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谷氨酰胺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辅助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1-10-06王书艳河南省西华县中医院河南周口466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活菌代偿双歧

王书艳(河南省西华县中医院,河南 周口 466000)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好发于男性,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病情缓慢等特点,多伴有腹胀、肠道菌群失调、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包括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其中,失代偿期肝硬化属肝硬化晚期,是终末期肝病最常见类型,具有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肝损害严重、蛋白合成障碍、炎症反应加剧等特点,易引发低蛋白血症、腹水、肝性脑病、内毒素血症等并发症[1]。目前,临床多给予保肝、利尿、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整体用药疗效欠佳。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是一种微生态制剂,具有生物拮抗、平衡菌群等作用。谷氨酰胺(Gln)属氨基酸类,具有免疫调节、维护肠黏膜屏障等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10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旨在研究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Gln辅助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2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男31例,女20例,Child pugh分级:A级25例,B级16例,C级10例,年龄21-66岁,平均(48.12±5.42)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98±1.32)年;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Child pugh分级:A级26例,B级14例,C级11例,年龄20-69岁,平均(47.32±5.0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8±0.96)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Child pugh分级、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选取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6版)》中失代偿期肝硬化诊断标准[2];均需入院治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有恶性肿瘤、结核等疾病者;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近期出现消化道出血、感染等症状者;近期发现肝脏癌变迹象者;近期接受益生菌、抗生素或免疫调节剂者;合并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合并症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过敏体质及对研究药物有过敏史者;精神类疾病者;参与其他药物研究者;中途退出本研究治疗者。

1.3 方法 治疗时间均为14d。

1.3.1 对照组 给予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降门静脉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Gln口服治疗,用法用量: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tid。Gln:1g/次,bid。

1.4 疗效诊断标准 腹胀、乏力、腹水、肝区不适、厌食、黄疸、肝肿大、压痛、面色灰暗、浮肿、蜘蛛痣、发热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指标降低>50%为显效;上述症状有所改善,25%≤肝功能指标降低≤50%为有效;上述症状无明显变化,肝功能指标降低<25%,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其中,显效+有效=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比较。②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d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经常规离心处理,分离上层血清,于2℃-8℃环境保存待检,采用生化法检测AST、ALT、ALB、TBiL。③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X)、D-乳酸(D-lac)]水平变化。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d后清晨空腹静脉血5ml,静置2h,经常规离心处理,分离上层血清,于-70℃环境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6、TNF-α。采用比色法测定D-lac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DAO水平,采用偶氮基质显色鲎试验法测定ETX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的82.35%(42/51)(P<0.05)。

2.2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时间 组别(n=51) ALT(U/L) AST(U/L) ALB(g/L) TBiL(μmol/L)治疗前观察组 54.86±17.65 83.96±16.53 27.76±1.83 32.13±4.96对照组 53.99±15.96 83.43±16.23 27.96±1.92 31.96±5.01 t 0.261 0.042 0.539 0.172 P 0.795 0.966 0.591 0.864治疗后观察组 25.23±13.98 55.23±11.97 31.23±1.56 22.32±3.98对照组 36.67±15.46 68.79±14.11 29.89±1.96 26.95±4.32 t 3.920 5.231 3.820 5.629 P<0.001 <0.001 <0.001 <0.001

2.3 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pg/m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变化比较(±s,pg/mL)

组别(n=51) IL-6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76.32±21.98 614.96±19.11 493.86±20.54 458.64±24.23对照组 678.12±24.13 649.96±20.93 492.96±19.11 487.92±20.36 t 0.394 8.819 0.229 6.607 P 0.695 <0.001 0.819 <0.001

2.4 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水平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DAO、ETX、D-lac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水平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水平变化比较(±s)

组别(n=51)DAO(mg/L) ETX(EU/ml) D-lac(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2±1.09 2.01±0.56 0.73±0.11 0.32±0.09 14.23±2.79 4.52±1.03对照组 6.13±1.03 3.67±0.62 0.71±0.07 0.56±0.11 13.96±2.15 7.56±1.13 t 0.905 14.189 1.095 12.059 0.547 14.199 P 0.368 <0.001 0.276 <0.001 0.585 <0.001

3 讨论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导致的肝弥漫性病变,是慢性肝病晚期病变,可降低肝脏代谢、引发营养不良、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高血氨症等并发症,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多样、反复发作等特点,该病早期肝脏代偿功能较强,患者无明显症状,晚期即失代偿期多伴有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等症状,易引发癌变、感染性休克,严重时甚至可致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3]。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手段,常给予保守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探讨一种较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尤为重要。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属复方三联活菌制剂,是由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长型双歧杆菌共同组成,可有效补充肠道益生菌、促进肠道消化吸收、酸化肠道内环境,进而达到平衡肠道菌、抑制致病菌生长、防止内毒素血症发生之效[4]。Gln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对维持肠道黏膜上皮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补充肝硬化患者体内Gln,从而为机体提供代谢能源,进一步促进细胞、蛋白合成、加强机体免疫功能、维持肠黏膜屏障,以发挥其免疫调节、维持肠黏膜完整性等作用,此外,Gln还可通过促进谷胱甘肽合成,从而改善过氧化系统,减轻内毒素血症,降低肠黏膜氧自由基损伤,发挥其抗氧化作用[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Gln辅助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IL-6、TNF-α、DAO、ETX、D-la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二者联合辅助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维护肠黏膜屏障。

综上可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Gln辅助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维护肠黏膜屏障。

猜你喜欢

活菌代偿双歧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