙时会接触大量经典文章,他们通过学习经典,增长文化。这种学习模式造成的经典文章的思想主旨,会影响一生。

早在先秦时期的骚体诗中就已经出现了“悲秋”这个主题,比如宋玉写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可以说,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悲秋”这个主题已经融入了他们的骨血里。

当然了,仅凭学习前人作品,还不足以让“悲秋”广泛流传。在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文人士大夫阶层在“悲秋”中发现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在古代,文人阶层是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因其在文化上的优势,相当有自信。但他们生活在封建皇权的统治之下,让他们的自由处处受限。于是文人士大夫在创作中喜欢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诉说内心的感受。

一年四季中秋季由热变冷,由满眼草木苍郁变成一片荒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伤感。久而久之,秋天就和伤感联系到了一起。

冬天之后是春天,还有一丝希望在前方。春天过后是夏天,虽然烈日炎炎,但不用担心冷风刺骨。唯有秋天,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失落感,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中放大了这种失落感,于是就有了“悲秋”。这种悲凉的审美感受一直延续下来,成了封建文人失落心态的佐证。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写过一片《秋声赋》,他年过五十,还要为朝廷鞠躬尽瘁,偶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这种苦闷的心情,让他想要一吐为快。不过他的地位,不太允许他畅快发声,于是他借用“秋声”,发出了“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的悲叹。

歐阳修都感到人生不易,对于普通文人来讲,他们要面对的坎坷挫折肯定更多。与其压抑自己的情感,不如借用季节的更替发泄出来。秋天,就成了文人诉说悲凉的借口。《秋声赋》的最后一句“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简直到了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的程度。

“悲秋”并不是一蹶不振,就此消沉下去,而是放下心中的负担,继续轻装前行。文人墨客通过创作以“悲秋”为题的作品,一面自我反省,一面迎接挑战。就像陶渊明在诗中写的那样,“昭昭天宇阔,晶晶川上平”,即使处于悲秋的感伤中,也不忘坚持自己的操守。

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

失落感文人墨客悲秋
新语
停驻在我生命中的文人墨客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编辑工作的失落感及其应对策略
围城内外
浅谈《长物志卷十二香茗》香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情状
浅析紫砂壶的文化价值
知识无力感
唐代悲秋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