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汉盐化NO.1

2021-09-26李亚伟黄红霞

中国石油石化 2021年17期
关键词:江汉消毒剂化工

文/李亚伟 黄红霞

凭着漂粉精年产能达到7.2万吨,江汉盐化工成为全球最大含氯消毒剂生产基地。

26载风雨兼程,江汉盐化梦圆全球。

中国石化江汉盐化工漂粉精年产能达到7.2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含氯消毒剂生产基地。

从1995年第1套装置年产825吨漂粉精到2021年第11套新装置单线生产流程开工,15天产量累计突破250吨。每一个数字的提升、更迭甚至跨越,背后是江汉盐化工人无悔的执着与坚守,澎湃着一股强劲的追求和精神动能。

别人的不如自己的

1995年,江汉盐化工通过引进加拿大凯密迪公司工艺技术和成套设备,建成了第1套漂粉精装置。可出师不利,江汉平原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引发了装置的诸多“并发症”,洋设备出现了“水土不服”。

外国专家使出浑身解数,装置依旧故障频发,8个月试生产期间总产量只有800多吨,月均产量只有设计产能的20%。外国专家离开中国之前留下一句话:当地空气潮湿,不可能达到设计产能。

●26载风雨兼程,多少不眠之夜,江汉盐化工人喜迎1.2万吨/年漂粉精新装置第一批产品下线。 摄影/宋国梁

“引进设备投入大,产量又达不到要求,干着急不如靠自己!”回想当年,江汉盐化工油田专家叶学良坦言。江汉盐化人别无选择,只能顶风冒雨往前奔。

设计不合理、工艺有瑕疵、仪表运行不可靠、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一个个难题摆在面前。江汉盐化工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开启了江汉钠法漂粉精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国产化的“大改造”工程。

他们通过联合上海厂家集智攻关,针对关键设备离心机、压实机、干燥器进行国产化研究和改造,仅离心机一项就节约采购资金420万元。针对气候潮湿,他们在装置上添置干风系统,有效降低了空气湿度,彻底解决了物料吸潮粘附设备的“顽疾”。他们设计安装的空气除湿装置荣获了国家实用专利,配合仪表、电气工程师改进的DCS控制程序达到了进口设备的运行效果。

此后,漂粉精产量逐年提升,由1995年试生产期间的平均100吨/月提高至现在的500吨/月以上,单线实际产能超过6000吨/年,彻底打破了外国专家的预言。江汉盐化人变得有底气,更有力量。

2001年,依靠自身技术支撑,第2套年产5000吨的漂粉精装置成功“复制”,设备全部更新换代,国产化率达到90%。2004年,第3套年产5000吨装置实现生产流程全套设备国有化……之后,江汉盐化工发挥“采卤—盐硝—氯碱—消毒剂”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借川气东送储气库配套工程落户油田的东风,将漂粉精装置增至10套,成为我国含氯消毒剂行业的翘楚。

边消化吸收,边改进创新。经过420多项技术改造,江汉盐化工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体系。

抗疫的风雨洗礼

2020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武汉各大医院、社区消毒用品告急!1月24日除夕之夜,江汉盐化工在中国石化紧急指令下,5小时内紧急装运240吨高效消毒剂火速运往武汉,缓解了医院、公共场所与社区大量消毒剂需求的燃眉之急。

“天气虽冷,可大家的心里是热乎乎的。”作为中国石化首批向武汉疫区援助的紧要物资,漂粉精运行部主任涂飞全程参与和组织了装货发运任务。

回想那个难忘的除夕,涂飞说,很多年没经历过那样的气氛、那样的场面。那一夜,他是用“21227步”量出来的,他说很多员工比他走得还多还累。

2020年1月24日11点半,江汉盐化工接到装运240吨漂粉精驰援武汉的紧急任务!240吨4800桶28800个标签,车辆在晚上6点到厂,第2天凌晨前要完成装车,时间仅有6个小时。

岗位值守人员只有32人,不足平时的1/3;时间紧、任务重、缺人手……这个艰巨的任务能完成吗?

“我半小时就到。”“我马上从潜江赶过来。”“我们两口子一起到。”……一声声动员令起,一颗颗丹心可鉴。在疫情肆虐的时刻,江汉盐化工人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产品早到一分钟,武汉就多一分安全。

50分钟后,150名员工集结完毕。倒桶、贴标签、打塑封、上托盘……盒饭送来了,大家只匆匆扒拉几口便继续投入战斗。气温越来越低,雨势越来越大。露天搬运中,大家的手冻得冰凉,耳朵冻得发紫,汗水、雨水交织在了一起……深夜11点,悬挂着“中国石化同武汉人民在一起”标语的8辆大货车驶出了厂门奔赴武汉,比计划提前了1个小时。

彰显国企担当,全力保供国内消毒剂产品需求;贡献中国力量,扩产增量为全球抗疫提供紧缺消毒物资。疫情期间,中国石化向海外运送了超过1万吨的消毒剂。

“看着自己生产出来的漂粉精运往全球,得到国际公众的认可,这份自豪的感觉永生难忘。”涂飞说。这是江汉盐化人的心声。

创新的脚步不止

“真的有点累,还好都顶下来了。能在我们手上把新装置、新工艺开起来,心里还是蛮高兴的。”提起近几个月的辛苦工作,漂粉精技师吴靖欣慰地说。

5月10日,吴靖和另外30名从各装置调集的骨干值长、班长、熟练工一起进入新装置,开始熟悉设计位置、工艺流程,为新设备投产做准备。试产任务琐细又繁重。一条生产线有178台设备,要一个个调整测试,一次次排查试验,只为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

每遇到一个难题,就需要一次破题。1.2万吨/年漂粉精新装置试运期间,在工艺改进带来产量新突破的同时带来了“中间产品粒度过小,难以压实成型”的新难题。但这并没有难倒执着的江汉盐化工人!他们通过对压力工况、处理能力和变化情况的不断精细修正,最终找到了最佳的压实时间、转速,最终解决了试运阶段面临的最大难题。

投产前一夜,涂飞没睡好,脑海里一直像放电影一样:从机电仪准备、人员安排、工艺配方、工序衔接、人员保运、一直到后勤保障……

随着一股股白色的漂粉精颗粒倾泄而出,1.2万吨/年漂粉精装置宣告投产成功。“当时心里那种幸福的滋味,真得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有些木讷的涂飞难掩兴奋之情。

新装置最大的优势是,采用旋转闪蒸干燥工艺替代原有的干燥方式,物料干燥时间由过去的160分钟降至10秒钟;设备内部储存的物料由原来的4吨~5吨降低至20公斤~40公斤,干燥设备的日常维护成本和运行风险更低。

短暂的喜悦之后,涂飞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安静了一会儿。他在想着后期运行的注意事项,以及下一步如何把新的干燥工序“移植”到老装置上。

“对现状的永远不满足,不断跳出固有的模式,遇到困难从不退缩。哪怕眼前看似很成熟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继续追求更好一点、更新一些。”叶学良说。其实,这就是江汉盐化工人一直努力追求的精神!

猜你喜欢

江汉消毒剂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江汉英美术作品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江汉英美术作品
望江汉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艺术百家 江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