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中钢琴踏板的使用

2021-10-07方翠彦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5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

方翠彦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合理的课堂设计,还需要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教师基本功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要。音乐教师的基本功以演唱与弹奏为基础,不仅要能标准地范唱歌曲,还需要较强的钢琴演奏能力来渲染音乐氛围,加强学生对歌曲对音乐的理解,增强音乐体验感。钢琴演奏技巧众多,但是踏板的运用是钢琴的灵魂,通过学习摸索踏板的使用和规律,能让教师更轻松地把握乐曲的风格,使学生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音乐教学 钢琴踏板 使用规律

钢琴家鲁宾斯坦曾说过一句格言:“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在钢琴演奏中,一首乐曲的踏板诠释几乎没有相同的演奏者,甚至同一名演奏者每次演奏的踏板使用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钢琴,踏板使用也会略微不同。下面笔者对钢琴踏板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方法做一些简单的研究。

一、踏板的分类

钢琴上有三个踏板:右踏板——延音踏板,中踏板——练习踏板(立式琴)/保持音踏板(三角琴),左踏板——弱音踏板。

(一)右踏板

右踏板的使用最为广泛,它起着连音、延音、强音等作用。钢琴演奏中大部分踏板的使用是右踏板,因此它的使用规范较多。

右踏板按踩踏板深浅分有全踏板、半踏板(1/4踏板,3/4踏板)或逐渐加深地踩下等,而放右踏板有一次全部放完,放一部分,或有控制的一点一点放起。

全踏板:全踏板是将踏板一次性踩到底,音响效果为持续性的、连贯的,经常用于重音或强调和弦。例如贝多芬奏鸣曲《Op10 Nr.1》第一乐章的第一个和弦,在踏板的辅助下让和弦坚强有力的进入,烘托乐曲的气氛。

半踏板:乐曲出现持续的低音声部,这时踏板的使用幅度要小,频率要高,用小幅度的踩动,踏板踩下再更换时,不需要全部松掉,放一半后快速踩下,保持了低音声部的持续,又保证了音乐线条的流动,使得声音听起来清晰纯净。例如在贝多芬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开头部分可以使用半踏板和点踩的方法,来烘托乐曲开头朦胧的意境。

右踏板按照踩踏板的时间分有直踏板、切分踏板、音前踏板、颤音踏板。

直踏板:又叫重音踏板,与音符同时踩下,常常用来强调节奏特点,例如三拍子的乐曲中用踏板来强调强拍子,使节奏特点更鲜明。例如莫扎特《奏鸣曲K331》主题部分。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是温柔典雅中还带点调皮,我们在弹莫扎特音乐的时候踏板的用法最为讲究。他的音乐要表现得晶莹剔透、干净透明,乐曲在主题部分使用踏板来强调强拍,每一小节的第一拍踩下使主题更富有色彩,舒缓的三拍子给人愉悦的心情,在这里则使用直踏板。

切分踏板:切分踏板也叫音后踏板,乐曲要求连奏弹手指却无法衔接的,用切分踏板来帮助完成乐句的衔接。《绿袖子》是学习钢琴中初步接触到音后踏板的作品,是一首歌曲改编的钢琴曲,乐曲需要歌唱性和流动感,如果只用直踏板,会把它弹得失去连贯性,使之听起来断断续续失去美感,所以我们可以用切分踏板,强调连奏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歌曲性质的钢琴曲富有优美的旋律,歌唱性极强,需要用到的往往都是切分踏板。

《绿袖子》中我们遇到的是单音进行连接,贝多芬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中有一段柱式和弦的连接,在日常弹奏中特别要注意这种乐段的踏板使用,用切分踏板来演奏和声连接,既使之连贯动听,又避免了音色浑浊。

音前踏板:在弹奏前踩下踏板,让第一个音弹下时音色听起来更为丰满。在钢琴曲《夕阳箫鼓》引子部分踏板的使用,这时,在弹奏第一个音之前,踩下踏板,为第一个音营造氛围使音色更为丰富、饱满。

颤音踏板:点踩式、抖动式、持续的快速踏板,一般常见于音阶、半音阶上,颤音踏板可以保证弹奏时每个音的音量,又可以保证音色不干涩,也避免了因持续长踏板带来音色的浑浊不清、颗粒感不强,使得音色既连贯有共鸣性,又干净清晰。如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的最后一乐句,演奏者常常会用点踩的形式来处理这一段的音乐色彩,使其听起来明亮连贯且干净。

(二)左踏板

左踏板又可稱为柔音踏板。在三角琴中,柔音踏板既可缩小音量也可改变音色:一般情况下敲击琴弦时榔头敲击三根琴弦,踩下柔音踏板后击弦机位置向右移动几毫米,因此只有一根或两根琴弦发生振动,减弱了音量,也改变音色。而在立式琴中,柔音踏板只可改变音量,并不能改变音色,踩下柔音踏板后,由于击弦机和音板是一体的,无法左右移动,只能让榔头向前移动来改变榔头与琴弦之间的距离,达到减小音量的效果。例如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需要用柔音踏板来控制音量音色。乐曲要求以非常弱的音呈现音乐效果以体现作者愤怒前的悲伤,可是乐谱中出现的大量的柱式和弦,单纯靠手指控制音量的大小对演奏者来说极为困难,因此需要踩下柔音踏板减小音量,使得柱式和弦达到柔而不虚的音色。

(三)中踏板

立式琴与三角琴的中踏板存在着巨大差异。立式琴上叫练习踏板,一般情况在练习时怕相互干扰影响别人,可踩下中踏板来减小练琴音量,有着改变音色音量的作用,原理是以降下横隔在小槌与琴弦之间的薄绒减小音量。三角琴中叫保留音踏板或保持音踏板,也就是说,演奏者弹奏某个音时踩下保留音踏板,会一直延续所弹奏的那个音,再继续演奏其他音组却不会被保持,因此叫保留音踏板。例如钢琴曲《瑶族长鼓舞》中,左手低音需要保持延长,柱式和弦需要短促跳跃,这里演奏者踩下中踏板,对低音进行保持与延续,这样低音得到了保持,又不影响柱式和弦的跳跃轻巧,达到乐曲具有鲜明鼓点的音响效果。

二、使用踏板的规律

以上说的是踏板的主要作用,在我们演奏中踏板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些。踏板的使用是有规律的,在大型乐曲的乐谱中往往没有踏板标记,因此踏板的使用都需要靠我们自己通过多年的钢琴技巧学习和音乐素养。

(一)一般情况下,踏板随着和声的变化而变化,在抒情乐曲中长琶音出现时,也可使用踏板,踏板通常用来使低音和声自然连接。

(二)节奏性踏板,根据节奏特点来使用踏板,几乎所有作品中都能用上,拍子特点在诠释音乐作品中非常重要。

(三)着重强调重音,用踏板来增加音响效果,达到音色共鸣等特点。

(四)依据不同时期的音乐来使用。在古典时期的音乐中,音阶琶音一般是不用踏板的,要保持作品的清晰自然,在浪漫时期的音乐则经常出现辉煌的乐章,李斯特、肖邦等人的很多作品中,音阶琶音的演奏时必然要加入踏板,要不然会使得音阶琶音与乐曲风格脱离。

(五)根据作者的风格。巴洛克时期,以巴赫为代表的复调作品,是多声部组成的,需要每一条横线条声部保持连贯的歌唱性,声部层次需要清晰明朗,应该少使用踏板。在古典时期,莫扎特、海顿等人的古典音乐作品中,应体现作者自身的风格。踏板的使用需少用,尽量浅踩或更换频率较快。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需要和声、共鸣、对比和色彩等效果,踏板的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根据乐曲的旋律线条情感来使用:

1.富有歌唱性的乐曲可以使用切分踏板,加强旋律的流动感,达到丰富音色的效果。

2.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旋律,可以采用直踏板或切分踏板进行演奏。

3.音乐节奏感较强,旋律欢快愉悦,乐句较短,可以采用直踏板进行演奏。

4.舞蹈性质的旋律,一般用直踏板进行演奏。

5.复调音乐少用或不用踏板。

三、总结

踏板的学习要在大量的练习音乐作品中慢慢积累,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对踏板的学习起关键作用,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分析解决钢琴技术技巧问题,还要在音乐综合素质和修养上有更多的积累,才能使我们对钢琴的学习更为全面,在教学的应用更为高效精确。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黄大岗.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