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1-10-06张海鉴罗子芮尤梦奇吴慧颜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80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58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神经

张海鉴,罗子芮,尤梦奇,吴慧颜(.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80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8000)

脑卒中属于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在患者接受治疗后也有较大概率残留一定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使得他们的日常生活难以实现完全自理,至少需要部分依赖[1]。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不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干扰,也会使其社交活动受到严重限制,因此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也显得十分重要[2]。运动再学习技术是一种由治疗师进行指导,让患者主动进行反复训练,让治疗师在旁分析患者功能障碍,再通过针对性的练习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方法[3]。有研究证明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再学习技术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有良好疗效,但少有有关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的研究。本研究将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康复科和神经内科2019年7月-2020年12月间接收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年龄在3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83±6.57)岁,包含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中患侧在右15例,患侧在左25例,脑梗死27例,脑出血13例。观察组年龄在27-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0±6.27)岁,包含男性21例,女性19例,其中患侧在右21例,患侧在左19例,脑梗死34例,脑出血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病例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4]中有关重症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脑血栓发病前存在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症状会在发作后数小时内逐渐加重,患者意识清醒但偏瘫等神经系统病症明显,脑梗塞患者症状表现为突然偏瘫,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发作或其他部位栓塞,有明显神经系统局限;②认知功能正常;③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认知或意识障碍;②存在严重身体虚弱,不能配合训练;③合并有心、肝、肾功能不全;④恶性肿瘤;⑤年龄大于75周岁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使用北京耀洋康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KT-90A型治疗仪进行治疗,参数脉冲宽度设置为50s,双向矩形波,输出频率设置为1-2Hz,电流强度以患者有微刺痛感为准,20min/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再学习技术:训练内容包括上肢功能锻炼、口面部功能训练、从仰卧至床边坐起训练、从侧卧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起与坐下训练、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等。由主治医师观察患者缺失部分及异常表现后,采取针对性训练。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结束后进行,30min/次,1次/d。

治疗以6d为1个疗程,每1个疗程休息1d,共持续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使用简化运动功能(FMA)对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进行评价,FMA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越好。使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对患者治疗后独立生活能力进行评价,FIM评分分数在18-126分之间,分数越高则患者独立功能越强。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对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NHISS分数在0-42分之间,分数越低则患者神经功能越正常。使用生活质量指数A(LSIA)评分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包含20项同意-不同意式条目,分数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越高。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疗效标准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显效为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几乎完全消失,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有效为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恢复;无效为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存在恶化倾向。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分别为(±s)、(n,%),组间数据比较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MA与FIA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FMA评分与FI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MA与FIA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FMA与FIA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FMA FI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69.40±9.19 80.60±8.32 63.38±8.86 74.83±7.97对照组 40 66.85±12.65 75.18±11.90 59.08±12.40 68.88±10.64 t-1.032 -2.363 -1.785 -2.831 P 0.305 0.021 0.079 0.006

2.2 两组患者NHISS及LSIA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LSI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HISS及LSIA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NHISS及LSIA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NHISS LSI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8.08±2.45 7.35±2.18 21.88±3.35 28.10±3.30对照组 40 18.53±4.57 9.58±2.90 22.25±4.08 26.35±3.97 t 0.0497 3.873 0.45 -2.145 P 0.621 0.000 0.654 0.035

2.3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70.00%(28/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为常见脑血管疾病,其患者多为40岁以上人群,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征。脑卒中不仅其自身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损害,且在脑卒中接受康复治疗之后,也有50%左右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这使得他们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依赖[6]。神经肌肉电刺激与运动再学习均为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神经肌肉电刺激属于低频电疗法,由于人体神经细胞具有电兴奋性,可通过脉冲电流的刺激以支配神经肌肉神经从而实现收缩肌肉的目的[7]。运动再学习技术则为一种运动疗法,其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训练作为再学习过程。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FMA、FIM及LSI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就本质而言,神经肌肉电刺激就是对可控制目标肌肉群的神经的刺激,其经常被用于长期缺少活动或因手术、病症引起的废用肌肉的训练,从而保持肌肉质量,增强关节灵活度,减少痉挛情况,不过在肌肉恢复中,其并不能够改善肌肉收缩时所处的筋膜环境,肌肉运动表现依然会受到限制。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刺激大脑损伤部位的神经,提高病灶部位中还未坏死的神经细胞兴奋性,使患者神经元功能逐渐恢复,实现神经系统功能的再塑。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可恢复其神经功能,提高其治疗后独立生活能力,持续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徐杰等[8]学者既往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运动再学习技术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加快患者恢复,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神经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神经”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