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信念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

2021-09-25赵洪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4期
关键词:服药信念依从性

赵洪霞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43)

0 引言

相关调查显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知识的匮乏与对高血压疾病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多数患者的服药性相对较差,从而不利于血压水平的合理控制[1]。对此,研究人员指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中,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从而有效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以便为其血压控制水平的提升与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保障[2-3]。本次研究针对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干预过程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者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社区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0岁,平均(51.02±3.22)岁。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1~75岁,平均(52.33±3.76)岁。相关研究内容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做好高血压知识宣讲、落实药物使用指导以及定期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随访调查并给予相应指导。

1.2.2 研究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1)做好高血压知识系统讲解:在社区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有效对患者及其家属就高血压发病机制、危害性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系统说明,从而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以便提升对于治疗工作的重视程度。

(2)开展心理护理:在干预过程中,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帮助患者实现负性心理的合理疏导,以便建立积极的治疗信念。

(3)开展自护能力培训: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开展自护能力的培训工作,从而进一步实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与优化。

1.3 观察标准。本研究中,将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血压水平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其中,根据患者自觉服药情况可以将其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血压指标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数值。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计算,其中,使用(±s)代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代表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针对数据相关差异,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在服药依从性方面,经过干预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服药依从性(n,%)

2.2 患者血压水平对比。在血压水平方面,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数值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血压水平(±s)

表2 患者血压水平(±s)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50 158.24±10.25 130.24±6.52 100.74±6.52 82.01±2.57对照组 50 159.33±11.22 145.01±7.11 101.21±5.14 92.57±3.67 t - 0.236 11.085 0.365 12.258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类高发性慢性疾病,它的病程时间长,病情发展缓慢,但若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容易诱发心、脑、肾、神经等多种器官功能性损伤的并发症。据不完全统计,高血压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4]。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生活模式的转变,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出现升高趋势。作为常见疾病之一,高血压对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相对较大,研究人员指出[5],该病的致病原因相对较为复杂,遗传因素、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因素以及精神压力等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病。在临床过程中,多数患者伴有头痛、心悸、易疲以及颈项板紧等问题,且会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到患者自身健康以及正常工作、生活[6]。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多数患者对于高血压的危害性缺乏了解,从而难以有效依据医疗人员要求进行药物的按时服用,从而不利于其血压水平的有效控制[7]。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表示,在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患者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治疗观念,以便引导其建立正确的治疗心态,从而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8]。健康信念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临床教育护理模式,它主要由人体健康信念、行为制约因素以及行为线索三项组成,通过将健康信念同知信行为进行有机的结合,达到提高患者健康意识,规范行为习惯、提高临床依从性等干预目的[9-10]。在健康信念模式中,信念形成基础是健康信息,行为动力是健康信念,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充分利用以及对患者信念和行为的双向干预,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正确认识和日常重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不良行为习惯对疾病发展的严重性和威胁性,引导和帮助患者积极改正不良行为,树立强烈、正确的健康信念,形成健康、科学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而有效提高他们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治疗,丰富自护理知识和能力,从而更好的控制病情发展,提高临床治疗干预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1-12]。

本次研究表明,与常规干预相比,通过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效果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与优化。

综上所述,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优化,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健康信念模式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服药信念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为了信念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发光的信念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