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研究
——以社会责任履行为调节变量

2021-09-28李天阳翁子欣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0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机制责任

赵 欢 李天阳 翁子欣

(西安欧亚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21世纪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创新成为新时代的代言。随着国家战略层面的指导,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正在不断快速发展,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命脉的技术创新越来越被管理者重视。根据无形资源优势理论,任何企业发展过程所获取的外部无形资源将有利于其自身发展。在以往研究中内部控制与技术创新活动中往往忽略了企业外部因素。因此在验证企业内部控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时,应将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变量考虑在内,分析其是否影响结果的方向和强度。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使得作为未来经济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通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履行、内部控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可能产生的贡献有:一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进行补充;二是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维持高新技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相关结论。

一、理论基础与假设

1.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

我国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全面、严格、合理的内控制度,有效提升内控质量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的前提条件。

学者Filippo和Bello(2012)指出,创新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高效的创新过程离不开企业内控充沛的人力、财力等其他方面的支持,具备了充足的物力人力资源及合理的创新环境,才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这一切与企业内控机制息息相关。朱永明(2016)指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韩少真(2015)分析指出,内部控制积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企业财务及非财务方面的风险。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面临财务以及非财务方面的风险,而内部控制具有五大要素之一就是风险评估。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在创新过程中出现风险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对内部控制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分析提出假设。

H1: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正相关。

2.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社会责任履行关系

现有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有学者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排名靠前的企业年均研发新产品数量高于排名靠后的企业(Luo X. M. and Du S. L.,2012),进而Hedstrom G、Poltorzycki S&Strob P(2012)指出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实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可能性也越大。

部分既往研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显著正向影响(吴迪等,2020)。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影响会体现在科技、企业结构、文化与组织成员等方面,通过影响这几方面进而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研究表明,从利益相关者出发有助于企业提升声誉等无形资源、增加企业内外部价值资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人力和物质资源,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马丽娜,2010)。综上,提出假设。

H2: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H3:社会责任履行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

1.样本选择

本文通过对21个行业的聚类分析来界定高新技术企业(鲁桐和党印,2014)。以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2018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经过筛选挑选样本1825个数据为观测值。

2.模型建立与变量说明

要验证以上三个假设,本文将建立以下模型进行检验:

3.变量的选取

(1)内部控制有效性(ICI)。国内内部控制衡量指标较为权威的有两类:一是陈汉文等人建立的厦门大学内部指数,主要从内部控制要素构成方面设计指标体系,衡量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二是深圳迪博数据库披露的内部控制指数,通过内控实现目标程度设计指标体系,主要衡量运行的有效性。本文选取迪博数据DIB综合指数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衡量指标。

(2)技术创新效率(TIE)。目前,国内外常用研发资金投入、专利申请数代表创新水平来衡量企业的创新程度。本文产出指标采用专利申请数、研发资金为投入指标,运用SFA模型以测算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借鉴Battese和Coelli(1995)的模型设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模型如下:

(3)社会责任(CSRI)。本文采用和讯网公布的社会责任综合分数。

4.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变量中值为6.4872与均值的差距不大,总体分s布比较均匀,其偏度Skewness为-7.4213表明绝大多数的样本落在右侧,但标准差0.7483较小,说明内部控制评分分布较为均匀。社会责任中值20.96与均值23.9348差距较大,且75%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低于26.54,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过大,说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之间差距较大。从技术创新效率25%,50%,75%的数据和均值来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布均匀,呈现出比较低的水平。从每年均值来看,社会责任履行与技术创新效率在2017年均值较高。

(2)多元回归及结果分析。根据温忠麟等人(2005)提出的检验调节效应的方法,本文对模型(1)-(3)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全样本模型回归结果

假设1实证结果分析:其中,检验假设1所用模型(1)中内部控制有效性对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系数为0.0926,P值为0.000,T值18.94,说明效果非常显著证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内部控制越强会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假设1得到有效验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公司治理,使得在财务和非财务方面积极发挥控制作用,促进企业高效治理流程从而使得技术效率的提升。

假设2实证结果分析:模型(2)中回归总体P值0.000,系数非常显著,与假设H2相一致,说明良好的社会责任履行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是需要各个环节的无缝把控,在研发产出时需要有良好的客户群体消化产品,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考虑到利益相关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客户群从而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假设2得到验证。

假设3实证结果分析:在分析前两种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社会责任履行的交互项,旨在分析和验证假设3。模型(3)中技术交互项系数-0.0001,其P值0.000系数非常显著。比较模型(1)、(2)模型的修正可决系数逐步增大由0.1748变为0.6036,说明加入调节变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时模型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变强,因此,验证假设3。通过分析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社会责任履行变量的交互项系数-0.0001,表明当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时,内部控制有效性将会拟制技术创新效率,即社会责任履行负向调节内部控制有效性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

(3)稳健性检验。参考朱乃平等(2014)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作为研发效率的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如表2所示。替代变量足够说明研发效率问题,通过模型验证,结论与上述基本一致。充分说明社会责任履行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充当负向的调节作用。

表2 多元回归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三、总结

在科技时代“大众创新”是大势所趋,作为未来经济的引擎——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具有战略发展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016年~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首先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升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数据的检验,得出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其次,引入社会责任履行对该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过度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将使得其调节作用反方向进行。以此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当企业过度关注社会责任履行将有可能使研发经费大幅度缩减,而技术创新的过程是需要保持资金链活跃,由此可能造成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

1.高新技术企业应注重企业内部控制

安然事件的发生对企业是一个警示,只有建立全面完善严格的企业内控控制机制,才能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仅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营的先决条件,还可以有效地规避一系列投资活动带来的潜在风险。此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通常伴随着风险,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仅能有效规避投资活动带来的风险,还能规避创新过程中附带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综上所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一机制不仅要体现在事前控制上,还要完善事中、事后机制,使内部控制机制合理覆盖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提升企业创新及转化效率。

2.高新技术企业应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个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就目前而言,有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认为社会责任就是捐款,应当归于品牌建设的范畴中。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应该体现在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中,尤其要与企业管理环环相扣。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此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完善内控机制是相互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对内部控制与技术效率之间呈负向调节。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这些是高新技术企业在社会责任管理建设和改进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就企业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僵化的制度不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更不利于创新成果的转化,甚至还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梳理内控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纠正,避免内控悖论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需要把社会责任履行评分机制与企业管理体系结合起来,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建立以之为目标的企业全过程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机制责任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皮革机制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