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指导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2021-09-25袁凤易周宇万芳徐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4期
关键词:降糖药胰岛素血糖

袁凤易,周宇,万芳,徐丹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老年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一般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临床统计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11.6%,治疗率仅为25.8%,而血糖控制率仅为39.7%[1]。部分患者经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或自身行为管理能力较差、治疗依从性低,也导致了血糖控制率不佳。因此,加强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提高血糖控制率至关重要。临床研究显示,强化血糖控制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2]。胰岛素强化治疗是主要的强化血糖控制强化血糖控制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伴显高血糖,或已有一定病程,但联合两种及以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明显升高者[3]。多数老年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出院后,自我管理及约束能力明显下降,导致血糖反复,甚至加重病情。因此,联合健康指导、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管理也十分必要。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健康指导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86岁,平均(71.2±8.4)岁;病程1~13年,平均(7.4±3.1)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0~88岁,平均(71.8±8.9)岁;病程1~15年,平均(7.8±3.7)年。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使用2种或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HbA1c≥9.0 mmol/L,年龄≥60岁;排除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或意识障碍等;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睡前予长效胰岛素,餐时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每日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日剂量按0.44 U/(kg·d)起始,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共治疗4周。观察组使用健康指导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①健康指导。组建健康管理小组,由科室内主治医师、营养师、主管护师各1名组成,共同制定糖尿病健康指导方案。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一般资料,针对患者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健康指导。对患者及家属陪护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共计4 h,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减弱,需要家属共同参加,护理人员讲解疾病知识、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并发症防治、自我血糖监测等,强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护理能力。配备血糖仪,每周监测空腹、餐后、睡前血糖至少15~20次,血糖上传至相应软件,由护理人员统一解答疑难问题,及时纠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行为习惯。组建微信群,将患者及家属拉入群中,定期推送糖尿病相关知识,还可与患者沟通交流,学习和分享经验,提醒患者及时就诊[4-5]。②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同对照组组,共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测定FPG和2hPG,记录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调查问卷(SDSCA)评估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血糖监测、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等;治疗后评估糖尿病知识评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总分10分,得分越高掌握越好,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估生活质量;统计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及t检验,有统计学差异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FPG(mmol/L) 2hPG(mmol/L) 血糖达标时间(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13.27±1.46 5.54±0.48 19.45±2.08 7.86±0.64 62.76±7.68对照组 30 13.32±1.53 7.92±0.62 19.34±2.12 12.47±1.57 120.34±6.15 t-0.232 4.010 0.239 4.414 6.175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治疗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糖监测、运动管理、饮食管理、足部护理、遵医嘱用药等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糖监测 运动管理 饮食管理 足部护理 遵医嘱用药观察组 30 2.06±0.35 5.78±0.21 4.10±0.52 5.19±0.71 4.39±0.63对照组 30 1.10±0.31 4.42±0.39 3.48±0.40 2.43±0.45 3.74±0.56 t-3.192 3.073 2.978 3.021 2.986 P-<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糖尿病知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糖尿病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DSQ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糖尿病知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大多病程长,使用过多种口服降糖药物,但对于联合2种及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仍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需要行胰岛素强化治疗[6]。通过每日3~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7]。但单纯强化胰岛素治疗仍需要辅助强效的自我行为管理,若患者在治疗后无法提高自我约束力及自我管理能力,血糖仍可反弹,甚至加重病情。健康指导通过组建健康管理小组,对患者的疾病认知、饮食、运动、日常生活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促使患者提高疾病认知,改善行为习惯,主动遵从健康行为方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健康指导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对糖尿病的错误认知,改变原来的生活和健康态度,提高对自身健康的维护能力,从而使患者获得持续受益,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8]。

综上所述,健康指导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确切,有效提升了血糖控制效果,提高了自我管理行为、疾病认知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降糖药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