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见蝶窦恶性肿瘤2例

2021-09-29李锦荣夏立军李梦婷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髓系肿物骨髓

李锦荣 夏立军 李梦婷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太原 030001)

资料病例1男性,45岁。左眼胀痛15 d,伴头痛7 d入院。查体:左眼上、下转不能。视力右眼1.0、左眼0.6。鼻窦CT:蝶窦不规则强化密度肿块,蝶骨体破损,考虑蝶窦恶性占位。蝶鞍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蝶窦腔内占位,伴邻近骨受侵。鼻内镜检查:左侧蝶窦口肿物突出。手术行瘤体剥离,见瘤体侵袭斜坡、蝶鞍、海绵窦、蝶骨骨质,呈泥沙样。分次切除肿物。行视神经减压术。术后病理:考虑骨母细胞瘤(osteoblastoma,OB),局部恶性变。术后1个月再次出现左眼眶酸胀,伴头痛、左眼视物模糊。视力:右眼1.0,左眼0.4。鼻内镜检查:蝶窦区有大量新生物。新生物活检,病理:镜下可见梭形及卵圆形细胞片状分布,间质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鼻窦CT:蝶窦腔内不规则组织肿块影,侵犯邻近骨质,骨质破坏较前加重。考虑侵袭性骨母细胞瘤(aggressive osteoblastoma,AO)复发,再次手术治疗。手术经过:左侧中鼻道及上颌窦口、蝶窦口周围可见肿物;切除肿物,开放上颌窦、蝶窦。术后病理:AO复发。术后予以适型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随访11个月,未见复发。图1显示术前影像学检查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

图1 病例1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后随访情况 A、B.MRI冠状位、矢状位显示左侧蝶窦呈不规则长T1T2信号影,小片低信号影,侵犯周围蝶鞍、斜坡、左侧筛窦、海绵窦及蝶骨;C、D.CT矢状位、水平位示蝶窦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不规则钙化密度影,邻近骨骨质破坏;E.术后9个月,术区黏膜光滑,无水肿,未见异常。

病例2女性,30岁。头痛2个月,加重1个月,伴双侧颌面部麻木、感觉减退10 d入院。颌面部CT:蝶窦占位性病变,恶性可能。鼻内镜:右侧中鼻甲后端见肿物突出,取部分组织病检。病理:小细胞肿瘤,不排除非霍奇金间变大细胞淋巴瘤。骨髓象:粒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粒比例增高,部分形态不规则,呈哑铃形,红系、淋巴细胞各阶段比例均低,形态未见异常。骨髓流式免疫分型CD34(+) 117(+)CD33(+) CD13(+)CD38(+) HLA-DR(+)的髓系幼稚细胞约占2%,比例增高。基因检测:AML1/ETO(+)。诊断为髓系肉瘤( myeloidsarcoma,MS)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M2b)。术中左侧蝶窦口见大量肿物;沿蝶窦中央自上而下切除肿物,暴露蝶窦及蝶窦内肿物;蝶窦肿物侵犯双侧视神经管、左侧颈内静脉、海绵窦及鞍底,切除肿瘤及蝶窦黏膜,仔细切除鞍底骨板,刮除海绵窦内肿物。术后病理:MS,CD3(-) CD20(-) CD21(-) CD30(-) Ki68(50%+)CD117(+++)CD99(+) TdF(-) CD7(+) EBER(-) CD8(+) CD4(+) CD79a(-)CD34(-) CD10(+) DOG1(-) PAX5(+) MPO(+) 。术后转入血液科予以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TA)方案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图2显示术前影像学检查情况及组织病理结果。

图2 病例2术前影像学检查情况及组织病理结果 A、B.CT水平位、冠状位见蝶窦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邻近骨质侵蚀性破坏,海绵窦侵犯;C.病理检验(HE染色×100)。

讨论蝶窦恶性肿瘤有头痛、脑神经功能受损、鼻塞等症状[1]。其中头痛最常见,视力下降、复视、眼球运动障碍及上睑下垂次之,侵犯鼻腔可有鼻塞、血涕、嗅觉减退等。因此当出现头痛或者脑神经功能受损而现有疾病无法解释时,需考虑蝶窦肿瘤,早期行鼻窦CT、MRI。然蝶窦恶性肿瘤病理类型繁多,仅CT、MRI难以明确诊断,其主要作用是明确病变部位及重要结构(眶内容物、海绵窦、视神经、鞍背、颈内动脉)是否受累,早期判断良、恶性。有文献[2]报道鼻窦、鼻腔恶性肿瘤均有周围组织结构侵犯及骨质侵蚀性破坏,软组织肿块。

病例1患者CT和 MRI均有广泛侵蚀性破坏,软组织肿块影,提示恶性肿瘤,此外均有不规则钙化影,其在骨源性肿瘤诊断中有重要作用[3],需考虑骨源性肿瘤(AO、骨肉瘤、软骨肉瘤),再结合病理检查(鼻内镜下取活检)确诊。AO为 OB的亚型,是OB与骨肉瘤的中间病变形态。AO与骨肉瘤相比,①AO多见于30~40岁,而骨肉瘤多见于20岁以下。②典型影像学表现:AO是低度恶性,对周围组织结构的破坏比较局限,骨膜反应不明显,瘤内颗粒状、斑点状和斑片状等不规则钙化;而骨肉瘤高度恶性,侵袭性强,对周围组织结构的破坏大,边界不清,骨膜反应明显,可呈日光放射状阴影,有片状瘤骨形成。③光学显微镜下,AO异形度较低,骨小梁分化好,排列较规则,无软骨组织;而骨肉瘤的骨小梁紊乱为分化不完全的肿瘤性骨质[4],且骨肉瘤组织多样,有软骨组织、异形核、病理性核分裂和肉瘤性巨细胞,局部可见出血、坏死。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呈阳性[4],CKpan、EMA/CD45、CD68、CD1a、CD99、S-100、CD56、YN 、CGA 、Desmin等均为阴性。AO与软骨肉瘤相比:①软骨肉瘤多见于30~60岁患者;②典型影像学表现是肿瘤内点状、环形或弧形钙化,肿块外观呈斑驳状或蜂窝状,骨质破坏[5]等特点;③镜下见大量软骨岛是其一大特征,仅有软骨细胞,广泛分布在基质中,带有轻度异型性,软骨组织部分骨化,免疫组织化学上皮膜抗原 (EMA, -)、Vimentin(+)、S-100蛋白(+)。AO的原位复发率约为50%,目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因蝶窦解剖结构复杂,获得满意的切缘非常困难,应手术结合辅助治疗[6]以减少复发。辅助治疗包括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疗。放疗是最有效的辅助治疗,可使肿瘤的生长停滞,减少肿瘤的大小,并且放疗可引起肿瘤骨化[7],能迅速缓解症状和控制肿瘤[6]。病例1首次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加用放疗,随访11个月未见复发,证明手术必须加放疗。

病例2的 CT和 MRI仅能提示恶性肿瘤,不能进一步缩小鉴别范围,因此需取活检而确诊。镜下见肿瘤细胞呈片状分布,形态一致,小至中等大小,大小一致,部分胞质呈嗜酸性颗粒状,核圆形或不规则形,可见异型核,可见核分裂象、幼稚嗜酸性粒细胞,为小细胞恶性肿瘤,需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与MS、霍奇金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大细胞淋巴瘤、尤因肉瘤、黑色素瘤和低分化癌等鉴别。MS是髓系来源的幼稚细胞侵犯髓外组织形成的实体肿瘤,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髓系白血病先后或同时发病。MS分为2类:孤立性MS,孤立性髓外肿块,1个月内骨髓及外周血未见异常;白血病髓外浸润型 MS,MS与AML同时发现[8]。免疫组织化学髓系相关抗原包括髓过氧化 物酶 (myeloperoxidase,MPO)、CD68(Kp-1)、Lysozyme、CD117、CD15、CD43、CD33、CD13、CD14 等[9]。MPO是MS最敏感和特异的标记物,阳性率可达 77%~97%,可在髓细胞分化的各个阶段表达[9]。最常见的核型变异是MLL基因重排、t(8;21)。病例2患者免疫组织化学:MPO(+)、CD68(50%+)、CD117(+++), 而 CD79a(-) 、 CD20(-) 可 排除Burkitt淋巴瘤,并且TdF(-) 、CD3(-) 可排除淋巴母细胞瘤,HMB45阴性可排除恶性黑色素瘤,因此确诊为MS。同时需注意三系细胞降低,白细胞比例明显异常,以单核巨大幼稚细胞比例高为主,行骨髓穿刺、骨髓活检、骨髓流式细胞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与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髓系白血病等疾病鉴别。骨髓象粒细胞增生活跃,骨髓流式免疫分型CD34(+) 117(+) CD33(+) CD13(+) CD38(+)HLA(-)DR(+)的髓系幼稚细胞比例增高,基因检测:AML1/ETO(+)。因此诊断为MS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M2b)。治疗方式分为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局部治疗用于快速缓解症状和肿瘤局部控制;然单纯局部治疗、手术治疗不能提高无病生存率,局部治疗与化疗联合可提高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提高无病生存率[10]。化疗是最有效的全身治疗方式,能延长无病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率[11]。充足的全身和局部治疗是降低复发最重要的因素,化疗缓解后需巩固治疗:①放疗;②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其中HSC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5 年无白血病生存率和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48%和36%[12]。本文病例2快速确诊,及时予以全身加局部治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

蝶窦恶性肿瘤临床非常少见,AO和MS更加罕见,早期或快速确诊、减少误诊非常重要,能显著改善疾病的预后。本文从症状入手到影像学、病理学,讲述诊断过程。现总结如下:①当出现头痛或者脑神经功能受损时,需早期行鼻窦CT、MRI或鼻内镜取活检;②根据CT、MRI结果缩小范围,根据病理结果确诊,同时要注意血细胞分析等检查结果,要将AO、MS纳入鉴别诊断中,疑似MS需行骨髓检查,排除合并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髓系白血病;③治疗要以综合治疗为主,OB必须联合放疗,孤立性MS要注意预防AML,不论是否合并AML均要坚持化疗加局部治疗。

猜你喜欢

髓系肿物骨髓
横切面与纵切面联合定位法在乳腺肿物微创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伊达比星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探究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的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
米托蒽醌与地西他滨药物联合CAG方案综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性分析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