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农科职业教育实践考述

2021-10-01郭海洋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

郭海洋

摘 要 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东北地区农科职业学校,正是在这一转折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农科职业学校的兴办,掀开了东北近代农业教育史的序幕。尽管当时东北农科职业学校规模不大,培养学生数量不多,但在推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積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作为东北农科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起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清末新政;东北地区;农科职业教育

一、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农科职业教育兴起的社会背景

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适应时代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劳动者,是中国近代教育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1906年,奉天农业学堂的兴办标志着东北地区农科职业教育的兴起,随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也先后建立了农科职业学堂。这一时期在东北地区农科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并非偶然,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与社会背景。

(一)从历史层面分析,农业的发展为农科职业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明代,东北设兵卫,但不经营屯垦。清初,清政府开始召集关内百姓到东北屯垦,但很快又实施了封禁政策,封禁政策阻碍了东北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清朝统治者对东北实施封禁,遭到百姓的强烈抵制,大量关内的农民冲破封禁,至东北垦荒,据统计,从1850年到1910年,东北人口由289.8万人增长到2158.2万人[1],这促进了东北农业的生产与发展。鸦片战争后,东北地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沙皇俄国和日本开始侵占东北土地,修筑铁路,开设工厂 ,掠夺东北物产资源,同时开辟商埠,开始商品输入和经济侵略。帝国主义侵略破坏了东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同时在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北农业出现了兼具资本主义性质和封建性质的农牧垦殖公司,东北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东北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发展要求开发农智,改进农业技术,于是奉天省成立了农务总会,各县设务农分会,讲解有关农事各种新理,凡农林、畜牧、园蔬、肥料、蚕桑、虫害以及农产制造、农业经济等,均提倡改良,一时风行全省[2]。综上所述,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为农科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从制度层面分析,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推动了东北职业教育的发展

清末新政时期,存在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清政府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的正式教育行政机关,称为“即拥护新教育制度之初步”[3],对于农业教育的发展,学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多次催促各省建立农业学堂。东北各省设学务处,负责省内教育事宜,学务处为各省临时性的教育行政机关, 学务处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过渡[4]。1905年8月,受维新派“实业救国”的思想影响,奉天省创办了奉天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4月,清政府设置提学使司,这是东北正式的教育行政机关。东北地区由提学使司掌管教育事务,下设学务公所。当时奉天省的学务公所分设五科,其中实业科专管职业教育。新教育行政机关的正式建立,为东北兴办职业学堂创造了条件。1908年,奉天总督聘请了两位美国农业专家爱德华·C·派克和托姆海弗来东北考察农业,他们撰写东北农业考察报告,建议在几年内设立一些农业试验场,并开办一所农业学院,最后虽未落实,但是体现了清政府和地方官吏对农科职业教育的重视。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推动了东北职业教育的发展,东北各省农科职业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兴办起来。

(三)从现实层面分析,发展农科职业学堂是东北农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最大的平原位于东北境内,松花江和辽河两大流域的大平原占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最宜发展农业。“黑龙江省谷类、麻类极多,皆从松花江之水利”[5],根据1980年统计,东北三省耕地面积总数过亿亩[6]。在广大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到处布满森林,有全国最大的林区,林业资源冠于全国。黑龙江省的嫩江草原也是一个广大的天然牧场,奉天省的西北部和吉林省西部具备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具备了发展农业的良好天然条件,同时,农科职业教育的兴起又将反哺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二、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各省创办农科职业学堂的实践

(一)黑龙江省农科职业学堂的早期筹备与兴办

在东北各省中,黑龙江省是筹备农科职业学堂最早的,但正式设立晚于奉天省。1905年8月,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官员济禄主张设立农务学堂。他指出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垦务之事渐而愈兴,人心北向,至江省开垦人民接踵而来,我江省旗籍人等不以农事为重,虽有耕种之名,并无获益之实,为计开荒之法,请先设农务学堂一处,购买泰西机器火犁器具,限五年之期,全荒开成熟地,学堂之内选旗民子弟习学农事,教之以课程,知识渐开,人才相继而起,农务即可振兴。”[7]但由于经费不足、道路不畅和缺少机器等原因,农务学堂未能建成。

1.南路初等农务学堂的创办

1907年10月,黑龙江省设立南路初等农务学堂。考虑到“教育发端于初等,民生莫重于实业,而农工商各实业学堂,俱以款绌未能创兴”[8],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将省城初等小学,添置仪器标本,加课实业,南路小学地多隙囿宜于种植,拟开辟为农业试验场,演习农业实验”[9],故将南路小学改为南路初等农业学堂。该校开办时设置6个班,教职员8人,1908年学生计160人,1909年学生计151人[10]。以初等农业学堂为基础,学生毕业后拟升办中等农业学堂并讲习科[11]。

1909年初,南路初等农业学堂附设农林试验场,陈兆梅任农业学堂堂长兼试验场场长。该试验场于春季创设,仿照直隶农事试验场的规划,以改良农作物品种为主,在研究增产措施,探索本地土壤气候特点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尝试改良品种,试种各种作物,均取得了一定成绩。1910年3月15日,黑龙江省提学使司提出:黑龙江省自1911年开始开办中等各实业学堂,其中农业以南路初等学堂改办,即以各该学堂学生升入,并仿照奉天办法以各属高等小学毕业生五分之一改升入本科,三年毕业,按年添班,省中等农业学堂第一年设农业科,第二年设林业科,第三年设蚕业科,每科学生均以50人为一班,每班应延聘教员3人以资教授,至南路初等农业学堂未经毕业学生自应附设于中等农业学堂之内,待毕业后照常升学。黑龙江省提学使司据此制定了《中等农业学堂开办简章》,规定该校的校名为南路中等农业学堂,以初等农业学堂改升,不另修校舍,对学校分科、规模、学制、学生来源、编制、经费等均有详细规定。1910年9月报告中又提出,由于黑龙江省师资不足,没有农科大学毕业生、留学生,要设法选派留学生出洋留学,在此以前开办黑龙江省农业教员讲习所,延聘直隶保定高等农业学堂毕业学生来讲学。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寒露
4月份东北地区工业生产增速同比大幅提高
东北地区主要森林植被NPP时空动态研究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发展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对策
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再认识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