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风俗画史纲要

2021-10-11曲彦斌

寻根 2021年5期
关键词:壁画题材画家

曲彦斌

快速发展升华的秦汉魏晋风俗画

“今合金石而统观之,则知汉画之类别,凡三,曰传写经史故事,曰实写风俗现状,曰意写神怪祥瑞。顾实写风俗现状,意写神怪祥瑞,多为当时民间的艺术作品。”(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这一时期的风俗画,主要是墓葬中的壁画、漆画和画像砖,石窟壁画以及当时画家的绘画三部分。秦汉时期的风俗画题材,侧重于封建庄园主生活;魏晋六朝的风俗画题材,偏重于表现贵族、士人的生活风尚。

所谓“秦汉魏晋升华期”的“升华”,主要体现在石窟壁画的发生发展,以及民俗题材在当时画家群中受到的关注,进入了当时绘画的主流层面。汉代宫廷开始设置画院,甚至于具有帝王身份画家的视野。“試集诸画迹而分为若干类,其最多数者,当推佛画之制作;次之为风俗现状画;又次为经史故实画;马牛虎豹鹄鸽蝉虫之类,亦多图之。其图写风俗故实,取材每近于浮靡,如贵戚游苑、洛中车马等,是殆南北朝风气使然欤。”(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不过,除石窟壁画大量保存下来,而画家们的风俗画作品流传后世者寥寥,未免为一种历史的遗憾。

(一)墓葬画中的壁画、漆画和画像砖

陆续出土的这个时期墓葬画中的壁画、漆画和画像砖,伴随着美术水平的提升,展现世俗风尚、风土人情的题材益发具体生动和丰富,是此间风俗画的主要一脉。例如,洛阳市烧沟西汉晚期无名氏墓壁画、河南省新密打虎亭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墓葬的壁画;安徽马鞍山三国时吴国右军师左大司马朱然墓出土的漆盘等器物,以人物、故事和动植物等为题材绘制的漆画;甘肃嘉峪关新城魏晋墓葬出土的牛耕、牧牛、牧马、进餐、宴乐、博弈等题材的彩绘画像砖。

(二)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是汉传佛教盛行时期。佛教艺术的传入,从内容到形式给我国传统绘画注入了新的营养,出现了继往开来的变革局面。佛教石窟艺术中的壁画,是写实性的社会世俗生活写照。以传播佛教文化为主旨的甘肃敦煌石窟和新疆克孜尔石窟群的壁画,在融入汉文化及北魏晚期洞窟中出现的道家神话内容的同时,包含了大量的展现现实社会生活的风俗画题材,诸如礼佛、游猎、农耕、捕鱼、制陶、嫁娶、出行、宴会、冶铁、屠宰、炊事、营建、行乞、习武、歌舞百戏、商旅往来、民族交流等。这些题材民俗的石窟壁画,在传播宗教文化的过程中印证着纷繁的世俗习俗惯制与时尚,成为此间本土风俗画的重要一个脉系。

(三)两晋画家的风俗画

据唐代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和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两晋出现了多个关注民俗题材的画家群体,涌现了一批备受后世关注的风俗画作品。晋明帝的《杂人风土图》、顾宝光的《越中风俗图》《高丽斗鸭图》;享誉“冠绝当时”的西晋画家卫协,师法三国吴曹弗兴,擅绘神仙、佛像和人物故事画;荀勗绘有曾画堂外祖钟繇像和《列女图》;以卫协、荀勗为师的东晋画家史道硕,长于牛、马、鹅和人物故实绘画,作品中不乏《服乘箴图》《田家十月图》《金谷图》等民俗题材的风俗画。东晋“书圣”王羲之的叔父王廙,绘有《吴楚放牧图》《鱼龙相戏图》《村社齐屏风》等数种风俗画作品。东晋第二位皇帝司马绍,据传有《穆天子燕瑶池图》《游猎图》《畋游图》《瀛洲神仙图》《杂人风土图》等风土题材画多种。遗憾的是,这些作品仅见于著录,多已失传。此间较有影响又有可见作品传世的代表人物,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享有“画绝、文绝和痴绝”之誉的顾恺之,以肖像画见长,主要作品有《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司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阳王美人图》等,事迹可见《晋书·文苑·顾恺之》。尽管其绘画作品亦多流失,可庆幸的是,今可见的作品竟然是被视为风俗画的《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和《女史箴图》,成为两晋画家风俗画的主要实证性作品。

成熟繁盛的隋唐五代风俗画

享有“盛唐”之誉、在世界文化史上光芒耀眼的唐代,是中国古代史上至为辉煌的时代。唐代是文化大繁荣的时代,也是美术昌盛阶段,艺术水平大大超过以往。在此时代背景下,隋唐五代的风俗画进入了空前的成熟时期,主要体现在规模宏伟、色彩富丽的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和众多画家风俗画,可谓唐代风俗画繁盛一时的一系两脉。

“隋代画家,无不善作壁画。壁画之盛,据史籍所载,实过卷轴,可知我国壁画之风,至隋代而极盛。”(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佛座束腰上残存的一小方壁画和一部分縅眼壁画,是全国除敦煌外唯一的唐代寺观壁画,与存量众多的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等墓室壁画以及精美的石窟壁画中的市井百业、婚丧礼仪等世俗生活题材作品,构成了唐代风俗画的一系主脉。

唐代风俗画的另外一系主脉,即以众多知名画家为主体的风俗画作品。存世的代表性画家和作品,主要有展子虔的《游春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周防的《簪花仕女图》,韩幹的《牧马图》,韦偃的《双骑图》《百马图》,戴嵩的《斗牛图》,胡壤的《牧马图》《卓歇图》,李赞华的《东丹王出行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赵嵒的《调马图》《八达春游图》,李群的《孟说举鼎》,等等。这个时期风俗画题材的作品,除宫廷贵族生活情趣内容,亦展现出关注乡村生活的倾向。

特别应予关注的,是作品传世不多,但堪称此间最重要的是宰相风俗画家韩滉。首先,其首用与“风俗画”切近的“风俗图”作为画题,即《田家风俗图》。其次,尽管今存韩氏画作不多,但据画论之类专业历史文献记载,以“风俗图”作品为主体,如《宣和画谱》著录的北宋御府所藏韩滉三十六幅画作中,有十九幅是田园风俗画,居半数以上。凡此,连同其可为实证的存世作品,证明韩滉是一位以超群画艺、斐然成就而卓立于画坛的名副其实的一代风俗画画家。作为风俗画群体的代表人物,也是隋唐五代风俗画空前成熟的重要表征。

宋元风俗画持续长足发展

两宋时期,无论宫廷风俗画、文人风俗画,还是民间工匠风俗画,绘画的题旨情趣均着力于城市多阶层的市井世俗生活风尚,并同时兼顾乡村的风土人情,体现了文人审美情趣与大众通俗文化的雅俗交融。而且,选题和题材得以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举凡市井百业、百戏竞技、行旅游赏、饮茶雅集、岁时风俗、礼仪教化、敬祖礼佛等,皆入丹青,涌现出一大批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凡此,深刻地影响了元代风俗画的接续发展态势,继隋唐五代风俗画的成熟繁盛之后,宋元风俗画获得了持续长足发展。

从作为创作主体的画家而言,宫廷风俗画、文人风俗画与民间工匠风俗画并进,是产生多姿多彩的众多优秀作品并获得持续长足发展的重要条件。

“(宋)太祖为治,左武右文,是后虽以兵弱屡受外侮,而文化则灿然可观。即以绘画言,历代帝室,奖励画道,优遇画工,莫宋若者。唐以来,已置待诏、祗候、供奉。五代西蜀、南唐,亦设画院。及宋,画院规模益宏。开国之初,即置翰林图画院,罗致天下艺士,优加禄养,视其才能,授以待诏、祗候、艺学、画学正、学生、供奉等职。且太祖、太宗,次第灭西蜀、下南唐,凡号称五代图画之府,所有珍藏之名画,多被收入御府;其待诏、祗候之名手,多被召入画院。”张择端、苏汉臣等宫廷职业画家和“士人画”画家及其作品主要有北宋李公麟的《五马图》《临苇偃牧放图》《西园雅集图》《孝经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朱光普的《村田乐事图》,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舶船渡海图》,郭忠恕的《雪霁江行图》,陈坦的《田家娶妇图》《村落祀神图》《移居丰社图》,董源的《龙宿郊民图》,王居正的《纺车图》,南宋左建的《农家迎妇图》,李唐的《村医图》,李嵩的《骷髅幻戏图》《观灯图》《柳塘聚禽图》《花篮图》,马远的《踏歌图》,阎次平的《四季牧牛图》,苏汉臣的《妆靓仕女图》《杂技戏孩图》《货郎图》《婴儿斗蟋蟀图》,马和之取材《诗经》的《小雅·鹿鸣之什图》《节南山之什图》《豳风图》卷,无名氏的《柳荫群盲图》《村童闹学》,元代赵孟的《洛神赋》,任仁发的《饮中八仙图》《张果见明皇图》《饲马图》,等等,蔚为大观。民间工匠风俗画群体的作品,则主要是寺院壁画,如山西高平开化寺壁画,石家庄毗卢寺、山西稷山青龙寺的水陆画,虽以佛教经变为主题,但融汇了许多世俗题材内容。

作者单位:辽宁省社会科学院

猜你喜欢

壁画题材画家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三观壁画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反美”壁画
酷炫小画家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飞蛾”修复壁画忙
天涯海角壁画
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