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21-09-29刘传忠

大医生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引流术血肿标志物

刘传忠

(汶上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济宁 272501)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群体,其中血压升高为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根本原因。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开窗血肿清除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其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且易产生多种手术并发症[1]。微创引流术属于微创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操作简单,易被患者接受,且恢复速度更快[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引流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标志物及C- 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 -α (NTF-α)水平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6例,行开窗血肿清除术)和B组(46例,行微创引流术),A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5、21例;年龄60~83岁,平均(69.14±3.17)岁;高血压病程6~13年,平均(9.75±2.07)年;出血量 20~110 mL,平均(42.70±11.41)mL。B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7、19例;年龄61~81岁,平均(70.58±3.84)岁;高血压病程5~14 年,平均(10.01±2.07)年;出血量 20~112 mL,平均(43.71±12.10)mL。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纳入标准:符合《脑出血治疗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具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无恶性肿瘤者;无精神障碍,治疗过程中配合良好者等。排除标准:脑出血部位为脑干或小脑者;合并有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或缺陷者;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功能缺陷者;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脑出血者;由血管畸形、颅脑损伤或脑动脉瘤所引发的脑出血者等。本研究在汶上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下实施。

1.2 方法 A组患者行开窗血肿清除术,患者在全身麻醉生效后按照CT检查结果进行开颅手术,对硬脑膜行“十”字切口,并在脑部皮质非功能区血管较为稀疏处以电凝刀切开皮质,清除血肿并对活动性出血进行止血,后放置引流管,并对切口进行缝合。B组患者行微创引流术,按照CT检查结果对穿刺部位进行标记,局麻生效后避开重要区域、血管,以锥颅针从标记点进入颅骨,切开头皮并进行钻颅以形成骨孔,止血后对硬脑膜行“十”字切口,并将引流管置于血肿内,穿刺至相应深度后退出穿刺针并回抽注射器,当引流管流出暗红血液或血凝块时,将引流管接于引流器上进行引流。术后1 d进行CT复查,并以2万U注射用尿激酶(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116,规格:1万单位)混合4 mL 0.9%氯化钠溶液注入血肿腔内2 h后引出,1次/12 h,术后3~5 d再次进行CT复查,若血肿消失,即可拔除引流管。两组患者均于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降低颅内血压等支持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评分、Barthel指数[5]。NIHSS总分42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脑出血标志物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空腹静脉血5 mL,进行离心(2 500 r/min,10 min)操作后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高迁移率族蛋白 -1 (HMGB-1)水平。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血清CRP、NSE、NTF-α水平。血液采集、血清制备方法同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RP、NSE、NTF-α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文中数据,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脑出血标志物及血清CRP、NSE、NTF-α 水平为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IHSS评分、Barthel指数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较A组增大;Barthel指数均较术前上升,且B组上升幅度较A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P<0.05。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组别 例数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前 术后3个月A 组 46 23.97±4.64 15.44±2.72* 35.04±6.55 47.84±8.58*B 组 46 23.68±4.87 9.74±2.26* 34.83±6.96 59.49±9.20*t值 0.292 10.932 0.149 6.28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脑出血标志物 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GM-CSF、HMGB-1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较A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脑出血标志物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脑出血标志物水平比较()

注:与术前比,*P<0.05。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MGB-1:高迁移率族蛋白 -1。

组别 例数 NT-proBNP(pg/mL) GM-CSF(pg/mL) HMGB-1(ng/mL)术前 术后1周 术前 术后1周 术前 术后1周A 组 46 318.31±39.18 227.56±20.81* 7.11±1.76 3.99±1.27* 21.44±4.01 14.52±2.38*B 组 46 325.23±36.42 179.40±19.26* 6.99±1.70 1.48±0.39* 21.60±4.29 6.71±1.27*t值 0.877 11.520 0.333 12.814 0.185 19.63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CRP、NSE、NTF-α水平 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CRP、NSE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较A组增大;血清NT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B组上升幅度较A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CRP、NSE、NTF-α水平比较(, ng/mL)

表3 两组患者血清CRP、NSE、NTF-α水平比较(, ng/mL)

注:与术前比,*P<0.05。CRP:C- 反应蛋白;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TF-α:神经营养因子 -α。

组别 例数 CRP NSE NTF-α术前 术后1周 术前 术后1周 术前 术后1周A 组 46 82.89±10.05 48.31±8.12* 124.83±23.53 73.29±9.26* 0.73±0.14 3.54±0.98*B 组 46 83.07±9.47 37.46±7.55* 124.57±22.77 58.64±8.75* 0.72±0.16 5.87±0.94*t值 0.088 6.637 0.054 7.799 0.319 11.63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长期高血压状态导致脑动脉玻璃样变性,血管壁张力消失,在血压冲击下形成动脉瘤。长期的高血压状态还可造成脑小动脉痉挛,引发组织缺血甚至坏死,同样会导致出血。开窗血肿清除术能有效清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内血肿,降低致残概率,但高血压脑出血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导致其手术耐受性不佳,同时由于该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易导致患者产生应激反应[6]。

微创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对脑组织损伤较小的特点,其在操作过程中可结合患者的CT结果进行定位,从而将血肿清除,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使颅内压下降,同时可降低患者血肿损伤的发生风险[7]。本研究中,术后3个月B组患者NIHSS评分较A组下降,Barthel指数较A组上升;术后1周B组患者血清NT-proBNP、GM-CSF、HMGB-1水平均较A组下降,表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引流术能通过改善脑出血标志物水平,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CRP能够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与损伤坏死的组织细胞,该指标水平升高代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加重;NSE能有效反映脑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该指标水平升高代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NTF-α是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其水平降低代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加重[8]。微创引流术能有效避开神经功能区,在无功能区进行穿刺抽吸,将脑损伤及神经损伤程度降到最低,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风险[9]。本研究中,术后1周B组患者血清CRP、NSE水平均较A组下降,血清NTF-α水平较A组上升,表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引流术能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减轻脑神经功能损伤。

综上,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引流术能有效提高其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出血标志物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减轻脑神经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但本研究随访时间短,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引流术血肿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