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藏黑水城文书5722中的十一曜位置探析

2021-10-09靳志佳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黄道西夏恒星

靳志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 230026)

1 问题的缘起

ИHB.No.5722刊布于《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中,为西夏文写本文书。《俄藏黑水城文献·叙录》对其描述为“写本。卷子。麻纸。高20,宽360,行20字。卷首楷书,以下行书。卷端题‘谨算’,疑即书题。卷中有十二生肖图三幅”[1]。

对此文书,已有多位学者研究。荣智涧对其中第一幅图进行了意译与解读[2];聂鸿音对卷首文字及第一幅图进行了录文、翻译与考证[3],袁利与梁松涛对全文进行录文、校勘、注释、翻译与阐释等工作[4,5];韦兵、秦光永对31—88、114—126、146—154、166—172进行了录文与意译,并对其中星命推算内容进行解读,复原推算过程[6];赵江红对其中星禽内容重新录文与考释[7];靳志佳在唐宋时期星命运势推算方法演进与竞争的历史大背景下,对其中6种星命运势推算方法予以讨论[8]。

以上研究有助于对ИHB.No.5722全面了解。通过多方研究,此份文书为星命占卜文书,已无异议。其中大体包含了三种星命方法,一种为生辰星占术(1)生辰星占术诞生于巴比伦,成熟于希腊(参见参考文献[9]),后经亚历山大东征及希腊化运动传入波斯、印度等地,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及大翻译运动的展开,进入阿拉伯天文星占体系(参见参考文献[10])。汉唐时期,生辰星占术通过宗教、商贸与战争之路从印度、波斯、粟特与阿拉伯等地传入中国(参见参考文献[11])。在唐宋时期,与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交流、碰撞,进而发生融合与演变(参见参考文献[12][13])。(Horoscope Astrology),一种为星禽术,一种为中国传统子平术。生辰星占术为主要占卜方法,在文书中占据主体地位,囊括了三方主、洞微百六限、洞微行年小限、洞微飞限等诸多星命推算内容,其中三方主与洞微行年小限的推算方法更可追溯至希腊生辰星占术,在公元1世纪多罗修斯(Dorotheus)的《星占之歌》(CarmenAstrologicum)中已有记载([13],页130、141)。

除此之外,ИHB.No.5722中第一幅图(图1)更是反映了希腊生辰星占术的特点,通过求卜者出生时刻天空中的行星位置构建算命天宫图,进而推算个人的命运祸福。其中关键为算命天宫图,主要包含行星(2)在希腊生辰星占术中,行星仅包含日月及五星;传入印度后,增入罗睺与计都,成为九曜;该方法进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又新增月孛与紫气,形成十一曜(参见参考文献[14][15])。因此,在中国生辰星占术中,一般以十一曜推算个人的命运祸福。、黄道十二宫与十二命宫三大元素。通过星曜在黄道十二宫中形成的相互位置关系、十二命宫与黄道十二宫的相互关系推算个人命运。因此,黄道十二宫的划分方法在生辰星占术中尤为重要。

图1 ИHB.No.5722算命天宫图一之汉译图

但是,黄道十二宫的划分方法在域外却并不统一,主要有两种类型存在,即希腊回归黄道十二宫与印度恒星黄道十二宫。两种黄道十二宫类型均可追溯至最初的黄道十二宫。其最初产生于巴比伦,将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将黄道分为十二等份,每份30度,这十二等份称为黄道十二宫[16]。每宫有其代表性星座,称为“黄道十二星座”,黄道十二宫名称即来自于黄道十二星座,它们是相对于恒星形成的,被称为恒星黄道[16]。

黄道十二宫(星座)最初与季节具有相关性,在一年的特定时间中,某些恒星总会在黎明时分出现在地平线上[16]。但是,岁差原因使特定时间升上地平线的恒星发生变化,恒星星座出地平线时间不再与分至点具有对应关系。因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对黄道十二宫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将每年春分日太阳位置作为白羊宫起点,以此保证黄道十二宫与季节的一致性,与恒星不再相关[16]这种模式被称为“希腊回归黄道十二宫”,是晚期希腊占星术的特点([16],页22—23)。

生辰星占术传入中国后,同样使用黄道十二宫描述行星位置。如ИHB.No.5722图一中的行星与黄道十二宫。但是,ИHB.No.5722中采用何种黄道十二宫类型,或者均未采用,这一问题值得深入分析,可视为域外文化进入中国后融合与演变研究的典型案例。

2 ИHB.No.5722中行星位置与两种黄道十二宫关系

根据ИHB.No.5722卷首提供的求卜者生辰信息“恭命梁习判(4)聂鸿音、韦兵、秦光永认为此处官职应译为签判。大人,庚寅虎,年三十七,九月十七日辰时生……庚寅木年,丙戌土月,甲午金日,戊辰木时,戊寅土(月)怀胎”([4],页50),即可知求卜者生于西夏乾祐元年九月十七日辰时,为公元1170年10月28日7时至9时之间。据此可推算十一曜黄经,进而可知求卜者出生时十一曜在回归黄道十二宫与恒星黄道十二宫的位置。求算方式具体如下:

其中日月及五星的位置可通过精确的现代长周期星历表DE404[17]获得。罗睺、计都与月孛三星,可通过白道升交点与月球轨道远地点的黄经求算方式(5)根据现代月球运动理论,白道升交点的地心平黄经Ω推算公式为:Ω=259°.18275-0°.0529539222d+0°.002078t2+0°.000002t3。月孛即白道远地点,其地心平黄经ω推算公式为:ω=154°.3295556+0°.114040803d-0°.010325t2-0°.000012t3。其中d为所求日距历元1900年1月1日12时的天数,t为所求日距历元的世纪数。[18]获得,这是由于到宋时罗睺、计都已变为白道降、升交点(两者相差180度),月孛为月球轨道远地点的代称[14]。紫气位置的推算,钮卫星亦给出求解方式[19]。

通过以上计算方式,可分别获得求卜者出生时十一曜的黄经位置。根据回归黄道十二宫定义,以每年春分点为起点,此处黄经为0度,30度一宫,即可知求卜者出生时刻十一曜所在回归黄道十二宫的位置。回归黄道十二宫与恒星黄道十二宫虽有本质差别,但是二者却可相互换算。大约于285年,两者的黄道十二宫起点相同[20]。但由于岁差原因,春分点退行,而印度天文星占中不考虑岁差问题,因此二者的起点渐行渐远[20]。已知两者大致相同起点的时间——285年,以及岁差退行规律——分点73年相差一度,可知求卜者出生年恒星黄道十二宫起始点及宫位划分度数(6)ИHB.No.5722中求卜者为1170年出生,与285年之间岁差为12度,因此恒星黄道十二宫起始黄经度数分别为:白羊宫12-42 金牛宫42-72 双子宫72-102 巨蟹宫102-132 狮子宫132-162 双女宫162-192 天秤宫192-222 天蝎宫222-252 人马宫252-282 摩羯宫282-312 宝瓶宫312-342 双鱼宫342-12。。具体的求卜者出生时行星所在两种黄道十二宫位置见表1。

表 1 ИHB.No.5722中行星位置与行星在回归黄道、恒星黄道十二宫位置对比表

通过对比上表,发现求卜者出生时十一曜所在恒星黄道十二宫与文书记载共计5处不和,且均相差一宫,可知ИHB.No.5722未采用印度恒星黄道十二宫描述行星位置。对比求卜者出生时十一曜所在回归黄道十二宫与文书记载,发现除月亮与紫气外,其余九曜宫位完全一致。

其中紫气位置根据钮卫星论文中提供的计算方法,黄经为332度,出宝瓶宫入双鱼宫2度。而现存西夏最长历书ИHB.No.8085中记载1170年9月紫气在“子”[21],即宝瓶宫,因此求卜者出生时刻紫气在宝瓶宫确定无疑。之所以现代推算有所误差,可能是由于复原的紫气推算方法有所误差,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综上,除月亮外,其余十曜所在回归黄道十二宫与文书记载相同,说明ИHB.No.5722中除月亮外的行星位置与回归黄道十二宫甚为相合,但是仍遗留有两项问题。首先,ИHB.No.5722中采用的黄道十二宫是否与希腊回归黄道十二宫定义相同?其次,如何确定ИHB.No.5722中月亮的黄道十二宫宫位?

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需借助对出土西夏历日中星历表的分析。这是由于ИHB.No.5722中行星位置可能来源于此类历日。该类历日均以表格形式撰写,右部表头自上而下为日、木、火、土、金、水、首、孛、气九个星曜,上部表头自右至左为一年十二个月的月序,表中填写数字与地支的组合,数字为该月日期,地支为行星在该日期的十二辰(7)ИHB.No.8085中以十二辰记载行星位置,其中十二辰可指代黄道十二宫,二者具有对应关系。这一点早在唐代《七曜攘灾诀》的算命天宫图中已经出现,ИHB.No.5722的第一幅图中十二辰与黄道十二宫亦具有对应关系,因此,ИHB.No.8085中十二辰亦指代黄道十二宫。位置,并提供逆、留、伏等行星运动状态信息[22]。其中ИHB.No.8085记载了1170年九个星曜的位置[21],通过与ИHB.No.5722中求卜者的行星位置对比(表2),发现除土星位置(8)ИHB.No.8085中1170年9月土星一栏记载为“一留”,可见此月初一土星进入留的状态,土星具体所在的宫位应在之前的月份中记载,闰五月记载为“十七辰”。但是,根据1170年正月土星记载为“卅亥”,即正月三十土星进入亥宫,以及从土星运动速率来看,闰五月土星不会进入辰宫。结合ИHB.No.8085中多处出现“辰辰”“辰戌”“辰子”等的记载以及当时行星的运行状态来看,“辰”不仅可指“辰宫”,也可为一种隐语,是“退”的另类写法。此处“十七辰”应为“退”而不是“辰宫”,并且这一时间土星正处于“退行”状态。有所不同外,其余行星位置均一致,可见ИHB.No.5722中行星位置的来源应与ИHB.No.8085历日相似。因此,分析出土西夏历日中十二辰与黄道十二宫的关系有助于对ИHB.No.5722中行星位置与回归黄道十二宫的关系的判定。

表 2 ИHB.No.5722与ИHB.No.8085中1170年9月行星位置对比表

3 出土西夏历日中十二辰与两种黄道十二宫关系

对出土西夏历日星历表中十二辰与两种黄道十二宫关系的判定,仅需对该类历日中太阳位置进行分析即可。本文采用三份不同来源的西夏历日中的星历表进行分析,分别为俄藏ИHB.No.8085中1176年历日、英藏Or12380-3947历日以及武威博物馆藏G21·028[15541]历日。其中英藏Or12380/3947(9)该历日最早于1961年在《英国博物馆季刊》中公布(参见参考文献[23]),陈炳应最早对其进行翻译与研究,认为该历日为1047年历日(参见参考文献[24]),但是彭向前与李晓玉纠正了这一定年。为1171年历日[25],武威藏G21·028[15541]为1145年历日[24]。根据历日年份及历日中具体的时间信息可推算太阳黄经及在黄道十二宫中位置,具体信息见表3、4、5。

表 3 俄藏ИHB.No.8085历日中1176年太阳位置信息表

表 4 英藏Or12380-3947(1171年)历日中太阳位置信息表

表5 武威藏G21·028[15541](1145年)历日中太阳位置信息表

对比上述三个表格中的太阳位置,发现历日中记载的太阳位置与该日太阳在恒星黄道十二宫的位置均相差一宫,说明出土西夏历日中描述行星位置的十二辰与恒星黄道十二宫不具有对应关系。而历日记载中的太阳虽与该日太阳在回归黄道十二宫的宫位相同,但是,无论从与节气的对应关系,还是从宫位的起讫度数与宽窄度来看,西夏历日中采用的十二辰与回归黄道十二宫定义及划分依据截然不同,具体分析见下文。

希腊回归黄道十二宫以春分点为起点,十二份均分黄道,而中国使用的二十四节气类型中的定气则是把黄道从冬至开始,均匀地分为二十四份,太阳每走到一个分点就是交一个节气[26]。因此中国使用的定气与希腊回归黄道十二宫具有对应关系。但是,出土西夏历日中太阳过宫日期却未与二十四节气中定气形成对应关系。见表6:

表6 英藏Or12380-3947历日中十二中气日期与太阳过宫日期对比

虽然出土西夏历日中二十四节气为平气[21],即把一个回归年均匀地分成二十四等分[26],但是平气与定气仅相差一至两日,而英藏Or12380-3947历日中部分中气与太阳过宫的时间差明显高于平气与定气的时间差,并且“大寒”的时间与此月太阳的过宫时间一致,更可说明出土西夏历日太阳过宫时间与定气无关,即历日中采用的可指代黄道十二宫的十二辰与回归黄道十二宫在定义及划分方式上有根本性的不同。

这一不同还表现为宫位起讫度数及宽窄度不同。以ИHB.No.8085中1176年历日为例,太阳过宫日黄经度数参差不齐,不似希腊回归黄道的过宫度数为30、60、90度等整数度数。并且历日中太阳过宫度数所反映的黄道十二宫宫位度数(表7),亦是表现出明显的起伏特征,为不等分制,与希腊回归黄道的等分制不符。但是,却与《宋史·律历志》《金史·历志》《元史·历志》等晚期文献中十二次不等分状况相符[27]。因此,推测出土西夏历日中反映黄道十二宫的十二辰应是根据同时代历法中十二次黄道起讫度数进行划分的。

表7 ИHB.No.8085中1176年黄道十二宫宫位度数统计

有此推测,还因出土西夏历日中太阳过宫时间一般在中气后几日,这一相关性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历法的变化有所关联。在《汉书·律历志》中,太阳过宫时间与二十四节气具有对应关系,“星纪,初斗十二度,大雪。中牵牛初,冬至。终于婺女七度”[28]等。但是,随着岁差的影响,十二次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关系有所改变,从最初中气为十二次中点,逐渐变为十二次起点,再变为中气后几日为十二次起点。这一点在宋代《武经总要》有所体现,如“冬至,十一月中,日在斗五度八十四分,后四日入磨蝎宫,其神大吉”[28]。金代《地理新书》亦有类似记载:“冬至后四日,日在星纪,于辰在丑,月将大吉。”[29]

综上,虽然出土西夏历日的星历表中记载的太阳位置与该日太阳在回归黄道十二宫的宫位相同,但是其内涵却完全不同。西夏历日中可代表黄道十二宫的十二辰应是根据同时代历法中十二次起讫度数进行划分的。因此,ИHB.No.5722中使用的黄道十二宫划分方式并非印度恒星黄道十二宫,亦非希腊回归黄道十二宫,而是根据同时代历法中的十二次起讫度数进行划分的。

4 出土西夏历日及ИHB.No.5722中的月亮位置

出土西夏历日中的星历表没有单独两列分别记录月亮与计都的位置,这是由于宋代罗睺与计都为黄道与白道的降、升交点[14],相差180度,所以仅需给出罗睺位置,计都位置自然明了。宋代十一曜流行,出土西夏历日中的星历表虽明面给出九曜,但实际含有十曜,因此笔者认为出土西夏星历表虽没有明确一列给出月亮的具体宫位信息,但一定暗含月亮位置信息。

对比ИHB.No.8085、英藏Or12380-3947与武威博物馆藏G21·028[15541]历日,后两者较俄藏ИHB.No.8085中1176年历日表头多出大小月、朔日二十八宿宿直、二十四节气内容,这应是俄藏ИHB.No.8085中1176年表头两空行所缺失的内容,并且在ИHB.No.8085中自1204到1207年历日中亦出现以上两列信息([21],页415—437)。其中朔日二十八宿宿直是历日中提供的唯一月亮位置信息。因此,笔者推测出土西夏历日的星历表中月亮位置为二十八宿宿直,ИHB.No.5722中月亮位置亦应根据历日中的朔日宿直进行推算获得。

根据英藏Or12380-3947历日中的朔日宿直,以及陈垣《二十史朔闰表》提供的大小月信息,逆推求卜者出生月朔日宿直,见表8。

表8 ИHB.No.5722命主生月朔日宿直推算表

根据推算,求卜者出生月朔日宿直为心宿,根据二十八宿顺排,出生日17日宿直为参宿。一方面,根据《三辰通载》中28宿宿度与黄道十二宫关系[30],参宿在申,即阴阳宫,与ИHB.No.5722中提供的月亮位置相符合;另一方面,根据《万卷星罗》中“定太阴躔度定图”[31]中二十八宿与黄道十二宫的对应关系(图2),参宿亦在申,为阴阳宫,与ИHB.No.5722中提供的月亮位置相符合,所以ИHB.No.5722中月亮位置采用的是求卜者出生日二十八宿宿直所对应的黄道十二宫位置,与天空中真实的月亮位置无关。

图2 《万卷星罗》中定太阴躔度定图

5 结论

综上所述,ИHB.No.5722中除月亮外的十曜位置表述所用的黄道十二宫并未遵循希腊回归黄道十二宫与印度恒星黄道十二宫划分规则,而应采用了中国同时代历法中的十二次划分方式,亦是一种采用恒星对天区进行划分的方式。ИHB.No.5722中的月亮位置则是求卜者出生日宿直所在黄道十二宫位置,与天空中真实的月亮的位置无关。ИHB.No.5722中十一曜在黄道十二宫的位置信息反映了三种文化的融合,分别是希腊生辰星占术中黄道十二宫命名、印度宿占术、中国传统天文知识,是三种不同源头的文化在中国融合的独特体现,也反映了域外文化在中国大熔炉中的变化与发展。

猜你喜欢

黄道西夏恒星
黄道培
(18)刺杀恒星
追肥
恒星的演化
恒星不恒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黄道经纬仪
再考西夏的马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