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1-09-28付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5期
关键词:维持性依从性血液

付佳

(迁西康力医院,河北 唐山 064300)

0 引言

临床上针对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来进行治疗,该方法主要在于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尽量帮助提高生活质量。但血液透析治疗时间较长,透析频次多,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1-2]。本研究将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主体,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现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9例,男女患者人数比为27:22,年龄32~76岁,平均(52.24±3.56)岁;对照组患者48例,男女患者人数比为26:22;年龄33~75岁,平均(52.15±3.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对比,差异较小(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详细告知相关疾病知识和透析方法、提供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提供基础护理。观察组进一步加强心理护理干预:(1)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患者通常会由于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够,不重视治疗和以及不能定期坚持血液透析,需要通过发放健康手册、一对一疾病讲解等方式加强患者对疾病以及对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坚持定期来院做透析治疗。(2)加强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深入谈话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评,做出专业的心理评估,并以此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出现心理焦虑的患者,要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病房环境,调整合适的病房光线以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每天加强患者睡眠状况和饮食情况的关注,并提供科学的指导,积极与患者沟通,注意交谈时,要保持温和语气和耐心态度,使患者感到舒适;存在抑郁心理的患者,积极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治愈病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从内心深处关心和鼓励患者,鼓励患者多参与座谈会、病友会等社交活动,或者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每天保持身心愉悦,缓解抑郁心理;还要详细告知患者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加强疾病知识的学习,消除其恐惧;(3)与患者家属共同加强护理。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嘱咐家属多加关心和鼓励患者,给予患者最大的经济支持和心理支持,提高治疗信心。

1.3 疗效标准

(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主要从用药和血液透析方案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具体情况,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进行测评,分值与焦虑或抑郁心理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版本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

通过有效护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心理评分和抑郁心理评分相对于对照组均更优异,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比较( ±s, 分)

?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测评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相差较大(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s)

?

3 讨论

慢性肾脏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或肾脏功能出现异常,随着疾病的缓慢发展,肾功能不间断恶化,直至终末期阶段形成尿毒症,该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3]。及早发现、及时诊断治疗非常重要。针对此类病症的治疗,临床上对采取血液透析的方式,目的是纠正患者的酸中毒情况,帮助改善电解质紊乱状况,恢复肾脏功能,使患者生命得以延长,同时提高生活质量[4-5]。

血液透析治疗是一个长期持续进行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会由于高额的治疗费用以及治疗带来的痛苦而产生较重的生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再加上透析治疗时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从而产生消极治疗甚至放弃治疗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和恢复[6-7]。以往的临床护理主要是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对患者心理方面的关注较少。有研究证明,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在护理中不仅要强化基础护理,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8]。通过更深入的健康知识教育,并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状况,加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得以缓解,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被动治疗转化为主动积极治疗,促进疾病的有效改善。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经过医护人员有效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得到明显改善,且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优异;从生活质量来看,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情绪功能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相比较,相差均较大(P<0.05)。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护理质量较高,值得临床积极应用。

猜你喜欢

维持性依从性血液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