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研究

2021-10-11

关键词:供需平衡长三角安徽省

姚 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

粮食稳则国家安,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粮食安全制度体系。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六保”工作重要的“压舱石”,是基础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就粮食安全问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保障国家粮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不变”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想和“变”的粮食供求形式及生产约束性条件之间的矛盾性,持续推动着中国70 年粮食安全战略的步步演变[1]。粮食问题不仅事关国家安全,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增强保障粮食安全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思路。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基本架构中,同时包含有粮食主产区(江苏省、安徽省)和主销区(上海市、浙江省);既是粮食生产大区,也是粮食消费大区;是粮食需求最集中、粮食产销和粮食流通最活跃、应急保障任务最终的地区[2]。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高度重视粮食供需平衡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区域粮食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真正做到“共储一仓粮,共端一碗饭”,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3],才能够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提供扎实的保障,也有助于为“粤港澳”“京津冀”面对类似问题时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

粮食安全是全球共同持续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关乎中国国计民生的永恒主题。粮食供需平衡问题一直是中国农业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但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自给率却持续下降,粮食净调出向少数省份过度集中的趋势日趋明显[4],学者更是对此给予高度关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了丰富的研究。

一类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展开粮食供需分析。如姜长云等认为结构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推进粮食安全要在重视总量平衡的同时更加重视结构平衡[5];尹靖华等使用ARMA 模型、指数平滑、灰色预测等方法,对中国2015—2030 年粮食供需趋势进行分析认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总量持续增加,稻米盈余较为乐观[6];吕新业等的研究认为应从实施国家食物安全新战略,改善进口粮食环境条件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机制,以及粮食产能预警与调控等方面保障粮食安全[7]。

一类是以某一地区或具体粮食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的供需平衡分析。如朱满德等针对西南地区稻谷供需区域矛盾的研究认为,需发挥地缘优势,通过加强与中南半岛各国稻谷生产合作的路径保障西南省份稻谷供需平衡[8]。杨艳昭等的研究认为中国玉米生产与消费存在空间的不均衡性[9]。

一类是对粮食供需平衡影响因素的分析。所探讨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国际粮食价格波动[10-11]、国内外粮食价差[12]等。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需要警钟长鸣,必须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13]。针对完善粮食供需平衡,曾福生等认为应从稳定粮食生产,实现数量和质量供求平衡;调节粮食品种,实现消费结构平衡;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平衡;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价格平衡四个维度着手促进粮食供求平衡[14]。宋洪远认为应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调控机制、强化粮食生产发展支持政策[15]。

现有相关研究主要粮食供需平衡研究路径和政策建议两方面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可寻的思路与参考。本研究构建起针对长三角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的分析框架,通过研究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提供可参考的研究发现与建议。

二、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与消费:历史与展望

(一)生产与消费现状

1.生产现状

长三角地区粮食总产量在过去30 多年间保持了虽然很小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表1),考虑到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并且农业在其中比重不断降低的现实情况,整体粮食产量能够实现0.41%的年均增长速度尚可接受。

表1 长三角地区历史粮食产量 单位:万t

从长三角地区历史粮食产量区域构成的角度看(表2),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粮食产量在过去30 多年中一直呈下降趋势,上海市粮食产量从1981 年的185.5 万t 降至2018 年的103.7 万t,年均增长速度为−0.68%;整体粮食产量在长三角地区的比率也由3.14%降至1.24%。浙江省粮食产量更 是从1981 年的1419.5 万t 降至2018 年的599.1 万t,年均增长速度−1.01%,整体粮食产量在长三角地区的比率由24.04%降至7.16%;浙江省稻谷产量的大幅萎缩成为长三角地区粮食供需平衡中最大的缺失,而且由于这一过程伴随着浙江省产业结构的演化完成,已经相对固化,很大程度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意味着缺失的这部分虚拟稻谷产量将很难再找补回来。

表2 长三角地区历史粮食产量区域构成 单位:%

在上海市和浙江省粮食产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长三角粮食生产主要得到来自江苏省和安徽省的支持,尤其安徽省在区域粮食生产中的角色逐渐加重,作用不断突出。江苏省粮食产量由1981 年的2544.5 万t 增长至2018 年的3660.3 万t,年均增长速度0.44%,整体粮食产量在长三角地区的比率由42.54%增至43.73%;而同期安徽省的粮食产量增幅更大、增速更快,由1787.5 万t 增至4007.3 万t,年均增长速度0.95%,整体粮食产量在长三角地区的比率由30.28%增至47.87%。

从三大主粮作物角度看,稻谷作为长三角地区第一重要的口粮作物,在1981—2018 年期间整体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产量由3557.5 万t 增至4204.6 万t,年均增长速度0.20%。

分地区看(表3),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稻谷产量呈下降趋势,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41%和−1.06%,其中浙江省的下降幅度较大,从1181万t 下降至477.4 万t,在长三角地区的比率也由33.20%下降至11.35%。

表3 长三角地区历史稻谷产量区域构成 单位:%

江苏省和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稻谷生产的主力,2018 年江苏省稻谷产量1958 万t,居长三角地区产量首位,年均增速0.48%,区域产量比率达到46.57%;安徽省以1681.2 万t 产量位居第二,年均增速0.68%,在长三角地区的比率由26.56%上升至39.98%。

小麦是长三角地区第二重要的口粮作物,在1981—2018 年间产量由1053.5 万t 增长至2945.4万t,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1%。

分地区看(表4),与稻谷趋势类似,上海市和浙江省的小麦产量同样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二地区(特别是浙江省)小麦产量在区域中的比率本就较小,因此虽然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35%和−0.86%,但对区域整体小麦产量的影响并不大。

表4 长三角地区历史小麦产量区域构成 单位:%

江苏省和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小麦生产的绝对核心,现阶段二者合计占比区域总产量的98.35%,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6%和1.54%。江苏省在1981—2000 年间的小麦产量领先于安徽省,而安徽省在2001 年实现对江苏省的超越后,直到目前始终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小麦产区。

长三角地区玉米产量在1981—2018 年间实现了1.63%的年均增速,总产量从232 万t 增长至917.5 万t。

分地区看(表5),除上海市外,苏、浙、皖的玉米产量都有增加。1981 年,江苏省玉米产量173.5 万t,而浙江省和安徽省分别为16 万t、39.5 万t,地区间差距并不非常大,但安徽省的玉米产量在之后30 多年中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3.24%的年均增速为地区间最高水平,并在2001 年超越江苏省,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玉米产区。2018 年,苏、浙、皖的玉米产量分别为300 万t、20.6 万t 和595.6 万t,占区域总产量比率分别为32.70%、2.25%、64.92%。

表5 长三角地区历史玉米产量区域构成 单位:%

2.消费现状

基于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四种主要粮食消费用途,同时综合考虑生产、流通和存储中发生的粮食损耗,计算长三角地区粮食消费量。

口粮作为直接粮食消费,其消费量取决于人均粮食消费和地区总人口数,本研究在计算口粮时,依据行业惯例,将城镇居民口粮折算为原粮消费量的系数设定为1.4,并通过人均粮食消费与人口数据计算得到口粮总消费量。

饲料用粮属于间接粮食消费,指在养殖畜禽过程中,以原粮形式被直接作为饲料所消耗的粮食,通常考虑的养殖动物种类为猪肉、牛羊肉、家禽、蛋类、水产和奶类;饲料用粮的计算通常基于料肉比系数以反推的形式将所消费的各类畜禽肉类数量折算为原粮消费量,本研究参考朱晶等的做法[16],确定料肉比系数为:猪肉3.0∶1、牛羊肉2.2∶1、家禽2.2∶1、蛋类2.3∶1、水产1.3∶1、奶类0.4∶1。

工业用粮指以粮食作为主要原料或者辅料的加工生产性行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粮食数量,工业用粮产品主要为白酒、啤酒、味精和酒精;依据相关产品与粮食之间的转换系数以反推的形式计算得到粮食消耗量,本研究参考肖国安的做法[17],将转换系数设定为:白酒1∶2.30、啤酒1∶0.17、味精1∶24、酒精1∶3.00。

种子用粮指粮食种植过程中,不同粮食作物的种子用粮量,本研究参考姚成胜等的做法[18],设定稻谷75 kg/hm2,小麦150 kg/hm2,玉米75 kg/hm2,大豆75kg/hm2,基于单位面积种子用粮量和播种面积得到总消费量。参考朱晶等处理方法[16],以每年粮食产量的5%确定损耗用粮。

上述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以及《安徽统计年鉴》,样本期为1985—2018 年。计算结果显示(表6)长三角地区粮食消费量从1985 年的6424.3 万t 增长至2018 年的8702.8 万t,增幅35.5%,年均增速0.40%。

表6 长三角地区历史粮食消费量 单位:万t

从粮食消费结构看(表7),虽然口粮消费总体有所增加,从1985 年6424.3 万t 增加至2018 年8702.8 万t,但口粮消费占整体粮食消费的比率却呈现持续且大幅度下降态势,从73.56%降至36.31%。同时期,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不仅绝对量增长显著,前者在样本期内增长2296.9 万t,后者增加了1478.5 万t;而且二者占长三角整体粮食消费的比率同样有大幅度提高,其中饲料用粮的比率由14.62%增加至37.19%,工业用粮的比率则由4.17%增加至20.07%。

表7 长三角地区历史粮食消费构成 单位:%

分地区看(表8),上海市粮食消费总量增长最多,占区域比率由3.92%上升至10.20%;江苏省的粮食消费总量整体态势较为平稳,大多数年份其占区域比率在39%~41%之间,个别年份稍高或稍低,但幅度并不大;安徽省的粮食消费总量则呈现出稳中微降的趋势。

表8 长三角地区历史粮食消费区域构成 单位:%

(二)粮食生产与消费预测

1.生产预测

假设土地、技术、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影响产量的因素保持不变,基于1985—2018 年长三角地区历史粮食总产量,使用ARMA 模型预测长三角地区未来“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的粮食产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计算结果(表9)显示,长三角地区的粮食产量在未来十年中可能会轻微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变化不大;其中江苏省和安徽省仍然是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的主力,二者产量分别占地区总产量约41.6%、47.8%,但这两省的粮食预测产量未来有很小幅度的下降,而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预测产量则会有些微上升。

进一步就长三角地区最主要三大主粮作物未来十年的产量进行预测(表10),结果显示整体上长三角地区稻谷、玉米和小麦的预测产量均有提高的趋势;分地区看,江苏省的稻谷、小麦和玉米预测产量都有轻微程度的下降,而安徽省和上海市的预测产量则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浙江省稻谷和小麦的预测产量有所上升,玉米预测产量则大致保持平稳状态。这种结果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长三角地区的粮食种植结构将进一步调整,趋向于以主粮作物为主。

2.消费预测

使用ARMA 模型预测长三角地区未来“十四五”“十五五”期间的粮食消费量,计算结果(表11)显示,虽然有所下降,但长三角地区在未来10 年内仍然将保持在8000 万t 以上的较高粮食消费水平。

表11 长三角未来粮食消费预测 单位:万t

(三)供需平衡分析

假设没有其他地区粮食调运及进口的发生,基于表12 可以发现,在1999 年之前,长三角地区粮食的生产量稍大于消费量,总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但这种情况在2000 年发生改变,区域内粮食产量首次小于消费量,供需平衡从供大于求转向供小于求,并且这种轨迹在之后的近20 年间整体得以保持,尤其自2013 年后,供小于求的状态不断被强化;而在未来“十四五”“十五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粮食供小于求的状态仍将得以延续。

表12 长三角粮食供需差额 单位:万t

当存在其他地区粮食调运至长三角地区时,由于有调入粮食的补充,增加了供给,改善了供需局面,因此即使区域内粮食产量稍小于消费量,也不会对长三角粮食供需平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如果进一步考虑意外、突发情况,则长三角地区当前及未来的粮食供需状态可能将无法有效的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此外,长三角地区内粮食生产越来越倚重江苏省和安徽省,但由于江苏省本身也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2018 年粮食生产总量3660.3 万t,需求总量3662.9 万t),因此区域内粮食供给重任更多将由安徽省承担,不仅安徽省的压力大,而且也会增加区域粮食供需出现不均衡的风险。

三、供需平衡安全机制的构建

(一)生产安全机制

巩固和提升江苏省和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地区粮食生产基地的作用,在保证现有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以提高单产水平为重点,打造“长三角粮食走廊”;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粮食加工业产业集群;利用长三角科技优势,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范、治理和修复;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冬闲田和尝试种植再生稻,增加边际粮食产量。

(二)流通安全机制

在推进区域粮食安全战略过程中,粮食流通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样重要,要加快建立环保、安全、节约和高效的现代长三角粮食流通体系。重点在于,一是依托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重点粮食物流枢纽;二是要通过减少粮食流通中的损耗、提高流通效率挖掘流通中的节粮潜力保障粮食安全;三是要提高信息化水平,深化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在粮食流通中的应用,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对粮食流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四是要完善区域内粮食流通标准化水平,统一物流信息采集内容,提高不同物流环节之间设备、工具等的匹配与衔接程度。

(三)产销协作机制

在主产区(江苏省、安徽省)和主销区(上海市、浙江省)之间建立完善的产销协作机制、搭建区域粮食产销合作平台是保障区域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使用好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牵头、市场推动,通过鼓励地区间、批发市场间、企业间通过“订单粮食”“互联网+粮食”“代购、代储、代加工、代销”等多种形式灵活地建立起新型“产加储销”一体化供应链合作关系,并且要切实提高购销合同履约率,保证产销协作的稳定性;加快培育、提升区域粮食企业集团实力,优化协作载体,打造实力品牌;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上海市、浙江省对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利益补偿机制。

(四)区域应急机制

聚焦粮食收储为核心,构建新形势下区域应急保障机制,显著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一是要以沿皖北、苏北的“长三角粮食走廊”为基地,加强智慧粮仓体系在产区和销区的布点、建设与衔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科技储粮覆盖率,打造科技型“长三角粮食储备中心”;二是要提升区域内应急调运能力,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军需民食;三是建立和完善具有高灵敏度的区域粮食供需平衡预警系统,加强信息采集、处理和交流共享水平,构建预警模型,增强对区域内粮食供求关系把握的准确性,及时识别和响应区域内粮食供求中出现的风险因子。

(五)有效监管机制

一是继续坚持与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考核制,增加耕地保护、种植结构、厉行节约等的内容的比率;二是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基于全产业链角度,统一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环节的安全标准,制定出台长三角地区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三是加强粮库监管,探索“多位一体”的综合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四、保障措施

(一)思想观念保障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提倡“舌尖上的节约”,进一步提高居民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认知,培育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生活习惯,塑造“有礼、节约”的餐桌文明,在区域内形成具有浓厚的节约氛围。

(二)科技创新保障

加强科技创新,依托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科技创新等重要载体,统筹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升级版。充分释放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优势对区域粮食供需平衡的支持作用;积极探索实现蕴含长三角科创特征的“藏粮于技”模式,不仅要通过科技创新助力粮食生产水平提高,更要将科技创新的正向作用延展至收购、存储、运输、销售等各环节,推动科技支持区域粮食供需平衡的全链条覆盖。

(三)人才保障

一是数量保障,保证粮食供需链条各环节有足够数量的从业人员,满足供需链条有效运转对从业人员数量的需求;二是质量保障,基于粮食供需链条愈来愈趋向于科技化的特点,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并优化其在供需链条各环节上的配置,提升高水平人才的比重,满足科技型供需链条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四)财政金融保障

一是进一步增加财政预算,通过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同时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管理、考核,保证资金使用规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创新相关金融产品,建立金融机构服务的良好渠道,引导金融资源在粮食供需平衡的配置,强化金融支持的积极作用,形成稳健的金融支撑体系。

(五)协同协作保障

一是加强政策协同性,更多出台具有关联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组合政策,进一步强化政策执行的协同性,形成相互互补、彼此促进的政策合力,有效地激活要素、调动相关主体积极性。二是加强部门间协作性,破解不同部门间存在的各种隐形障碍,建立良好的多部门沟通协同机制,形成有效工作合力。

猜你喜欢

供需平衡长三角安徽省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2015—2025年水果供需平衡表/万t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