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形式多样性的《色彩构成》教法改革研究

2021-09-30黄春霞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色彩构成构成非遗

黄春霞

【摘要】《色彩构成》是设计类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技能、修养”是设计师职业要求的四大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文主要围绕“构成知识抽象晦涩难理解、构成作业练习形式单一少应用”这一普遍存在的教学痛点,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理论为依据,以“非遗文创产品设计”为载体,基于文创产品设计工作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重点解决“如何培养学生以设计师角度灵活运用构成设计知识进行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图制作”的问题,以“非遗文化传承者、美好生活创造者、精工协作劳动者”为思政要素,构建由非遗传承技艺大师、企业设计师、专业教师组成的“三师”教师教学团队,通过自主开发和引用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打造 “三段五级八步”教学模式,有效达成培养学生“懂设计构成形式语言,能进行文创设计应用,有传承文化自觉意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色彩;构成;非遗;课程思政

《色彩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各大院校的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即三大构成)成为专业基础课。然而人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发生着变化。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将责无旁贷地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对我们以往的艺术教育体系与方法进行一次反思、梳理、调整,寻求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色彩构成教学方法,完善这个体系中的具体课程。

一、《色彩构成》改革的意义

1、《色彩构成》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本质和内涵实际就是两个字“全面”,即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所谓面向全体就是要照顾到学生的全部,不是培养少数人。让多数人在不同程度都有一定的发展,全面发展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传统的《色彩构成》教育是一种局部性的教育,只注重学生传统的手绘能力,至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专业外学生的全民美育能力并没有得到重视。《色彩构成》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创设适合学生需求的教育,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2、《色彩构成》课程改革是设计应用型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色彩无处不在,无论学生未来是否从事设计类行业,对色彩美的认知和使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艺术教育者,让我们意识到课程改革就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部分,教育改革是社会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天山教授指出改革教育发展的动力,也就是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而教育微观的改革是课程的改革。特别是当今提倡的教育,人们的利益固化思维,维持现状的心态使教育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只有进行改革,才能激发创造力,激发力,增强动力。

3、《色彩构成》课程改革是为了制造艺术类教育的需求

曾天山教授指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我们知道,传统的色彩类课程只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用一种食材喂养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否愿意,能不能接受,都是用一种方法去教育学生,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被一种模式全部给予抹煞。而对于这门课程的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4、《色彩构成》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教学

近十年的实践表明,艺术类课程特别是《色彩构成》这类适用于各个专业的普及类课程具有提高审美素养的作用、提高综合能力的作用和创建和谐校园的作用。为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一要求,《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艺术资源的整体优势,探索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色彩构成》课程与各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具有职业艺术能力、适应于“课程思政”的艺术教学新模式,使“《色彩构成》课程思政”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思想导航器”,更成为高职院校内涵质量新的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必须改革。

二、《色彩构成》改革的现状

1、教学手段单一

我国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其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教学任务,然而,设计是一项思想流动、时刻出新的过程,需要灵感的获取,而且灵感大多来自于大自然、亲身感受等,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学生的灵感获取渠道受限,难以形成动手实践能力。另外,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的艺术视角、审美、感悟能力等,压抑凝重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开阔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丧失设计兴趣,学生不出新、没想法,也会加重教师的不满,从而阻碍教學效率及教学质量地提升。

2、教材建设薄弱

由于沿袭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对课程体系及课程的学时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及各部分的设置都和本科院校相似。甚至在教材选用上也是和本科院校雷同,注重学术和理论的研究,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地方、行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离,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及特色教材。使得高职院校的教材理论性较强,学生不能很好地展开联想和理解。

3、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没能有效融合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为国家培养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的知识、技能,并具有艺术设计能力,能较好承担艺术设计工作的相关专门人才的摇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群体,肩负着文化传播、价值传承的重要责任,因此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正确引领社会舆论,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

三、《色彩构成》改革的策略分析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类课程思政的结合点,本文以《色彩构成》课程在非遗汴绣设计中的体现为例,展开课程改革设计的策略分析。

1.基于构建主义,构建生产性教学情景。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理论为依据,以刺绣文创设计任务为驱动,将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和学习化处理。依托校内刺绣大师工作室,校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实践基地企业项目需求,创设真实教学环境,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开展体验探究、自主探究、团队协作等学习活动。

2.坚持以生为本,构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构建“三段五级八步”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即 “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空间;“感知-理解-识理-会通-灵慧” 五级认知目标;基于文创设计工程流程的八步实施步骤(主题设计分析、线稿造型设定、单彩方案初定、色彩方案初定、色彩方案确定、产品概念图设定、设计图纸标注、产品方案汇报),在此过程中借助平台、工具、资源支撑教学活动的开展。

3.模拟岗位角色扮演,构建工作室活动组织模式。

以校企合作单位XX汴绣有限公司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创设文创产品设计真实项目任务情景,通过模拟设计公司岗位设定,学生活动组织采用工作室模式,6人一組,设定“设计总监—设计师”角色,营造仿真职业工作环境。“设计总监”采用竞争上岗,每个模块流转一次,由不同学生轮流担任,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4.原创与引用结合,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利用自主开发建设的《色彩构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外物参照法交互游戏课件、活页式教材,引用国家优质数字资源刺绣虚拟仿真平台,行业3D在线包装设计平台、人工智能配色系统,以及校内学习通教学平台、智慧化专业实训室等优质信息化教学条件,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四、总结

《色彩构成》课程应将“课程思政”理念作为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把改革落到实处。从制度设计、完善培养计划、制定实施细节等,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目标细化为可分解、能应用的指导方案,并转化为可落实、易操作、有评估的实践环节。构建以艺术鉴赏、艺术实践为主,切实加强《色彩构成》课程建设,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艺术课的隐性资源,充分发挥艺术课程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侯玲玲,程幸.色彩构成教学的思考和体会--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的探计【J】.中国陶瓷,2007,(3).

【2】吴卫.从表达色彩介质的转变反思色彩构成教学改革,工业设计教育论【M】.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张跃华.色彩构成教学初探【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4】李晓宇.浅谈色彩构成教学重在创新能力培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5,(3).

本文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色彩构成构成非遗
色彩构成与墙绘艺术互融式应用研究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对高职“色彩构成”课程改革研究
浅析色彩构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