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发展与高校教学探讨

2021-09-26庞芮颜芳等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教学

庞芮 颜芳等

内容摘要: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建构与认同: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4月2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安排了圆桌讨论部分,两场圆桌讨论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当代”和“高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教学探讨”为主题,就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教学展开讨论,涉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艺术生产”、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农村文化建设、高校马列文论课程设置、高校马列文论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的话题。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者参与其中,交流思想,形成了对话争鸣的学术氛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发展;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重铸与当代拓展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3)和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中国高校马列文论课程开设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项目编号:21STA04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庞芮,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颜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Title: On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bstract: The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and Identity: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and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for All Mankind” of the Marxist-Leninist Literary Theory Association was held a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n April 24, 2021. The conference arranged two round-table discussions: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Contemporary Era” and “The Teaching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pics discussed by the scholars were around classic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teaching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involving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art production”,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Marxist-Lenin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More than 30 scholars from domestic universities participated in the discussions and exchanged their ideas, forming a warm academic atmosphere of dialogue and contention.

Key words: Marxism; literary criticism;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teaching

Authors: Pang Rui is Ph. D. candidate at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Yan Fa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发展”圆桌会议上,来自湖南省社科院文学所的卓今老师提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当代这个话题近几十年来的讨论还不够充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价值、审美、话语体系以及批评理论体系构建等层面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型。以此为起点,各位学者围绕中国当代现实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建构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实践

在圆桌会议上,就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中国的文艺现实问题,卓今、史晓林、何卫华、黄卫星、李远、肖祥等学者展开了讨论。

卓今(湖南省社科院):前不久我做了一个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如果结合马克思主义审美需要理论,那么就会涉及乡村题材的文学和文化批评问题。乡村的审美需要与知识精英的审美需要之间存在巨大的裂痕和不对称性。我们需要思考:怎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评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需要立足于当下文艺现实,包括电子媒体的作品、纸媒作品中的大众文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这方面有一些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这方面是缺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是关注他们身处的时代和社会现实,而我们却避开了自己的现实,去研究别人的现实。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国的现实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文藝批评的理论建构。我们主要的任务应该是研究当下的文艺作品以及民众的精神需要,这都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

我们一代代学者不断地阐释西方马克思主义,这对于丰富我们的理论非常有意义,但是我也有一种焦虑感,就是我们的文艺建设包括文艺生产、文艺传播、文艺批评,特别是文艺批评怎样做一个价值引领,这是我们当代学者应当承担的时代使命。我们的青年学者是否能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在巨大的转型时期,在理论重建时期,拆掉“西马”的脚手架,研究中国的文艺现实,产生我们自己的世界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

史晓林(河南大学):就国内目前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进和建构而言,我们都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运用到文学和文化批评的实践中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去进行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实践有很多,如河南修武县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修建。河南还有其他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城市也正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美丽中国”理念来发展他们的城市。我们党的干部其实已经在努力践行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乡村发展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因此,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者,我们有必要去深入到整个现实社会的发展中,和真正在推动中国发展的实践者们做一个联合,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长足发展。

何卫华(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是阐释的维度,另一个就是实践的维度,正是理论和现实的相互辉映成就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此次会议诸多议题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说明大家对此有共识。结合当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现状,我想强调三点:第一,当下中国文化现实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一载体,现在不少人热衷于在网络上观看各种短视频和网文,与此同时,还在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文化“产品”,电影、电视和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地位开始受到冲击。就引进各种国外“流行的”或“走红的”理论而言,学者们做了大量重要工作,但引进后,很多还未能被有效地用于图绘、解释和改造中国当下的文化现实。第二,还应进一步关注当代世界。世界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之一,当下国内学界的目光更多是聚焦于西方,尤其是美国,对包括第三世界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注远远不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不能忽略第三世界。鲁迅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好,早在1909年,他参与编选的《域外小说集》就将来自于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为关注的重点。我指导的一位留学生曾给我推荐过一本名为《长崎女人》的小说,作者卡米拉·沙姆希(Kamila Shamsie)是一位出生于巴基斯坦的女作家。读后我深受感动,但同时觉得很惭愧,此前对来自于这些不同传统中的优秀作品确实知道得太少。第三,情感的维度。詹姆逊曾指出文学和文化产品既是意识形态,也是乌托邦。对任何乌托邦而言,要想对大众具有召唤力,情感的维度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黄卫星(中国科学院):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其生命力的核心在它的辩证法、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它的方法论。针对当代出现的若干重要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析其症结并提出解决方案是应有之义。我想谈三点:第一,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研究必须能对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做出新的回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种种变化,均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进行再现、表达、反思和批判,从而不断丰富完善和持续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第二,怎样科学地吸纳、创造性地发展和适宜地运用西方理论成果,怎样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中国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比如,以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活动为例,如果运用西方的对话和交往理论,那么文学的创作和接受是多维主体间展开的多重对话关系,包括作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还有文本之间的对话等。第三,我非常同意马克思认为文学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生产方式、生产形式的观点。但同时我也认为,文学不仅是生产和创作,它还有其他环节,如传播。

李远(华中师范大学):黄卫星老师刚才提到,做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要进行对话,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文学批评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对话。

比如我们读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他提到“总体性”的概念,我就会联想起《庄子·天下》中讲到“道术将为天下裂”,从而裂变为“方术”,那么所谓的“道术”其实就是一个总体性的学问,“方术”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分科治学”。在分裂的过程中,学者们也变成了只有一孔之见、缺乏总体性的学者。所以,将二者进行对比很有启示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文学批评之间还是有待对话和沟通的。

肖祥(长江大学):受孙文宪老师和胡亚敏老师的影响,我认为应该跳出现代文学理论的知识结构,对马克思主义的文论与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其他理论话语进行互文读解,还应将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与当代西方批评理论话语进行互文读解。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曾以巴尔扎克的创作为例,指出现实主义可以违背作者的政治傾向而表露出来,他称这一现象为“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如果不限于“现实主义”的探讨,将“巴尔扎克现象”在作者方面与“隐含作者”、“作者之死”等进行互文读解;在文本方面与“深层结构”、“文学生产”、“表征性解释”等进行互文读解,可以看出这些话题共同探讨的是文本生产的复杂性。通过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当代西方批评理论的“对话”,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丰富内涵,同时深化对当代西方批评理论话语的认识。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艺术生产”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面对的文艺现象发生了深刻变化,王行坤、徐文贵、颜芳、郑晓峰、阎伟等学者就当代的艺术生产、艺术与生活、媒介传播和社会交往问题展开讨论。

王行坤(天津师范大学):我想谈谈当代文化的诸多面相,除了纯文学,还出现了网络文学、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它们已经被高度商品化,换言之,它们是一种比较发达的文化生产。马克思主义也关注文学生产或者说文化生产这个概念。伊格尔顿大概表达过,文学生产和生产鞋子没有根本差别。他认为文学生产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但他的这个说法存在一定问题。诚然,马克思认为,当一个作家给出版商写作的时候,他是一个生产性的劳动者——为资本增殖服务,但文学生产和一般的物质生产,即改造外部自然界的物质生产(生产力),是否完全是同质性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徐文贵(中国政法大学):我想结合本雅明的相关理论谈一下。本雅明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立场后指出,艺术乃是一种生产活动,由此反对德国观念论的艺术审美自律命题。审美自律忽略了艺术生产中的物质性。这个物质性是什么?本雅明有一个很独特的回答,他认为这就是身体(Leib),而技术(Technik)就与身体紧密相关。这种本雅明式的立场,被阿多诺明确批评为是一种人类学唯物主义。

我同意王行坤老师去中心化和反审美自律的看法,但艺术生产和生产鞋子不是完全等同的。鞋匠和艺术家尽管都从事生产活动,我们不仅要注重生产的物质条件,还要考察它是如何生产的。考察这一问题也为思考现代艺术(如摄影、电影)不同于传统艺术提供一个重要维度,就是说它颠覆了审美自律的观念,以及不再强调此时此地(here and now)的艺术独特性。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不再受到时空限制。本雅明其实已隐含地回答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有没有区别的问题:他并未将艺术生产等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否则就不会去讨论如何生产的问题。

王行坤(天津师范大学):本雅明区分了文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然后用技术维度来谈文学生产力。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因为今天我们的大众文艺就依托着技术,而这一维度被传统的强调个人天才式的文艺观所忽略,但是我刚刚主要谈的是伊格尔顿把文学生产当成是经济基础的问题。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在一定程度上由生产力所决定,而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外部自然界的能力。我们说人类会改造物品把它做成艺术品;改造文字,把它做成文学作品。那这能看作生产力或者经济基础吗?

颜芳(华中师范大学):确实如此,我们今天头脑中的文学概念,其实只是一个晚近的现代的发明,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如伊格尔顿和巴克-摩斯对于什么是审美做出新的阐释。传统的康德意义上的审美比较强调对高雅艺术(fine art)的研究,而伊格尔顿和巴克·摩斯(Susan Buck-Morss)则回到古希腊词源中,强调审美是与感受和身体相关的。

郑晓锋(湖北文理学院):我认为,当下依靠文艺实现人们(尤其是广大农民)审美艺术追求的提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反过来回哺和指导生活却面临重重问题。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提出一个“破墙理论”,主张让艺术回归生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创作和理论的正常对话。这种想法是好的,理论上也是行得通的,强调文学批评要关注现实、要落地,同样也是为了消弭艺术和生活的界限。

艺术和生活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论批评的重要问题之一。审美作为人类认知和领会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经济发展成效,这种经济大跨越带来的必然后果是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失衡。那么如何缩小或消除这一差距?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则是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提升?这是关键。

阎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论述社会交往和媒介传播的文章中,马克思认为,正是传播媒介将精神与物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联了起来,为现实的社会政治运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取得主导权,掌权后控制意识形态,正是依靠种种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资产阶级负有“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①的使命。最后,“人们能够自由地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的信息,才能得到完全的精神解放。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②在马克思看来,只有通过媒介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革命,人类整体才能普遍地互通有无,进而实现人的解放,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农村文化建设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当代问题时,以卓今老师提到的乡村振兴为起点,梅启波、姚一诺、何卫华、王行坤、黄卫星等学者讨论了当下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

梅启波(郑州大学):农村振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外国文学研究的角度,我也正在关注英国小说中的农村问题。农村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还包括文化建设。英国乡村风景如画,在走向现代社会时英国乡村经历过哪些阵痛,如何解决面临的困境,其乡村文化最后的走向是怎样的?是否能以此来作为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参照?研究外国文学的立足点和关注点,仍然应该是对我们中国当下现实问题的思考。

姚一诺(中国人民大学):梅启波老师提到英国乡村的问题,我也很感兴趣。就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来讲,我们都读过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威廉斯的《乡村与城市》。我还记得在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内心受到的震动,也为《乡村与城市》所展示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农村发生的剧烈变化而感到震撼。

王行坤(天津师范大学):我认为我们观照英国文化的时候,还必须考虑语境。英国作为先发资本主义国家,农民被消灭得比较彻底,工业化也比较彻底。但当代中国农民处在全球体系中,是半无产阶级化的状态,他们既不是无产阶级,也不再是传统的农民,并且悬浮在城市和农村中间。当今的文化生产几乎遗忘了农民,逗留在城市的半无产阶级化农民也只是“欣赏”相对低俗的短视频,他们很难取得像英国工人阶级那样的文化自主意识。

何卫华(华中师范大学):在我看来,观照英国文化时需要考虑语境,在讨论我国农村时同样要注意这一点。中国的农村同样不能被视为整一的、同质性的或铁板一块的存在。就湖北而言,长江南北的农村差异就很大,更不要说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农村了。在英国不少文艺作品中,乡村代表的是淳朴、美德和绅士风度,而城市则是贪婪、邪恶和各种堕落的代名词,这同样和我们的城乡想象差別比较大。因此,讨论农村需要注意到其内部的多元性、异质性和复杂性,需要语境化、具体化和对象化,需要立足于已变化了的“活生生的”现实。就此而言,我觉得《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做得不错,其呈现的是一幅正处于变化中的、有时代气息的和更富生机的乡村景观,代表了一种不同的“观看”乡村的视角。

黄卫星(中国科学院):听到多位同仁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讨论,我想补充的是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已经建构了国家级、省市级、地县级、乡村/社区四级服务体系。中央政府和各地地方政府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预算,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如文化部历年斥巨资在建的全国公共文化共享服务工程,重视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建电子图书馆,建文化社区。目标就是要实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基本文化需求的满足和供给。这些举措体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教学探讨

在以高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教学探讨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上,各位老师就马列文论教学问题展开讨论。

(一)高校马列文论课程设置

目前来看,各大高校开设马列文论课程的情况虽然不同,但都有涉及。当下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存在一种刻板成见,因此教师们在课程设置,主要是授课方式上作出调整以期让学生了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胡亚敏、柴 焰、王金山、沈壮娟、范生彪、胡俊飞、谷鹏飞、王东昌等学者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具体情况。

胡亚敏(华中师范大学):我校文学院作为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驻会单位,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一直坚持开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课程,即使中间出现过波折,但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从未被取消过。并且,我们将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贯通于本、硕、博三层次的培养,本科阶段主要掌握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硕士阶段扩展到经典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博士学位课程则通过研究马克思经典文本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进一步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质。在教学方式上我们立足文本细读,通过指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堂围绕关键观念和问题展开讨论,并提供多种相关资料等方式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并喜爱马克思主义文论这门课程,这些年来为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输送了一批批教学和科研的优秀人才。

柴焰(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2020年修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将《马克思主义文论》列为专业选修课。原因之一是中文系一直缺少能够主讲该课程的教师,文艺学学科只有四名教师,承担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教学任务繁重。原因之二是因为学院在设置本科生培养方案时,在学生中间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存在一种刻板成见,认为马克思主义乏味枯燥,说教味浓。一些学生们喜欢追求时尚的学术潮流,比如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但是他们是否真正阅读了相关著作呢?多数同学没有。所以我认为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时应该鼓励学生去阅读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去认识一个真实的马克思,去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生命力以及对解释当下文艺观念和文艺形态的有效性。

王金山(内蒙古财经大学):我们学校的学生也普遍反映马列文论内容枯燥,而且因为某些知识点(比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较为司空见惯,学生们失去了新鲜感。所以我们就改变授课的方式,用分组研讨、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一种是给学生布置一些话题,比如说艺术生产、意识形态等。学生们分成团队阅读原典原文、搜集资料、关注前沿学术动态,然后形成书面报告,并进行口头汇报。一种就是组织学生讨论正在发生的文学现象、艺术现象以及学术争鸣,要求学生客观分析,作出评判。还有就是在其他的课程中引導学生运用各种批评方法去解释文学作品。学生因为主动参与了学术的研讨、汇报,对当代文学的热点以及经典作品进行了主动的探索,所以虽然刚开始觉得枯燥,但最后都十分感兴趣。

沈壮娟(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在2004年才有中文系。中文专业的师资相对薄弱,所以一直没有开设马列文论课,但我们把西方文论课作为必修课。在西方文论课的现当代文论部分,我们是按照列菜单的方式供学生选择,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论。最近这两年,我带着学生阅读马克思的一些经典著作,学生们很感兴趣,体会到马克思思想的深刻性。现在的学生心态是比较开放的,所以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欣欣向荣。

范生彪(湖北民族大学):我来自湖北民族大学。原先我们是有马列文论课程的,但是压缩之后就取消了。新闻专业反倒有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我之前上的是马列文论的课程,我发现如果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资料做成幻灯片去汇报,然后点评学生的表现,大家的积极性会很高。从马列文论课程的考试结果来看,任务型的教学方法还是很有效。所以,马列文论的教学也要以任务来驱动,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胡俊飞(长江师范学院):我们学校给毕业生开设了一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导论课。这门课由三位老师负责,分段讲授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我负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部分。我的三次课分别介绍鲁迅、毛泽东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作为一门文学视野拓展训练课程,我选择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文献以点带面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批评方法,比如我选择了鲁迅晚年几篇具有代表性的讨论文艺问题的文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中国形态部分主要借鉴胡亚敏老师研究的主要思想,并谈自己的理解与反思。

谷鹏飞(西北大学):自1979年以来,我校文学院就一直开设《马列文论》课程,并将其列为本科生方向课与研究生专业课。但是,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校实施大类培养后,一定程度上会挤压这门课程。从实际的教学研究来看,我个人的学术领域也涉及马列文论,并且承担了一部分马列文论的教学工作。总体而言,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深切感受是:当代大学生不再反感马列文论,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知识去理解,这对开展马列文论教学与研究无疑是有好处的。但这也存在着隐忧,那就是:纯粹知识学意义上的马列文论学习,很可能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维度,而后者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王东昌(洛阳师范学院):我们学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启这门课,一些青年学生可能感觉它比较古板、陈旧、过时,缺乏新意和活力。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或者是一种成见和误解。马列文论其实是一门年轻的、时髦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问,它始终站在时代思想的潮头,直面文艺现实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指导、引领和带动作用。它站位高,视野开阔,境界高,不仅能为诸多具体的学科指引方向,还能教学生们如何成为有境界、有内涵、有操守、有修养、有风度的人。所以,使这门文艺领域的思政课成为中文学科的必修课,进而引入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华中师大率先在中国高校做出这样的尝试,是开风气之先的,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和借鉴。

(二)高校马列文论教学内容

各大高校不管是否开设了专门的马列文论课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却成为教师们不可回避的、自主选择的理论视野和教学内容。黄继刚、李敏锐、杨深林、吴亚南、王天保、方幸福、李松、毛郭平、杨庙平等学者交流了自己的教学情况。

黄继刚(陕西师范大学):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学中,囿于历史条件因素,空间一直都不是核心的概念,但马克思确曾对空间问题给予过特别的关注,并提出过一些极具穿透力的洞见。譬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造就城镇化和大量人口的空间聚集的分析、对资本全球化造就“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深入分析。在《资本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论住宅问题》中,都有对资本地租、资本造就的城镇化、空间产品、工厂制度的空间聚集效应等问题的深刻研究。由于历史条件和生活时代的限制,这些空间观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阐释,但是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空间维度为我们分析理解当代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这也是我们将来在马克思主义教学中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

李敏锐(华中农业大学):我主要研究当代英美文学和叙事学,在学校也给研究生上《西方文艺理论》课程,其中就会涉及马克思文艺批评(尤其是新马批评)的相关思想。除此之外,我在课堂上还与学生讨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文学、异化以及中国问题的论述。

杨深林(湖北工程学院):我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首先会和学生讨论“马克思主义文学观能不能等同于现实主义文学?”之类的问题,旨在提供给学生一些颠覆常规看法的东西,学生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声音和教材形成一个呼应。我还会选择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样的经典文本,具体讨论劳动、异化、美等问题,也会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观,以及我们怎么看待民族性和世界性、艺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问题。其次,我会专门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放在一起,让学生做对比阅读,探讨两者之间有哪些异同,后者如何坚持和发展前者等问题。最后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主要讲本雅明。学生对电影等大众文化比较感兴趣,而本雅明恰恰是大众文化研究的先驱之一,比如他的震惊美学。

吴亚南(韩山师范学院):我们学校也设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程,但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课程还没有开设。在目前的课程体系框架中,文艺理论专业的所有课程都无法回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我在具体的文学理论和20世纪西方美学研究的教学中,都比较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授。实际上对很多文学理论、西方美学知识的阐释理解,比如对文学性质、文学的发生、悲剧问题、文学活动的历史演变等问题的讲授,都会联系和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观点。我认为落脚、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往往比直接讲授这些观点,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好。直接讲解马克思的相关内容,学生可能兴趣不大,但如果你在讲解他们感兴趣的本雅明的震惊体验、福柯、悲剧、喜剧等相关问题时提及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方法,学生们就会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科学性以及开阔的视野。

王天保(郑州大学):我们在具体的教學实践中,意识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给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和“马克思主主义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课程。我们的策略是尽可能把文学作品解读和文学理论融合在一起。比如说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我们会选择卢卡奇分析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的文献,戈德曼分析拉辛的文献,从这些文献入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博士研究生的课程 ,我们的教学思路是分两个板块,分别将英国马克思主义和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现当代文学论争、文学经验结合起来。总之就是希望展现贴近文学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方幸福(华中师范大学):我校英语系文学方向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分别开设《文化研究导论》与《文化研究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这些课程都会涉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西马的内容。硕士生的课程我会对诸如class,ideology,hegemony,alienation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关键词进行历史性梳理。中文的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在中国已经耳熟能详,但对应的英文表达学生们不一定清楚。在博士生的课程中,我要求学生研读一些经典文化研究著作,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原著,让学生们把相关术语搞清楚,了解原著中对一些理论的阐述,同时用这些理论或从这些理论视角出发去阐释、解读和研究相关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

李松(武汉大学):我现在主讲的是本科和硕士课程“西方文论经典”,实际上也包括了马列文论。我的教学理念是:第一,在西方思想文化的整体视野中来看马列文论原著,也就是把马克思等人作为思想框架中平等对待的思想家来讲,遵循概念、范畴、体系的流变来梳理发展过程。强调学理性、客观性和历史性。第二,抓住关键词或者核心概念来对具体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也就是要落实到思想的历史与逻辑的交汇点上。第三,通过分析当下世界的现实的社会、文化、文学、美学问题,来激发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生命力和阐释有效性。

毛郭平(太原师范学院):我教马列文论课程的时候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谈,探讨诸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的研究方法及特征等,对马克思主义做一个总体性的解读。一是按照关键词的方式来讲解,比如政治、人民、科技等关键词,通过从微观的层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此外,我认为不能只是简单地提供给学生一些理论内容,也要教会学生具有反思理论的能力。所以我会谈某一理论如何产生,基本内涵是什么,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仅仅到此,我觉得尚没有将理论彻底讲透,还需要从当下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等来切入,反观理论本身的价值与意义。这样就构建了理论的谱系性、生动性,强化了对理论本身的反思,同时这样的教学也不会让学生把理论当成“灰色”的,而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杨庙平(韩山师范学院):马恩关注他们身处的时代,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治、哲学、人类学、文学等,这种眼光胸怀令人敬仰。反观我们的研究视野多集中在文学、美学、哲学等方面。所以我认为,我们人文学科应当多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教学问题,以前我们学校这方面的师资相对薄弱,但近年来引进一些这个专业的老师。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教学中,我有意识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跟学生分享,与学生交流。但是我也感觉到当下多样的传播渠道给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挑战。我们无法像抖音中的主播那样,光鲜亮丽、干净利落、普通话标准地“展示”知識。但我认为,我们还是有着传统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价值。比起网络提供的快餐文化,我们提供的更像是家常菜。

黄晓华(湖北大学):经过各位学者的热烈讨论,“高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教学探讨”圆桌会议达成了以下目标:第一,交流信息,学习方法。各位老师介绍了各自学校开设马列文论课程的情况,并且交流了自己的教学经验。第二,拓展理论。刚才很多老师都谈到,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加入了我们自己对马列文论的理解,在某些意义上讲,这也是对马列文论的拓展与深化。

庞芮(华中师范大学):本次圆桌会议作为“建构与认同: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形式的创新,切实关注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和审美领域的现实状况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学者们围绕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拓展,如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各大高校的马列文论教学情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者们普遍感到,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切实强化实践性;应直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去阐释、指导和解决中国当代现实的文学、文化和审美问题,如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以及当下高科技和新媒体对文艺创作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应投入更多精力进一步拓宽和提升当前全国高校马列文论教学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水平,从而让马列文论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当不断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在重读经典的基础上坚持中国立场和当代立场,更新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结合中国当前迫切的理论需要和现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出新的理论建构与阐发。在此基础上,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积极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如此才能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学界更好地展开对话、交流。

注释【Notes】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

②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

责任编辑:宫桂

猜你喜欢

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教学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