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2021-10-08闫二开赵婉忻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馆藏区块图书

闫二开,赵婉忻(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区块链技术(Block Chain Technology)又称分布式共享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是基于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的颠覆性创新技术[1]。2008年,Satoshi Nakamoto第一次提出“区块链”[2]。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以及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为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提供政策支持[3];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4]。区块链技术可分为公有区块链、联合区块链、私有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特点[5],在图书情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尤其是论文的数量正迅速增加。基于此,本文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研究中文论文为数据源,通过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索当前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的热点研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图情领域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笔者在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区块链”为主题词进行检索,选取文献发表时间段为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10日,学科选择“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索到图情领域区块链相关研究文献192篇,剔除重复文献以及与本研究主题不相关的论文后,得到有效论文190篇。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共词分析、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关键词和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借助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软件对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相关文献历年的关键词、发文量、期刊来源等信息进行提取、统计和分析,利用Ucinet和Netdraw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可视化,得出研究结论。

2 统计结果分析

2.1 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的变化能有效反映研究主题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关注度,发文量越多,说明该研究主题越受关注。笔者统计了2017—2020年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发表的文献数量年代分布(见图1),发现相关研究文献的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说明区块链概念进入图书情报领域后迅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图书情报领域重要的研究议题。笔者研读文献发现,于新国刊发在《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年2期)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图书馆自馆配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高校图书馆整本OA电子期刊资源建设为例》,首次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数字化电子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应用[6],是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关于区块链技术研究的第一篇论文,该论文目前被下载1,672次,被引37次(截至2021年7月30日)。可以预测,未来几年相关发文量还会持续增加,区块链技术会持续成为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1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技术研究论文数量年代分布

2.2 期刊来源分布分析

笔者利用SATI软件对190篇文献的期刊来源进行统计,由于篇幅限制,只统计发文量不少于4篇的期刊共15种,合计发文84篇(见表1)。一般来说,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刊载的文献质量高于普刊,根据统计结果,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技术相关论文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为51篇,占比61%,说明区块链技术已引起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且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排名前15的期刊中,8种期刊影响因子大于1,说明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关于区块链相关研究论文的质量较高。

表1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技术研究论文期刊来源分布统计(发文量≥4篇)

2.3 词频统计分析

2.3.1 高频关键词

本研究运用SATI软件抽取关键词并进行词频统计,在去除与研究主题无关、无研究意义的通用词并合并同义词、近义词后,列出了频次不小于5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关键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区块链”“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智慧服务”“大数据”等,词频较高的前六个关键词中有4个涉及“图书馆”,说明“区块链”与智慧图书馆建设紧密相连,区块链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涉及智慧服务、大数据、馆藏资源、数字资源、资源共享等方面。

表2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技术研究论文高频关键词词频统计(词频≥5)

本研究利用SATI软件构造了一个31×31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见表3)。相似矩阵的数值大小代表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远近,数值越接近1,说明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似度越大。

表3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技术研究论文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部分)

2.3.2 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结构

为了明晰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Netdraw工具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结构(见图2)。可见,区块链、图书馆和区块链技术是网络图中联系最紧密、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整个网络图的核心。

图2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技术研究论文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结构

2.3.3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根据组内数据对象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将数据对象分组,相似性大的对象会聚到一个组。本研究利用Ucinet软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树状图(见图3)。可见,31个关键词形成明显的六类主题:区块链与服务创新、区块链与机构知识库、区块链与智慧图书馆、区块链与大数据、区块链与馆藏资源、区块链与智慧服务。

图3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技术研究论文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

3 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热点研究主题解析

3.1 区块链与服务创新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热点技术,将颠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推进知识服务和资源服务创新,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化、管理的智能化、服务的智慧化。区块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升级与创新包括阅读推广服务的去中心化、馆藏流通服务模式的创新、信息服务的深化与升级、图书馆信用服务维度的创新[7]。王美佳研究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学习等场景创新服务策略,以增强用户信息体验的满意度,实现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空间再造[8]。兰建华从资源维度、管理维度、服务维度和团队维度等角度分析了信息共享与区块链融合的创新策略[9]。

3.2 区块链与机构知识库

这一主题包括的关键词有区块链、图书馆、文献计量、机构知识库、长期保存。高校机构知识库主要用于收集保存科研人员的学术与智力成果,为用户提供存档、管理、发布、检索等系列服务,具有开放、共享等特点。机构知识库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在数据规范性、可信任度、安全性和用户隐私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0],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可以助力机构知识库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机构知识库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保障机构知识库数据长期安全保存、解决机构知识库的“去中心化”等问题[11]。有学者以机构知识库的智能合约和加密技术为技术基础,构建了机构知识库的数据共享管理平台,用于实现数据资源的自动审核认证与发布共享[12]。师衍辉等构建了融合区块链的机构知识库科学数据监护模型,以提高数据共享的效率、利用率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10]。

3.3 区块链与智慧图书馆

这一主题包括的关键词有区块链、高校图书馆、研究热点、资源管理、智慧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最早由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Aittola提出,他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更高级的一个发展阶段[13]。智慧图书馆建设以立体化的资源、全域化的服务和智慧化的支撑体系为主要目标,旨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窜改、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和非对称加密算法等特征,可通过去信任达成共识、通过隐私安全达成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合约达成智慧化,为构建智慧图书馆提供动力[14]。2017年9月,国内第一家“区块链”主题图书馆在深圳揭牌成立,拉开了图书馆信息服务革命性变革的序幕。区块链技术在构建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优势包括数据库透明安全、管理模式去中心化和用户协同参与机制[15]。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流通模式、学习平台、数据安全、数据库利用效率、数字资源版权保护、知识流通模式等方面,实现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16]。国内图书馆界关于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也作了初步探讨,如分布式馆藏资源存储系统、智慧阅读系统、“信用校园”系统、网络教育系统[17]和移动视觉搜索管理体系[18]。

3.4 区块链与大数据

这一主题包括的关键词有大数据、区块链技术、资源共享、知识图谱、版权。区块链和大数据作为互联网的底层技术,两者的交叉应用将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新的驱动力。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全记录的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技术,可解决图书馆移动用户行为大数据挖掘的数量大、速度快、类型复杂等问题[14]。在图书馆大数据平台中引入区块链技术,将促使大数据从单向收集变为多向交叉,降低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成本,提高数据的系统化、可靠性、安全性和可信度[19]。

区块链对大数据的影响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数据安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数据存储和处理不再依赖云服务器,数据通过节点分布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上,可以显著提高图书馆用户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②数据开放共享。数据开放的过程中存在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区块链通过哈希处理等加密算法,可以加强对数据的私密性保护。③数据存储。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的、全记录的、强背书的数据库存储技术。④数据分析。区块链的可追溯性能保留数据分析的全部步骤,有效提高数据分析的安全性,使实时数据分析变成可能。⑤数据流通。基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能够有效破除数据流通过程中的拷贝数据威胁,并提供了可追溯性路径,可以有效识别被篡改数据,增加数据的透明性。

大数据解决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图书馆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存储的安全性和传播的广泛性问题,两者的逐渐结合解决了传统图书馆技术中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20]。刘海鸥等将区块链与移动图书馆用户画像大数据有机结合,从用户画像大数据获取、处理、存储和安全隐私等方面阐述了基于区块链的图书馆用户画像大数据应用的具体策略[21]。刘一鸣等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区块链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包括建设区块链数字资源收集子系统、区块链数字资源存贮与使用子系统和区块链数字资源多样化服务子系统[22]。

3.5 区块链与馆藏资源

这一主题包括的关键词有区块链、馆藏资源、高校、数据共享、信息服务、数字资源。资源是图书馆的服务之本,将区块链技术与图书馆馆藏资源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还可以改善馆藏资源的管理和应用现状。在图书馆馆藏资源管理中引入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提升信息资源的挖掘深度、实现数据体系的协同构建、提高用户馆藏管理参与度,使分类存储管理实效更理想[23]。①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存储特点不仅可以提高馆藏资源数据库的存储能力和管理能力,还可以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水平,缓解部分高校图书馆经费短缺、学术资源不足等问题。②区块链技术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图书馆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水平[24]。③区块链的开放机制可以提高用户对馆藏资源管理的参与度。有学者提出了区块链在馆藏资源借阅中的应用实例,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的效率[25]。

3.6 区块链与智慧服务

这一主题包括的关键词有区块链、去中心化、智慧服务、联盟馆、资源建设、应用服务、应用场景、CiteSpace。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很难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图书馆服务升级迫在眉睫。区块链技术将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方式,驱动图书馆向智慧服务转变。区块链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去信任”等优点,通过分布式节点实现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可减轻用户对传统图书馆的依赖程度,保障馆藏资源安全,推进图书馆从信息传播者向组织管理者转变,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智慧服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服务相较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具有读者体验良好、效率高、费用低、安全性能高等优势。

区块链技术可助力图书馆转变管理方式、机构库建设和知识服务,满足读者对馆内设备、空间和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的智慧服务需求[26]。屈艳玲基于区块链的技术特征,提出一种基于Fabric的自律型信用网借环境架构,该架构由读者管理、区块链节点服务、区块链管理、智能合约、流通业务处理、云存储等服务模块组成,通过建立读者信用大数据,优化和重塑网络借阅生态,实现图书馆网络借阅的“自律化”运行[27]。未来图书馆应基于区块链技术,将馆藏资源、馆员、用户、服务、技术有机结合,打造全方位、一体化、个性化的服务平台,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 未来发展趋势

区块链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在图书馆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区块链在图情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文献研究阶段,未来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引进和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2016年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强调了掌握高新技术的专业型人才对图情领域的重要性[28]。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引进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对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同时,图书馆也应加强对图书馆员新兴技术素养的要求和培训,引进新技术素养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2)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2017年,工信部发布中国首个区块链标准《区块链参考框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万维网联盟(W3C)等国际机构也纷纷启动区块链标准化工作。我国图书馆应在国内和国际区块链框架下制定图书馆区块链标准,包括区块链技术框架标准、数据保存和利用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构建科学规范的图书馆区块链应用环境。

(3)“区块链+”模式。在图书馆区块链领域,进一步融合其他高新技术,可以加快我国图书馆智慧化建设步伐。①区块链+云计算。这种模式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技术解决云计算的存储问题,完成对图书馆庞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和流通,实现电子资源的管理和共享。②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种模式利用大数据对区块链技术存储的海量用户信息进行挖掘,强化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进而开发新型人工智能设备,改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推进图书馆智慧化进程。③区块链+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这种模式由物联网通过无线射频技术连接物品与互联网,实现馆藏资源管理、读者定位等功能。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图书馆物联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和非对称加密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馆藏区块图书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图书推荐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