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序参量演变的乡村风貌有序化组织机制探究

2021-09-26王敏杨淑淇谢雪霞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动力机制乡村振兴系统

王敏 杨淑淇 谢雪霞

摘要:通过CiteSpace计量分析1970年以来国内外乡村风貌研究进展,指出乡村风貌研究须要突破物质空间局限,站在复杂系统语境下考察人、自然、社会等系统要素在特定时空下的有机组织机制。从协同动力系统切入,确定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生态与乡村风貌演变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特别强调人作为观察者与行动者,对于乡村风貌系统的时空重构具有适应性调控的积极意义。具体到协同动力学工具解析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机制,重点在于决定系统多稳态转变的序参量识别、嬗变及其动力揭示。在此基础上,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正视乡村风貌演变不确定性,加强乡村风貌系统优化的动态管理甚于蓝图设计,尤其需要协同演化过程的数理分析和动态模拟,加强构建乡村风貌过程调控机制。

关键词:乡村风貌;序参量;系统;有序化;动力机制;协同动力系统;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N949;F32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17-0001-08

收稿日期:2021-01-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3YJC7600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701199)。

通信作者:王 敏(1981—),女,湖北孝感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乡村复杂系统研究。E-mail:camper@163.com。

国家政策层面的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乡村战略转型,引发了人们对乡村风貌优化的新一轮深层次的思考。纵观近30年的乡村建设实践,我国农村经历了高速发展,推行大规模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面貌发生了转变。但长期缺乏执行标准和实施样本,盲目模仿城市规划模式,村庄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与传统。乡土建筑越来越少,山寨型新特建筑比比皆是,传统农业生态系统被破坏,乡间田园景观越来越少,乡村个性丢失、品位低下,“千村一面” 的问题非常突出。我国乡村风貌建设工作表现出严重的现实矛盾:城镇化快节奏、遽变化的行为模式正在持续扰乱乡村地域所惯常的演化节奏及自我调适机制。

究其原因,一方面,乡村风貌理论研究滞后实践。乡村建设缺少完善的乡村风貌理论体系与设计规范,只是簡单借鉴城市建设模式,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自身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优化、基础设施完善、居住条件改善等现实困难问题上。强调物质空间的功能性,忽视了空间设计背后的文化联系,就割裂了乡村风貌叙事的序列和整体结构。设计师缺少丰富的适地性设计语言,不能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风貌建设之中,“千村一面”的问题就会持续存在。另一方面,乡村建设存在严重的线性、静态的思维定式。思考问题往往局限在当下的、本身的状态,并没有考虑这个风貌的现状与过去、未来的样态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以及什么样的关联,同时也较少关注风貌形成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系统内生机理。与传统乡村相比,现代乡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无论是社会关系,还是空间组织都显得更加多元。依然以传统的静态思维和线性规划去应对乡村风貌动态的复杂性问题,就会显出应用局限性。直接结果便是,乡村风貌趋同与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持续存在;面对一放就乱(散)、一抓就死(板)的乡村风貌特色二元困境,苦无良策。

乡村风貌要与环境共生,既要适应地域环境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组织规律,又要满足现代化发展的各种需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探索并遵循乡村风貌形成、演化的组织规则,总结乡村风貌优化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性地制定空间优化方案。这就要求在规划思路上充分认识现代乡村的开放性和复杂系统特征。解决乡村风貌问题不能局限于当下,而应立足历史和未来之间的联动关系,探索宏观的空间样态与微观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与行为规则,以此实现对乡村风貌的发展预测和合理调控。

1 理论梳理:1970年以来国内外乡村风貌研究特点

1.1 起步较早,成果数量呈上升趋势

分别在中国知网(CNKI,以下简称“知网”)和美国Web of Science(以下简称“科网”)两大权威数据库进行“乡村风貌”(截至2018年12月底)相关文献检索。我国早期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乡村面貌、乡村景观方面。精确到“乡村风貌”为主题词检索到最早的一篇文献发表于2001年王云才等的《京郊现代乡村社区建设与风貌塑造》一文。该文强调,传统的乡村社区规划中,往往只强调社区的功能与功能区的布局,而忽视了乡村社区的景观规划与乡村风貌建设规划。继承乡村区域景观特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乡村社区景观和积极向上的农村风貌,有利于促进乡村社区规划的生态化、特性化和可持续发展[1]。 2010年之后的相关文献,开始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展开大量讨论,乡村风貌成为热点研究话题。

在英文文献中包括“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view”等不同表达。虽然侧重点稍有不同,但都强调风貌的“风景资源”价值,提倡区域性视觉景观系统构建,重视精细化管理和遗产保护。在科网数据库中用“rural+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为主题词检索到最早的文献发表于1981年。相关文献涵盖环境生态学、建筑学、生物学、地理学、公共管理、商业经济学等学科,其中自然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占比70%以上,高被引论文11篇。1973年以后,涌现了一批艺术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高被引论文5篇。1950年以来,国内外乡村风貌研究受到持续关注,研究成果呈数量上升趋势,是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及景观艺术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1.2 研究内容逐渐全面,各学科方向须整合

乡村风貌涉及建筑、景观、空间、文化、生态、经济、主体行为等多个方面,城乡规划学、地理学、文化社会学、系统学的研究较丰富。由图1可知,1990—2018年有关乡村风貌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有8个:乡村景观(2003年)、乡村景观评价(2003年)、乡村景观规划(2006年)、新农村建设(2008年)、新农村(2009年)、新农村规划(2014年)、农村(2015年)、美丽乡村(2018年)。体现了以景观研究热点的评价体系,开发设计、文化传承、乡村产业、特色风貌整治的阶段性转换和延续。国外研究突现强度排列靠前的是“habitat fragmentation” “landscape ecology” “dispersal” “habitat” “united state” “size”等。这些高频词汇呈现较为均质化的时间阶段特征,表明乡村风貌研究的方向和议题比较全面,且研究框架和进展比较稳定。研究机构知识图谱与合作关系(图2)分析显示,国内研究的合作关系强度不大。国外乡村风貌研究机构和内容量大多元,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交叉引证较多。截至2018年,研究成果高被引机构分别是Chinese Acad Sci,Univ Wisconsin,Ohio State Univ,Stockholm Univ,INRA,Univ Copenhagen,Arizona State Univ,CSIC,US Forest Serv,Univ Chinese Acad Sci。

从研究内容看,国内偏重城乡规划、景观艺术、设计方法等技术手段,国外偏重政策管理。已有实证研究较多,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较多,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乡村风貌演化的共性规律总结不够,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面向新形势、新问题,有待与系统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相互借鉴。基于复杂系统特征的乡村风貌基础理论、规划技术、优化管理依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整合方向。

1.3 研究视角需要引入复杂系统观

具体到物质空间形态方面,城乡规划学有大量研究成果。理论上借鉴城乡规划的相关基础,形成了乡村重构[1-2]、乡村振兴[3]、新农村规划[4]、美丽乡村[5]、乡村旅游[6]、聚落文化[7]、景观模式[8]等研究热点。相关研究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侧重物质环境认识,但不强调系统的空间关联逻辑和结构组织机制,在设计依据上,尤其需要客规规律总结和量化研究[9]。

涉及人-貌互动方面,探讨人类行为与环境认知、空间体验、情感回应等互动关系,地理学具有研究方法上的优势,善于运用多变量统计、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计算机模拟解释人地关系。在乡村地理领域,引入计量学和行为科学理论[10],探索乡村聚落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坏境的关系[11];划分乡村聚落类型与区划[12]; 分析乡村聚落的形态、规模及分布特点[13];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乡村景观的结构特征[14];包括乡村景观的改造与建设规划[15]等内容。地理空间分析为深入探讨乡村风貌空间组织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启示,落实到风貌空间规划与应用,还需尺度上的衔接。

透视社会组织的风貌影响机制,文化社会学作为重要参照,极大地拓展了乡村风貌的研究范畴。研究范围从物质空间扩展到人文特征、社会属性、情感价值等机制研究,有助于乡村风貌由“存在空间”向“知觉空间”转变。近10年来,研究议题逐渐与国際乡村研究的空间治理、韧性乡村、景观生态、文化提升等衔接,也涌现出乡村旅游、乡村城镇化、城乡统筹、乡村性、乡村重构、乡村社区、乡村转型等面向我国实际的多元化研究方向。这些研究以构建乡村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核心目标,响应改变“重城轻乡”的学科格局,切实为国家实施城乡统筹、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积累和政策引导。

综上所述,当前的乡村风貌研究以还原论为立足点。针对事物规律性把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 以组分为中心进行研究。乡村人地关系系统决定了它的多层次、动态性、开放性、 不确定性特点,需要在辨证综合的视角下,把事物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分按一定规律组成的有机整体[16]。乡村风貌的复杂性理论与实证研究偏少,亟需引入复杂的系统观。

1.4 单方面规划技术明显不够,需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西方国家把风貌作为一种公共资源,通过政府、社会团体、居民的共同参与,以管理条例或法律条文作为调控的实施依据,制定可操作的实施规范来进行风貌标准化管理。

美国推动乡村环境规划(rural environmental planning,REP)认为,风貌管理依托乡村设计导则实施[17],“联邦法院于1954年以判例方式确定了城市美观作为公共福利的法律地位”[18],设计导则具有法律效力。综合区域规划与景观设计的乡村景观规划特别强调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19]。日本的生态保育机制涉及景观资源的特征、分类、评价和规划等方面。实行“景观绿三法”,包括《日本景观法》《都市绿地法》和《屋外广告物法》。由政府和公共团体共同制定风景规划、景观总体规划和整治规划[20],开展造町运动、一村一品运动、舒适农村活动以促进乡村风貌的治理整顿[21]。除了追求景观的视觉美学、休闲娱乐功能,特别强调了景观的生态保育以及生产性功能。法国实行景观地分区保护机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制定景观地分区管理法规(zoning),明确建筑外观、景观环境的建设限定条款,并设立了近300处风貌保护区[22]。“高度分区管理”对城镇建筑高度的组合节奏、协调做出统一安排。其他的条例,如“庭园设计标准” “特别优美景色和视野的保护措施” “建筑外形要求”,对城镇风貌的引导和控制的作用很显著。英国的动态评测机制把风貌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包含眺望景观保护、历史风貌地规划、遗产建筑登录机制、街景控制规划等具体制度[23]。乡村景观纳入“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s)范畴,对独特的风貌景观、历史建筑与名胜古迹以立法保护[24]。土地利用规划与景观特征评估机制(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 guidance)统一管理景观变化,确保景观变化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为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决策提供指导框架[25]。比利时、荷兰和瑞士等国也实施了种植绿篱和树行、奶牛场的自然管理措施、城市边缘区农业生态补偿等具体的管理标准[26-27]。

西方学者对风貌保护途径展开了广泛探讨,国内学者则主要集中在物质环境更新与优化设计的技术策略方面。单方面依靠规划技术来实现风貌的保护和优化,这明显不够,还须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1.5 研究趋势

已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以下4个方面还可深入:

(1)乡村风貌基础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大中城市,且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乡村风貌研究较弱,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尤其缺乏,结论的有效性、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2)乡村风貌设计的科学依据研究。实证总结居多,对设计依据的科学论证不足。特别在揭示乡村风貌演化规律以及组织复杂性方面,研究的深度不够,有必要借鉴相关量化技术和空间分析模型进一步深入探索。

(3)动态演化规律和优化对策的应用性研究。现时态研究多,描述性分析多,一般讨论多。这些研究能够回答各个具体对象的风貌样态是什么,但对风貌形成与空间变迁的过程(怎么样)、影响变化的动力机制(为什么),以及优化对策(怎么办)的研究则明显不足。研究思路须要向动态、非线性思维转化,研究的应用性有待加强。

(4)亟需提炼有中国特色的乡村风貌优化理论及空间组织模式。西方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宜原版照搬。结合中国特点的本地化提炼,缺乏思辨性及系统性,碎片化是其重要不足。亟需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强基础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乡村风貌优化理论及空间组织模式范型。

2 关键问题: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的动力机制

2.1 乡村风貌复杂系统认知

乡村风貌表现出元素多样、层级关联、功能复合等复杂网络特征,它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理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映射形态,形态动态演化[27]。从复杂系统组织机制来看,乡村风貌之所以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审美判断,就在于风貌空间的有序化组织。事实上,乡村风貌的衍生与演化遵循一定的组织规则。乡村风貌优化的根本是风貌空间组织的适应性与有序化,总结、尊重并响应乡村风貌地理过程中的建序规律是先决条件。识别乡村风貌空间适应性组织的建序参量及其动力机制,是乡村风貌优化和特色村庄营造的关键。

2.2 准确识别乡村风貌组织的序参量

基于复杂系统动力机制,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的控制变量是序参量。风貌综合了自然、经济、人文、生态以及主体审美和政策组织的作用效应。它们的影响效果如何,哪些是主导影响因素,如何形成序参量,需要量化识别。综合地理、社会、空间分析等方法,衡量乡村风貌演化中的贡献因子与贡献程度,判断对乡村风貌空间有序化组织起支配作用的序参量是对当下乡村风貌生长预测的前提,也是乡村风貌空间调控的依据。

2.3 科学揭示序参量与乡村风貌组织的互动关系

乡村风貌优化与空间调控。需要遵循序参量的动力机制与支配原理。序参量与乡村风貌空间组织互动的难点在于它们的动态性,序参量及其动力机制在乡村风貌适应性演变过程中具有阶段性、层次性、演化性和不确定性。序参量是动态系统的慢变量,是支配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主导参量。因此,一方面要观察序参量的嬗变过程;另一方面,要评估序参量的变化与风貌空间有序化过程的贡献效应与支配机制。在乡村风景组织情景预测中,通过不同状态的序参量参数输入,提出产业、文化、生态等不同序参量驱动下的乡村风貌空间组织模式和调控策略。研究结果可提高理论的可操作性与决策科学性,是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3 研究方案:基于序参量演变的乡村风貌有序化组织机制研究

当前的乡村风貌设计侧重空间要素的艺术形态与布局效果,忽视空间组织的内生机制。存在3点缺陷:一是不能兼顾非物质要素的时空作用;二是不注重复杂系统内部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机制;三是无法实现多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灵活调控。因此,按照“乡村风貌的复杂系统认知—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过程—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的序参量识别与嬗变—序参量演变与乡村风貌有序化组织的互动机制—乡村风貌空间优化模式”的逻辑脉络,研究方案具体如图3所示。

3.1 理论支撑研究:乡村风貌的复杂系统认知

(1)问题溯源。考察当下乡村风貌现状,可从乡村风貌的系统构成、结构特征、演化过程等方面解析乡村发展与乡村风貌空间无序的主从关系,从缘由上理清乡村风貌特色危机产生的背景、问题及主要矛盾。

(2)理论架构。梳理国内外乡村风貌研究成果,借鉴复杂系统学方法、协同论、系统动力学理论,根据乡村风貌演化的时空特征,构建它的组成系统、序参量识别与空间有序化组织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继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2 定性分析:乡村风貌空间适应性组织過程

(1)乡村风貌的复杂系统构成。风貌空间是携带风貌特征的一类特殊空间。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获取乡村风貌建设资料。经过要素类比、类型学抽象等方法,确定乡村风貌空间的构成类型、空间边界与形态特征。比较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图像(全局)和类型空间图片(局部),理清乡村风貌空间组织的时序阶段及其空间组织形态。

(2)乡村风貌适应性结构形式。在空间维度上,按照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把乡村风貌空间分为聚落(格局)-片区(特色风貌区)-要素(建筑、环境小品等)3个尺度进行空间形式分析。从空间布局的等级结构、功能结构、叙事结构考察乡村风貌空间网络的平衡状态。在时间维度上,理清乡村风貌空间组织时序,从形态有序-结构有序-功能有序-意义有序4个层面比较不同时间段乡村风貌空间的表现形式、演化特征和结构模式。

(3)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的影响因素。整理样本地区1990年以来不同演化阶段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基础数据,对比聚落-片区-要素的风貌空间分异图示,进一步分析不同时空背景下乡村风貌空间组织的影响因子,以及影响因子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和特征。

3.3 定量解析: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的序参量识别与嬗变

(1)乡村风貌适应性评价体系。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根据多层次指标评价原则,从形式、结构、功能、意义4个层面分别设计涵盖形式美学、功能合理、结构有序、意义自明等多元评价因子的乡村风貌空间有序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2)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的序参量识别模型。综合乡村风貌空间组织形式、影响因素和有序程度评价,运用归一化熵差法、贡献率函数、系统加权、协调度函数等计量方法,建构乡村风貌空间组织序参量识别模型。根据乡村风貌空间组织阶段和影响参数代入,识别不同演化阶段的乡村风貌空间组织序参量。

(3)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的序参量嬗变与空间响应。结合序参量识别模型的研究结果,与乡村风貌空间组织形式进行时间对照和空间叠图、反演。归纳不同的序参量状态下,乡村风貌空间组织的差异;总结乡村风貌适应性组织的产业驱动、文化驱动、生态驱动模式特征;推演序参量嬗变下乡村风貌空间组织发展趋势。

3.4 动力揭示:序参量演变与乡村风貌适应性的互动机制

(1)参量在乡村风貌空间组织中的行为规则。综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解析的研究结果,廓清序参量对乡村风貌空间组织的影响程度及其行为规则。借鉴系统协同学理论,揭示序参量与乡村风貌空间互动的竞争-涨落-反馈-跃迁的支配原理。

(2)序参量与乡村风貌适应性的动力机制。解析序参量在乡村风貌空间有序化组织中的动力机制,以竞争(干扰性竞争、激励性竞争)、涨落(巨涨落、小涨落)和反馈(正关系、负关系、无关系)的流程图表示,构建系统动力微分方程(dynamo)描述它的动力过程。

3.5 规律总结:乡村风貌空间优化模式

(1)基于情景规划的乡村风貌空间优化模式。设计产业驱动、文化驱动、生态驱动下的乡村风貌演化情景,根据乡村风貌空间有序化组织机制,推演不同序参量状态下的乡村风貌空间生长图景,提出产业驱动、文化驱动和生态驱动下的乡村风貌空间优化模式。

(2)乡村风貌空间调控策略。总结国内外乡村风貌建设的成功案例,结合实证乡村的发展条件,归纳总结乡村风貌空间调控策略,包括乡村的城镇化路径优化、乡村风貌规划编制内容和立法机制优化、乡村风貌空间系统优化、乡村风貌管理系统优化、乡村风貌敏感区段动态优化、乡村风貌的村民参与通道优化等调控策略。建立起从观念到路径选择,从建设到管理,从机制到意愿的系统优化模式与动态调控方法。

本研究方案的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4 结论与讨论

汤因比在阐述城乡发展的“灵妙化”与“物质化”时,表示城市与乡村的生命不在于权力的扩大和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真正重要的是,在追求这些目标时,不能丧失了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28-30]。在全球乡村研究中,乡村人居环境品质与乡村风貌特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国内乡村的物质空间组织与风貌品质的不平衡已成为影响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社会文化现象。乡村的生态环境恶化、生活空间紧缩、文化艺术凋敝,乡村性环境异化,所创造的生活也日渐丧失情感和关爱。因此,从建设一个适宜人居住、生活、生产的乡村环境的目标出发,乡村在实现物质空间现代化目标之后,关注乡村文化意义的特色化发展,将成为乡村风貌研究中的新挑战。探索乡村风貌复杂系统组织机制,是提升乡村环境品质和调节乡村风貌特色化演化的根本依据。

在复杂系统时空动态语境下,乡村风貌研究应包括以下4个基本议题:首先乡村风貌的复杂系统认知。从乡村风貌的系统构成、结构特征、演化过程等方面,解析乡村发展与乡村风貌空间组织的主从关系,从缘由上理清乡村风貌特色危机产生的背景、问题及主要矛盾。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认识乡村风貌的复杂系统特征,构建乡村风貌复杂系统理论框架,寻求乡村风貌优化的理论支撑。其次是乡村风貌有序化组织过程的规律总结。包括乡村风貌的时空组织形态、阶段性特征、影响因素、控制性变量及其空间响应的互动机制。深入乡村风貌时空组织的内生机制,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等视角进行乡村风貌组织的结构剖析。第三是应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解析,识别乡村风貌优化的控制参量及其时空响应机制,从系统动力视角揭示乡村风貌时空结构和驱动机制。第四是乡村风貌优化模式。归纳不同控制参量状态下的乡村风貌时空演化图景,提出基于多变量的乡村风貌可调控优化模式。

乡村风貌是动态演化的,仅仅从物质形态或者技术方法来谈论乡村风貌的营造,显然是不全面的。这是涉及城乡规划、设计、开发、管理、进步的全过程探讨。需要对乡村风貌的规划设计以及管理制度进行优化,需要把人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等目标与乡村风貌营建协同运作。乡村风貌的优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张蓝图可以解决的,也不是一个规划能够涵盖的。乡村风貌的实施策略要根植乡村自身的特点,既要因地制宜,也要层次推进。随着时代变化和乡村的发展,乡村风貌的复杂系统优化理论与实施调控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云才,郭焕成,张海鹏,等. 京郊现代乡村社区建设与风貌塑造——以房山区韩村河镇为例[J]. 北京规划建设,2001(6):54-55.

[2]龙花楼,屠爽爽. 论乡村重构[J]. 地理学报,2017,72(4):563-576.

[3]刘彦随,周 扬,李玉恒. 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J]. 地理学报,2019,74(12):2511-2528.

[4]邢 燕,张 轲.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225-228,232.

[5]刘长江.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1):20-39.

[6]杨成栋,李长奇,王小兰.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旅游性村镇规划初探——以安徽省霍山县某镇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1):16-20.

[7]胡 最,邓运员,刘沛林,等. 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机制[J]. 地理学报,2020,75(4):789-803.

[8]罗 璇,徐 悦. 江南稻作文化景观模式探索——以南京溧水郭兴村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21):33-37.

[9]王 敏,张凌羽. 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风貌空间重构及序参量识别——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镇实证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19,37(1):48-55.

[10]金其铭,董 昕,张小林. 乡村地理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1]何仁伟,陈国阶,刘邵权,等. 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J].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1055-1062.

[12]李 雷,沈守云,廖秋林,等. 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1):19-23.

[13]彭一剛.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4]吴江国,张小林,冀亚哲. 不同尺度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J]. 人文地理,2014,29(1):99-107.

[15]张京祥,张小林,张 伟. 试论乡村聚落体系的规划组织[J]. 人文地理,2002,17(1):85-88,96.

[16]乌 杰. 系统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7]Sargent F O,Lusk P,Rivera J A,et al. Rural environment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M]. Washington D C:Island Press,1991.

[18]吴 伟,代 琦. 城市形象定位与城市风貌分类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09(1):16-19.

[19]Forman R T T. Some principals of landscape ecology[J]. Landscape Ecology,1996,10(3):133-142.

[20]西村幸夫. 城市風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M]. 张 松,蔡敦达,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1]蔡农铭. 农村景观资源规划[M]. 中国台北:地景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22]乔恒利. 法国城市规划与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3]Hills S,Worthing D. Private home,public cultural asset:the maintenance behavior of listed building owner-occupiers[J].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2006,21(2):203-213.

[24]Andrew G.Countryside planning:the first three decades,1945—1977[M]. London:Methuen,1978.

[25]Swanwick C. Landscape character assessment[M]. England:Royal Borough of Windsor and Maidenhead,2002:48-49.

[26]Daniel F J,Perraud D. The 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 and contractual polic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and the Netherland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2):132-138.

[27]欧阳莹之. 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 田宝国,周 亚,樊 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28]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 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9]刘春成. 城市隐秩序: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城市应用[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0]迈克尔·巴蒂.新城市科学[M]. 刘朝晖,吕 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动力机制乡村振兴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重大交通设施项目风险复杂动态交互演化机理与仿真分析
科技查新服务业变革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四川旅游小镇发展现状与动力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