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穿法袍的法官”

2021-09-27李天琪

民主与法制 2021年24期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陪审员普法

本社记者 李天琪

一位是大学教授,一位是科技公司的经理,一位是从事半导体研发的技术人员,一位是市政协委员,还有一位是知识产权总监。

别看这五位人士的工作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人民陪审员,也被誉为“不穿法袍的法官”。

队伍建设:落地生根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于2014年,是全国首批三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之一。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11.2 万件,年均增幅达20.9%。其中,事关国家知识产权质量和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授权确权案件占比为70%。

相对于传统普通中级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审的案件来说,该院受理案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一审案件占比大。法院一审案件约占受理案件总量的80%左右,根据人民陪审员法的相关规定,这些案件均可以使用人民陪审员进行参审。二是技术案件数量多。技术类案件中,涵盖专利行政和民事、计算机软件、技术合同和技术秘密、植物新品种纠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垄断等各类案件。这些案件审理难度大,技术水平高,相对于其他中院对人民陪审员的要求来说,对参与案件审理的人民陪审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介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目前共有人民陪审员710 名,来自教育、科研、医疗、基层社区等各行各业,年龄覆盖老、中、青各年龄段,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315 人,约占陪审队伍总人数45%。陪审数量方面,该院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专利案件3419 件,6214 人次;商标案件36635件,75216人次;著作权案件156件,312 人次。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事实上,人民陪审员制度在知产审判中不断深化、落地生根的依据源于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自2018年4月27日正式公布实施以来,已走过三个年头。

自那时起,大批通民情、知民意、接地气的普通群众被选任为该院人民陪审员,在知产审判中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显现了人民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维护司法公正的广泛性和积极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陪审质效:逐级提升

都说知识产权类案件“高精尖”,这话不假。即便是法律人,如果未曾专门涉猎知产领域,仅仅是翻开公开的生效判决书,十有八九都会有“如坠云雾里”的既视感。

为什么如此专业案件的审判需要有人民陪审员的参与?

从事半导体研发技术工作的人民陪审员宋巧丽,根据她自己的研发历程和参审经验,给出了她的看法:“专业陪审员能够从技术事实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法庭调查时有针对性地提问、在合议庭评议时发表专业意见,在法律文书撰写中把关技术描述的准确性,从而使得判决更加专业、有说服力。”

如何确保人民陪审员公平公正地参与案件审理呢?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

据介绍,北京知产法院对于案件陪审人员的选取,采取“随机抽选为主,专业抽取为辅”的方式,确保人民陪审员公平公正地参与案件审理。

扎实依托院内外培训力量开展教育,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打造“陪审课程+普法课程+实战观摩+逢训必考+经验分享”五位一体培训体系,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履职。

据统计,三年多来,共培训人民陪审员1000 余人次。前后共开展20 余期专题集训、30 余次案例观摩和直播授课,为人民陪审员因需定课,确保学以致用。

小米集团法务副总监、人民陪审员张莉向记者表示,她和其他陪审员经历了完整有效的培训和严格考核,参与完北京知产法院组织的庄严宣誓活动,完成了一系列培训和岗前职业体验,这些个“仪式感”让他们从普通公众逐步成为合格的人民陪审员,是一种无法言表的蜕变体验。

流程操作上,开庭前,书记员只需将参审案件基本信息及需要的陪审员人数录入平台,即完成陪审任务创建,全程不超过1 分钟。有效避免了反复联系、多次提醒、确认参审任务的繁琐,确保审判团队将主要精力用于审判主业。

面对多元诉求的知识产权案件,如何发挥人民陪审员“来自人民、为人民调解”的优势呢?

就在前不久,北京市文化产业商会会长郭丽双刚刚调解一起知识产权纠纷。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同时也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一名人民陪审员,她发挥熟悉行业和了解产业优势,用调解方式快速解决当事人的纠纷,这让她十分自豪。她坦言:“参加知产法院的陪审工作,已经成为我的又一挚爱事业。”

据了解,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近年来逐步探索推进人民陪审员“参调机制”,搭建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平台。与北京维权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紧密的诉调对接机制,人民陪审员可通过这一平台开展调解工作。同时,该院梳理出陪审员参与调解的规范流程,陪审员能够更加便捷、高效进行调解。在陪审员的大力参与下,法院成功调解了涉及信息通信、专利技术、文化创作等领域一批案件。

>>人民陪审员宋巧丽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立伟

在案件调解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阅历和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采取人民陪审员讲情理、法官讲法理、情理法相融的办法,有效拉近与当事人的情感,协助法官做好当事人心理疏导化解工作,加快纠纷调解解决。梳理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流程,通过培训提升人民陪审员的调解技巧,为化解类型化案件打下良好基础。

深度参与:多措并举

当然,除了审判活动需要,人民陪审员也在其他方面发挥着光与热。

“七五”普法规划提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作为审判席上“不穿法袍的法官”,人民陪审员也是宣传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人民陪审员制度与普法责任制具有高度契合性,站在人民法院的角度,人民陪审员制度也是其落实普法责任制的重要方式。

北京知识产权院建立起“新闻宣传+代表联络+人民陪审员”三维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普法作用,实现工作联动、资源整合和效果倍增。

近三年来数十名人民陪审员先后走进文化产业商会、街道社区、科研院校、科技园区,送法至人民群众身边,共参与普法十余场,在《人民法院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公众号、“北京法官”等报刊、平台发表文章十余篇,作为人民陪审员代表参加市级人民陪审员工作会议发言,真正起到了“宣传一片、辐射一方”的普法作用。

同是人民陪审员的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立伟非常赞同这一做法。在给学生授课时,他经常告诉他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商标,一旦发现有人模仿要立即采取法律行动。”“要在宣传推广前做好商标申请注册布局,避免注册申请被驳回。”“要有超前的商标保护意识,善于在不同类别上建立商标,同时做好商标使用,避免被他人‘依法’撤销。”在学校授课和科研过程中,都会给学生讲述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案例,引领广大学生和科研人员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他深知,陪审员就是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员。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参与是监督制约司法、检验司法是否公正的一个重要标准和根本尺度。面对社会对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的需求,发挥人民陪审员监督员的作用,同样意义非凡。

这一点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又是如何全面保障陪审员监督司法职能呢?

宋鱼水向记者介绍,首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制定本院陪审员管理办法、线上参审工作办法等规范制度,确保陪审员庭前阅卷、庭后合议等参审机制落到实处。

其次,探索在七人合议案件中建立事实问题清单,帮助陪审员掌握案件,有效发表意见。

第三,将陪审员纳入法院工作人员监督体系。开展廉政教育培训,制定本院陪审员回避细则,落实“三个规定”,确保陪审员规范履职、依法回避、不干预插手他人案件,同时主动监督法院工作人员。

最后,建立陪审员监督平台。陪审员与法官可以互相评价,并随时对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实现双方互相监督。

具有理工科博士背景的人民陪审员贠桂玲,在案件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法官做到优势互补,帮助法官更加准确地分析案情、明晰技术事实,通过深度实质参与,起到了代表人民监督司法的重要作用。

贠桂玲不吝对知产法官的赞叹:“知产法院法官扎实的业务功底令人叹服,他们在纷繁复杂的证据中准确找到争议焦点,抽丝剥茧,裁判公正。”

人民陪审员是裁判员,也是调解员;是监督员,亦是宣传员。

相信有了这些人民陪审员的加入,知产审判一线守护“科技创新与公平正义”的目标,一定能得以圆满实现。

猜你喜欢

人民陪审员陪审员普法
陪审员制度实践困境形成的原因反思
选任好人民陪审员 让群众感受更多公平正义
人民陪审员参审的现实困境与角色回归
纽约州“审判陪审员手册”
普法
普法
普法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发布
司法程序中的民意及其制度化表达——兼论人民陪审员制度
装模作样的家伙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