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未成年学生“自我伤害”的思考与探索

2021-10-10刘丽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卷家庭心理

刘丽/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调研背景

自杀日趋低龄化,是目前全世界各国关注的严峻问题。据统计,目前全球15-18岁人员的第二大死因是自杀。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学校因为人员密集、互动频繁的特殊性,成为未成年人自我伤害问题发生的高危地带。根据“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调查显示,我国9.57%的学生有过自我伤害行为,潜在的自杀风险很高。

近年来,国家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为保护未成年人生命与安全提供了行动方向和政策依据。近5年,长春市中小学接连发生了多起不可逆的自杀事件。吉林省教育厅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不断完善校园防范预警机制,坚决防止未成年人因个人情绪失控而发生自伤事件。

由此,调查研究未成年人自伤的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护找准靶点,攻疾防患,确保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已成为我市教育部门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为此,宽城区教育局开展了《未成年人家庭和社会成长环境现状对学生“自我伤害”风险的影响》调研工作。

刘丽

调研概述

本次调研,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宽城区40所中小学中抽调了3451位家长和2227名学生。访谈了学校管理者、班主任以及家长共40人。本次调研共发放家长问卷3632份,回收3518份,其中,有效问卷3451份,问卷回收率为96.9%,有效回收率为98.1%;发放学生问卷2781份,回收2375份,其中,有效问卷2227份,问卷回收率为85.4%,有效回收率为93.8%。

调查结果

(一)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行为的现状

根据对2227份有效学生问卷的统计,没有发生过自我伤害行为的学生占91.6%,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学生占8.4%,我区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处于中等高发位置。

调研结果显示,在未成年人常见的九种自我伤害行为中, 拽头发、撞墙、掐捏自己,分别居于第一、第二、第三的位置,相比于抓伤、烫伤、刺伤、割伤等致伤行为,这三种自我伤害行为具有相对轻微、不激烈、低致命性的特点。

学生认为自己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占8.4%,而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家长占4.46%,前者是后者的近两倍。由此可见,在孩子有自我伤害行为的家长中,有一半的家长,对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并不知情。访谈记录显示,对于孩子用刺字或刻图案来进行心理宣泄的自我伤害行为,95%的家长认为仅仅是叛逆、另类、耍酷的表现;对于撞墙、拽头发等自我伤害行为,83%的家长认为是孩子暴躁、生气的表现;对于孩子自我伤害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任其发展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家长缺乏了解。由此可见,未成年人初期低致命性的自我伤害行为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二)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自我伤害风险的影响

1.家长受教育程度对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在本次调查的3451位家长中,受过大学以上高等教育的有705人,比例仅占20.43%,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占79.57%。受过大学以上高等教育的705位家长中,约83% 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为民主型,严苛型约占15%,溺爱型约占0.1%,放任型约占0.1%。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2746位家长中,约53% 的家长的教育方式为民主型,严苛型约占37%,溺爱型约占0.3%,放任型约占0.6%。

采用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多出近30个百分点;而采用严苛、溺爱、放任型教育方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

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民主型居多。这种民主型家庭的家长能以平等、尊重的心态与孩子相处,孩子乐观、自信、独立、心理健康,对不良情绪有很强的免疫力。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教育方式容易极端,或为溺爱、放任型,对孩子过分纵容;或为严厉型,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有的甚至因孩子无法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而殴打孩子。家庭教育理念缺失的家长经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比较,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错误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怯懦、挫败感等情绪,有的孩子会选择离家出走或者自杀来逃避问题。

民主型家庭的家长能以平等、尊重的心态与孩子相处,孩子乐观、自信、独立、心理健康,对不良情绪有很强的免疫力。

2.家庭成员沟通情况对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在本次调研中,关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情况,我们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家长认为自己会沟通、经常和孩子沟通的比例高于学生认为的7个百分点;而孩子认为家长不会与自己沟通、很少沟通甚至几乎没有沟通的比例高于家长认为的18个百分点。这个结果充分说明10%左右的家长对沟通存在误解。他们所认为的跟孩子的沟通,在孩子看来并不是真正的沟通,或者说是没有真正触及孩子内心的无效沟通。学生常见的自我伤害行为,73%发生在家中。家长本应是未成年人最亲近和依赖的人,但是由于部分家长不会沟通,导致孩子对家长逐渐封闭了内心,当他们内心情绪长期积累,得不到及时疏导时,必然会做出过激的举动,甚至通过自我伤害来发泄。

3.家长的关注情况对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据调查,认为自己关心孩子情绪和感受的家长占51.61%,而认为父母关心自己情绪感受的孩子只占35.52%。根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家长认为自己关心孩子的情绪、感受超过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而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学习成绩的关注远远超过对自己情绪和感受的关心。家长过分关注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孩子心灵的关爱,导致未成年人有了心理困惑和创伤不能被家长及时发现,从而导致未成年人自我伤害的高风险。

4.家长的心理、性格等对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在接受调查的3451位家长中,有450人容易被激怒或因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而这类人群的孩子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比率最高,占比1.56%;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的家长有136人 ,其子女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占1.4%;家庭的烦心事使其影响工作的家长有88人,其子女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占1.14%;工作的烦心事使其回家后心情不好的家长有162人,其子女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比率是1.23%。以上四类家长,他们的孩子自我伤害几率明显高于那些对生活感到满意、会控制自己情绪的家长。由此可见,家长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程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学生。心理不成熟的家长经常情绪化,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是个宝儿,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就成了“出气筒”。有的家长个性冲动、易怒、暴躁,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具备调节心态的能力和习惯,动辄大发雷霆,迁怒他人,常把负面情绪带回家里或者工作中。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常常表现为焦虑自闭,严重缺乏安全感,精神总是呈绷紧状态。长此以往,必将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很容易做出自我伤害之举。

5.家庭结构对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在3451个家庭调查中,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自我伤害比例最高。核心家庭相比于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家庭结构更稳定、家庭关系更为和谐,这种家庭的孩子大都心理健康。通过访谈,我们还了解到,虽然“自我伤害”行为在学生群体中不是很常见,但是通常出现此类行为的学生,多见于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隔代抚养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长期缺少父亲或者母亲的陪伴,在校内外处理人际关时,极容易产生交往危机。

6.家庭关系对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在2227份学生问卷中,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学生有187人;在3451份家长问卷中,家庭关系紧张的家长人数是182,两者数值惊人地接近。同时,在对187个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学生的多方访谈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家庭关系处于不同原因的紧张状态。

有些父母由于性格不合、三观不合、不会沟通等原因,无法正确沟通,夫妻关系长期紧张,有的将夫妻矛盾转移到亲子关系上,基至将子女当作同盟去攻击对方,从而使子女在心理上受到伤害。夫妻冷战带来的压抑的氛围,夫妻争吵甚至肢体冲突带来的恐惧和无助,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增加了未成年子女自我伤害的风险。

7.隔代抚养对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在2227份学生问卷中,有过自我伤害行为的学生有187人,隔代家庭统计数是174人,数值非常接近。

现如今,夫妻外出务工、夫妻离婚等现象非常普遍,加之父母亡故等其他原因,“隔代抚养”家庭、“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生活贫困、沟通困难等原因导致未成年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长期缺乏关怀,无形中带给青少年隐形的心理创伤,这也为未成年人自我伤害埋下隐患。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青少年50%的非睡眠时间在校外度过,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大影响。

1.社会经济环境对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邻里关系不再密切,很多家庭独来独往,住了几年不认识对门邻居不再是个别现象。家长常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加之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未成年的孩子几乎没有玩伴,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呆在家里,孤独几乎成为每个孩子遇到的问题。这必将对其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成为未成年人自我伤害的潜在风险。

此外,社会竞争激烈,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作难找,赚钱不易,焦虑成为普遍的社会情绪,家长很容易把焦虑传递给孩子。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有学习好,才能考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获得成功的人生……这些几乎成为社会一致认同的想法。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学业,把学习当成孩子成长过程中全部的教育活动,并为此不惜一切代价。节衣缩食买学区房、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用学习把孩子的所有时间排满,忽略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习不好对不起父母”的巨大压力,“成绩不好无法面对父母”等自责情绪,使孩子一直处于焦虑、不安、压抑中,必将引发未成年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增加自我伤害的风险。

2.社会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

很多中国家长为孩子的发展可以付出毕生精力和全部财力,他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背负着巨大压力,怀着“不成才对不起父母”的自责心理,焦虑、恐慌、脆弱、不堪一击。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同学的一句玩笑、老师的一句批评……都有可能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的社会文化一直推崇听话、本分、知足、踏实等性格。家长、老师和邻居总是以听不听话、守不守纪律、乖不乖作为孩子的评价标准,这些都暗示和引导孩子要自我控制,孩子内心本能的正常的欲望得不到自然地表露或发泄,长期的压抑堆积到一定程度,容易引起情绪抑郁等心理问题,增加了未成年人自我伤害的风险。

社会环境服务青少年的范围无法满足青少年的实际需要。在接受调查的2227名学生中,只有25.46%去过周边免费为青少年提供的活动场所。加之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特殊的保护和溺爱,他们缺少社会活动的参与,不能在社会活动中结交伙伴,尊重、包容等健全的人格也很难形成。冷漠、孤僻、敏感、脆弱、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一些孩子的共同特点。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极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和严重不适,最终出现自我伤害行为。

新媒体时代,各种社交通讯软件、影音娱乐软件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相关的监管没有及时跟进,心智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最容易受到媒体不良内容的影响,有些负面事件经媒体不恰当地渲染、报道,导致未成年人错误模仿。加之他们对上网、电子游戏、电视的过度依赖,增加了他们独处室内的时间,与同伴、他人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少,也会导致人格和心理的不健全,这都成为未成年人自我伤害的隐患。

对策与建议

(一)办好家长学校

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引导家长讲民主、会沟通、懂关注、讲和谐、能自控。建立家长学校长效机制、监管机制、运行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发家长培训课程,形成课程体系。整合教师、专家、家长等人力资源,组建专业讲师团。发现榜样和骨干,发挥典型和示范作用。

(二) 做好资源整合

发挥社区资源优势,家庭、学校与社区联手开展活动,建设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的、青少年乐于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并最终实现活动常态化、系列化,给学生创造走进社会的机会,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

与社会组织共商共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在活动设计中,科学考虑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便于参与的社会教育服务。由学校联合社区等社会组织,带动社会组织放大格局,拓宽服务领域,让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落地,为社区服务、社会公益服务注入活力。

充分利用当今时代高度发达信息传媒工具,建设好区域媒体平台,推送积极、健康、正能量的信息,对广大师生、家长进行正向引导。

预防未成年人自我伤害工作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改进的系统工程,要建立长效机制来实现引领、督促和监管。

(三)建好防范体系

学生自防。通过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等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提升其对自伤行为的自防能力。

家校同防。开展家校共建共育工作。扩大培训对象,将家庭培训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实地延伸到网络,由双亲延伸到日常陪护人员。以全覆盖无死角的培训,提高预防未成年人自我伤害防护网的宽度、密度。

社会联防。预防未成年人自我伤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缺少任何一方的参与,都会产生防护漏洞。因此,学校、家庭、消防队、急救中心、心理医院、社区组织等要互相合作、目标统一、行动一致,协作建立“危机干预网络”,健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成预防未成年人自我伤害的大环境。

(四)开好精品课程

学校要重视并开好生命与安全课程、各类主题课程、亲子活动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

(五)搭好沟通平台

构建多元沟通渠道,以便协同教育。增强网络服务功能,实现学生、学校、家长、专业咨询服务的有效沟通。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感受,掌握其思想动态,对自我伤害高危人群要持续关注,及时疏导和安抚,随时提供帮助。

(六)改好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改变评价思想,以学生发展作为目标,改变大众的主流舆论方向,纠正全社会的人才观,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少由此造成的未成年人自我伤害的风险。

(七)建好长效机制

预防未成年人自我伤害工作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改进的系统工程,要建立长效机制来实现引领、督促和监管。

猜你喜欢

问卷家庭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