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发展革命

2021-09-27吴诗琪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8期
关键词:稽查审计发展

吴诗琪

摘要:审计革命是指对审计理论和发展实践具有深远意义的突破。包括审计发展模式的改变,审计理论的创新,审计审核范围的扩张等。历史上每一次审计革命都是审计理论的突破,审计模式的创新,都是审计里程碑上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阶段。

关键词:审计;发展;稽查

一、古代审计发展史

我国审计监督模式来源已久,渊源流长。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的审计就已经萌芽。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达到管理和控制其经济的目的,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财计组织制度,其中审计制度建设是财计组织制度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也是我国审计制度发展奠定基础的时代。

秦汉时期实行“上计”制度,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有所加强。秦时期推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六国后,基本仍沿用战国时秦国的上计制度,范围更为广阔。汉朝承秦制,继续实行上计制度。汉代上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县向郡国上计;二是郡国向朝廷上计。在秦的基础上,西汉上计制度更加完备,主要表现在设置了专门机构和职官,受计仪制更隆重,上计的内容更广泛。西汉的上计簿,由各郡、县每年自下而上逐级编制、呈递。其中有关财政经济活动的成果,以会计簿书的日常核算资料为依据,总括编制而成。审核计簿,稽查账目,是上计中运用最为普遍的审计方法。计簿一般是按月编造上报,到上计考课时,则整年汇编。进行账账与账物核对,在汉代称作“拘校”,拘校的目的在于使“簿記录”准确无误,一旦出错,就要受到相应的罚处。

隋唐时期,我国独立的审计机构成立,隋唐时期在刑部下设“比部”建立了比较独立的审计机构。隋唐时期中央设置审计机构比部是中国审计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唐朝在隋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在比部郎官的选任上向勾检、理财方向倾斜,由精通数字计算的流外入流官员担任比部主事,设置精于簿书会计、审核的胥吏计史,更重要的,配置不受官吏资格及任期长短限制的拥有杰出审计才能的比部直官,形成官、吏、直官三层运作体制,层层保证,最大限度网罗人才,成为完善的国家审计机构。唐代比部设置特色及其职官构成、官吏职掌体系,在中国审计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公元222年,审计一词首次出现,宋代设立审计院。是中国审计机构定名之始。宋朝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由北宋名作《清明上河图》中展现的繁华景象可见一斑。同时,宋朝苛捐杂税也颇重。这样的条件下,国家财政收入水涨船高。

二、 近现代审计发展史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也先后设立了审计院,颁布了《审计法》。中国共产党政府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也设立了审计监制度。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审计委员会,中央苏区第一步完整的审计法律文献。1949年10月到1983年8月的34年间,我国一直为设立独立的政府审计机关,对国家财政的收支的监督工作主要由国家财政部内部的监督机制完成。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也相继设立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199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颁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自1983年审计机关特别是《审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不断建立健全审计法规,拓展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探索审计方法,审计工作初步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近现代时期全球称得上为审计学革命事件有五次。第一次是1853年,英国爱丁堡特许会计师协会成立。这标志这市场经济体制下,民间审计的崛起;第二次是1938年美国麦克森罗宾斯公司案的发生,不仅促进了公认审计准则的发展,也标志着审计由账表导向模式向制度导向模式的过度;第三次是1961年《审计结构理论》出版,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审计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与研究,标志着审计学科体系逐渐与会计学科分离,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体系;第四次是1972年美国审计总署出台了《政府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后来将这个准则称之为政府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的出台标志着绩效审计正式成为与财务(合规)审计并列的新型审计类型,审计职能得到大大扩展;第五次是198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2003年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因安然公司等财务案又对之进行了修改,引发了审计方式的变革,取代了原来的制度基础审计,建立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新模式。

回顾近现代审计变革,从帐表导向审计模式,到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到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帐表导向审计模式主要是对报表账务采取全面详查,以会计事项为主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查错纠弊。制度导向模式主要采用控制测试选用统计抽样,并吸收系统工程中的系统分析法进行审计,还有调查表法,流程图法,检查证据法,询问及观察法,实验法。制度审计模式是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目的,这样可以降低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工作量。其主要目的是说明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审计目标是证实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同时考虑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逐渐从物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到目前为止,人本主义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审计学顺应大环境的变革的发展对过去的物本审计展开批判,确定了新的以人及其行为为中心的人本审计观,并构建了全新的人本审计理论和实践模式。全面完成了受托责任制的,实现了审计事业的新飞跃。在人本审计观念下,审计更加注重人的需求,关注人的发展,更加有效的协调人的关系。审计学的一场新革命已经悄然发生,我们应该迎接这一挑战,思考建立和完善审计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再次为审计发展革命里程碑的飞跃贡献自己薄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蕊.西方内部审计发展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7(27):132-133.

[2]秦荣庆. 我国国家审计定位与改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3]高俊良.展示审计文明  弘扬优秀审计传统[J].中国审计,2008(08):11.

猜你喜欢

稽查审计发展
深化税务稽查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优化税务稽查职能定位的思考
浅析云南省非税收入稽查机制
区域发展篇
试析税务稽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图说共享发展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