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场域中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策略

2021-10-08余俊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微文化主流意识形态高校

余俊遐

[摘 要] 随着微媒体的产生和普及,“微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带来了新的困境与挑战,亟待探索其引领策略。本文从“微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与特征出发,分析当前“微文化”场域中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受到的挑战,探寻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策略:把握原则,树立大宣传理念;守正创新,构建新话语体系;加强监管,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关键词] “微文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8-0032-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高校是思想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是各种思想交锋的重要场所,如何才能在“微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必须结合“微文化”背景创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策略。因此,分析“微文化”场域中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策略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一、“微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

近年来,“微文化”以其全新的主体、内容及传播方式获得了高校大学生的青睐,并逐渐在校园占据主流地位。与其他青年文化、网络文化相比,“微文化”有其特殊性。探讨“微文化”背景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策略,首先要对“微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两个范畴进行内涵与特征的界定。

(一)“微文化”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科技的急速提升,一大批微媒体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游戏……这些微媒体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娱乐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了一个信息传递与交流的“微时代”。微媒体的产生与普及衍生出了一种更加注重向个体与微观发展的、新的网络文化形式,即“微文化”。“微文化”表现出了四个核心特质,即“微内容生产”“微介质传播”“微受众对象”“微动作体验”。“微文化”并非“微不足道”,它通过微媒介多渠道、快捷地将信息传递给微个体,使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获取海量信息,积微成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目前高校学生对手机等移动端有着较高的依赖性,“微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层、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应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不同阶级推崇不同的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反映的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在社会主义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種社会意识,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认知与行为,关乎旗帜与道路,影响着国家的安全发展和民族的信仰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各种意识形态碰撞、交锋的重要场所,必须做好高校意识形态的宣传,牢固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当前,借助微媒介产生的“微文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存在,与大学生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化下更加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然要以主动的姿态迎接“微文化”潮流所带来的与日俱增的挑战。

二、“微文化”场域中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受到的挑战

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序推进对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微文化”场域中,受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互动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受到了诸多挑战,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

(一)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冲击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导力

在传统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中,由于传播技术的不成熟和传播平台的缺乏,信息传播渠道少,学生对于信息的可选择性相对较小,往往出现富有主导力、控制力和权威性的某一宣传主体。无线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局限,人人都可以快速、便捷地从不同的微媒体获得信息,当然也可以借助微媒介自由、个性地传播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因此个体的主体性被大大激活,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成为积极的发布者与传播者,个体的需求与兴趣得到凸显。虽然高校宣传部门也顺应形势建立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微媒体,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方面有了不断地创新,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依然失去了信息生产与发布的“特权”。生活在“微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依托移动手机,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里都可以接收各种各样的海量的信息,信息的选择权和灵活度越来越高,然而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信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导力受到冲击。

(二)内容的多元化削弱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环境的控制力

不断涌现的微媒体在促进信息传播交流的同时,也使得宣传环境更加纷繁复杂。首先,海量信息真伪难辨,信息的速食性、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降低了学生对于信息真伪性的判断和辨别能力,部分学生在不加思考与判断的情况下对于信息随手转发、随意评论,这就为网络谣言的产生与盛行提供了可能,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极大地削弱了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环境的控制力。其次,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他们自主地决定发什么、怎么发,这使得信息发布的门槛大大降低,也为错误思潮的传播提供了生存环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娱乐主义、黄色暴力、颓废消极等不良思想出现在“微文化”环境中,影响着高校学生,有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具有迷惑性和煽动性的语言环境下就容易盲目认同,出现价值观失衡、错位与混乱。因此,在多元内容的为文化环境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变幻莫测,对环境的控制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三)互动的趣味性降低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方式的吸引力

追求个性是“00后”大学生重要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他们主张个性和自由,不愿意被束缚,热衷于“有趣”的交流方式。“微文化”背景下,互动的趣味性与灵活性正好满足了大学生的这一需求,微媒体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实现了他们深层的交往愿望,他们通过发布、互关、评论、分享、转发、点赞,展现着自己的闪光点与魅力,在展现自我中享受着被关注的满足感。与这种趣味的互动方式相比,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就显得单一。首先,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议题宏大,帶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理论性,与学生生活及话语习惯贴近度不强,因此学生内心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满意度不高;其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传统,是单向的、灌输式的,缺乏互动和参与。因此,相比于微媒介富有趣味的互动方式,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对学生的吸引力降低。

(四)传播的开放性加大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监控难度

在“微时代”,信息传播打破了国别、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更加自由与开放,这就为西方意识形态的侵入提供了可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打着“网络自由”的旗号不断渗透和扩散“社会主义终结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文化思潮,鼓吹西方的价值理念、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同时进行各种抹黑中国、歪曲事实的报道,诋毁、攻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此外,西方国家还通过收买使国内的某些网络红人为其所用,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从而误导人们的价值判断和立场,影响舆论走向,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系统。更严峻的问题在于,这些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速度快,且具有极大的隐蔽性,这就加大了网络信息的监管和审核工作的难度,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监控体系有待完善。

当然,“微文化”场域增加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不确定因素,也提供了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机遇。一方面,“微文化”是一个巨大信息库,是高校获取有利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方式的重要实践源泉。另一方面,微载体为融入大学生网络社交圈提供了可能,拉近了与大学的距离,有助于形成平等的表达主体,发挥非语言的力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好地激发“话语好感”,达成“话语共识”,使主流意识形态更容易被广大大学生所接受与认可。

三、“微文化”场域中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策略

“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把我国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把人心搞乱。”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掌握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同步跟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微文化”领域,针对“微文化”及其传播的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

(一)把握原则,树立大宣传理念

首先,坚持主导性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不管环境如何多变,高校宣传者要坚持用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思想开展工作;其次,坚持主体性原则,即坚持围绕学生的育人导向。高校宣传工作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实现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最后,坚持融合性原则,即整合资源构建大宣传格局。“微文化”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需要各方协作而非单打独斗,因此,要开发挖掘一切可利用的人才资源,比如辅导员、思政教师及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学生群体等等,从而实现人人参与的大宣传理想局面,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中的主导地位。

(二)守正创新,构建新话语体系

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需要主动与“微文化”相融合,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变化发展的大学生实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善于在宣传内容、宣传风格、宣传平台等方面守正创新,构建新的话语体系。首先,宣传内容要“接地气”。要善于结合微事件、时代精神以及学生生活关切更新话语议题,讲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增加宣传话题对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和感染力,在不知不觉中传递主流意识形态,达从而到隐形教育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其次,宣传风格要“接人气”。高校宣传部门必须重视宣传语言这一承载和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微语言”的优点主动优化话语表达方式,转变枯燥、晦涩、说教灌输式的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风格,用“接人气”的学生语言打破主流意识形态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打造风趣活泼的、通俗易懂的、平等互动的、适合碎片化阅读的宣传风格。再次,宣传平台要不断拓展。网络微平台具有传播对象广、速度快、渗透性强等传统宣传平台所欠缺的优点,因此,高校宣传部门要积极介入学生的“微生活”,拓展微博、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抖音号、哔哩哔哩等大学生常用的微平台,在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动态的基础上发布微内容。

(三)加强监管,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首先,组建“微控队”,把关信息质量。“微文化”背景下,信息的传播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有组织、可掌控,因此高校需要组建监控团队,把筛选、输出信息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联系起来,加强对良莠不齐的信息的把关力度,确保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风清气正;其次,培养“微新人”,引导“微舆论场”。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在每个领域和每个公共问题上,都会有某些人最关心这些问题并且对之谈论得最多,我们把他们称之为意见领袖”。占领高校微阵地需要积极动员拥有较高号召力、人格魅力与知识能力的教师,挖掘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明确、道德修养崇高的学生,培养他们成为微阵地的“意见领袖”,对“微舆论场”进行监测、引领与调控;再次,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的“微素养”。微素养包括网络真假信息的辨别素养、无效信息的筛选素养、不良信息的抵制素养等等,高校党委、教师、辅导员要在提升自身微素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微素养”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微时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张一.“互联网+”时代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微路径””[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2020(1).

[3]TedHonderich.(1995),TheOxfordCompaniontoPhilosophy[M].OxfordUniversityPress.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毕红梅,李婉玉.微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作用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责任编辑:王义祥)

猜你喜欢

微文化主流意识形态高校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