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思考

2021-09-30王焱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化学

王焱

【摘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协作下,整个化学课堂会更加有序活跃,加之课堂提问的合理进行,教学有效性会获得进一步提升。教师要继续保持和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不断挖掘其潜在优势,助力学生化学素养深化,推动高中高效化学课堂构建。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提问;深挖教材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师生沟通、活跃课堂的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创造力、掌握知识的过程。但尽管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性却需要精心处理,科学设计。一方面要确保与知识有很好的关联度,在学生回答中传递较广的信息和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灵活掌握提问的节奏,与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相互促进,从而借助提问的桥梁来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1立足生活,设计问题,带动化学与生活互动

将生活化问题融入,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以致用,为学生的生活化探索奠定有效基础。在学习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立足生活来设计问题。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灭火?油锅着火时能不能用二氧化碳来扑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代替二氧化碳来灭火?消防毯灭火原理跟二氧化碳灭火有何异同?立足生活来设计问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多元价值,同时。让学生在问题思考中更好地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

2科学引导学生提问,积极追问

受新课程教育标准的影响,教育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明确新课程标准内容和要求,深入探究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教师在提问环节,学生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不知如何解答,这时教师应对其进行合理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疑问,并积极追问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

例如,在"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合理设计教学问题,如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随后加入氢氧化铜溶液,没有产生沉淀,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后为学生预留时间进行思考,学生没有得到答案的情况下,教师应适当进行点拨,提醒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强化、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使学生自主思考化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所提的问题要有深度和广度

虽然为了要照顾到绝大部分同学的感受,我们在进行课堂提问的问题设置时要注意难度适中,但是高中化学毕竟不是一门启蒙课程,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其重点和疑难点,而这些重点和疑难点绝不是表面浅显的提问所能触及和解决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学习到高中化学的精髓,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所提出的問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问题的深度设置,引导学生深挖重要知识点背后的疑难点和拓展点,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同学们可以在日常学习的基础之上,更拔高一点;而通过对问题的广度设置,就像是拉长了战线,与以前已经学过的知识点相链接,巩固一下基础,顺便看看从这样的"温故"中是否能"知新",同时,也是对于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铺垫,将章节与章节之间自然过渡,而不显得生硬突兀,更易于学生接受。

4对班级学生均匀提问,分小组回答问题

高中班级内部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差较大,因此,老师在设置问题提问时,要求做到面面俱到,对每个学生的提问机会要均等,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每个学生都提问到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时,相关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不同小组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反应速率和限度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估计到不同水平的学生,使不同小组可以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同学们完成问题,还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然,分小组进行讨论时还需要注意不同小组内部的学习水平均衡,避免一个小组整体水平较差无法完成任务而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5深挖教材,凝练课堂提出的问题

问题相当于思维的呈现方式,将其应用在课堂中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明确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向。由于课堂中的时间有限,如若设计大量、琐碎的问题,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更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需要深刻解读教材,与学生的化学水平、教学目标等要素结合,精心设计课堂各环节所要提出的问题。一方面使问题具备凝练性和层次性,让学生能够凭借关键性问题的思考来把握知识,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其中可以增加推理、开放且具有深度理解力的问题类型比例;另一方面,在构建新知识的整体背景下提出关于回忆、经验等层次性的问题,以为学生回答更高水平的问题奠定基础。

6开展化学生活教学,助学生强化化学素养

化学和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是毋庸置疑的,很多化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又反映于生活,有些化学现象或物质甚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化学课程具有的这一特性展开生活化教学,并在其中融入适当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感知生活中的化学的同时能够将化学专业知识掌握到位。高中化学教学致力于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尤其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学生、学科与课堂之间的联系,要将教学规划科学化、生活化、程序化,使学生能够在最科学有效的指导下获得最大限度的能力提升和思维活化。所以,开展问题探究下的生活化教学是有效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也是助力学生强化化学素养的重要渠道。

结束语:

课堂提问是高中化学授课过程中探究问题的主要动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兴趣,还可以活跃讲堂氛围。因此,相关教师在授课中合理使用提问教学法是教学方式新潮流,也是课堂必然性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建德,周巧玲.高中化学教学艺术的提升技巧[J].名师在线,2020(12):78-79.

[2]陈亮.以提问促生成,发展化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导学,2020(12):67.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