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2021-09-30冯华波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冯华波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为学生渗透家国情怀,让学生意识到爱国的重要性。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有许多辱华的事件层出不穷。发生这样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事人的爱国意识不强烈,没有意识到爱国的重要性。在高中的教学课堂上,老师要在讲解历史事件的时候,为学生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要让学生将爱国意识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在立场问题上绝对不能妥协。传统历史教学课堂当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教师要根据这些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在新时代的教学课堂上,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历史课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 家国情怀 教学策略

【正文】

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历史是高考的科目之一,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放到历史的学习上来。但是高中的课程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比较繁重,学生需要合理的均衡自己的学习时间,分配好自身的学习任务,这是对学生来讲最大的困难。历史这门科目虽然属于文科,但是对于许多历史知识点也需要学生消化吸收。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上课也在认真听课,但是不能理解老师所讲历史事件的真正内涵。这部分学生在教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也只是皮毛而已,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事件的本质。

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1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非常抵触,他们总是常规的认为历史事件只是在复述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现在再进行学习毫无意义,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学习观念。因为有这样学习心理的出现,所以这部分学生在上历史课的时候积极性难以调动,对于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不够充分的吸收理解,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历史知识,其实这部分同学忽略了历史学习的本质。学习历史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以前的事情,铭记历史,从以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当中获取经验教训,不断丰富自身的认知,开拓自身的视野,当今社会的人们不能够因为今天取得的成就而忘记以前的历史。

1.2教师教学策略缺乏创新性

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往往秉承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课堂上缺乏和学生的互动,同时,很少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策略,在上课的时候,主要是借助教学大纲和自身的教案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不能够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历史教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节内容时,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还秉承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于教材当中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老师会在黑板上给学生进行一一列举,但是主要采用口述的方式给学生讲解不同政治制度的区别。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会感到无趣,不能够充分吸引自身的注意力。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上课的专注度不足,对于上课所讲内容不能充分的吸收理解,老师要改革自身的教学方案,避免这样问题的发生。

1.3教师缺乏家国情怀的教育

通过调查发现,有一部分老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缺乏家国情怀的教育,在讲解不同历史事件的时候,只是给学生概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事件发生的意义,但是对于事件的引申含义没有过多的讲解。回顾中国的历史事件,有很多都包含着满满的爱国情怀,但是老师在教学课堂上缺乏爱国情怀的教育,没有让学生去联合目前生活的实际对这一事件展开相关的讨论。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

2.1教师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让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参考其他老师的教学视频,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当中插入一些与本节课要讲知识有关的课外内容。也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插入一些趣味历史小游戏,采用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感受到乐趣所在。

2.2教师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老师为了给学生进行爱国情怀的教育,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前创设教学情景,根据特定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渗透相关的爱国理念。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解正义的民族战争的时候,可以提前创设一个与战争相关的情景,在上课的时候借助电子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一段相關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充分的浸透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帮助学生从具体的情景感受民族英雄的精神。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历史教材,抗日战争这节内容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爱国主义情怀,可以在上课之前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定相关的教学情境,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一段与抗日战争有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这部分历史事件的时候,可以充分渗透一些爱国情怀,让学生感受到抗日英雄的伟大精神。

2.3教师引导学生参加爱国的活动​

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可以在周六周日的时候组织学生参加与爱国相关的公益活动。有的学生从小很少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对于一些爱国方面的知识也是比较缺失的,爱国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付出实际的行动。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去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怀。也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公益活动中增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面对一些事情的随机应变能力。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增加家国情怀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增加爱国情怀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面对民族问题的时候能够坚定选择相信我们的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国历史事件的时候产生共鸣,丰富对于这些历史事件的理解。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创新教学策略,增加国家情怀的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历史事件当中引起共鸣,不断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维红,骆晓燕. 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No.192(09):175-176.

[2]张强,次旦多吉. 关注现实,追寻历史——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途径[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No.193(09):91-92.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