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唑嘌呤早期治疗炎性肠病与传统治疗的疗效比较

2021-09-25赵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4期
关键词:肠病病患者灌肠

赵锋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贵州 毕节 551700)

0 引言

炎性肠病是指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是胃肠道疾病除肿瘤外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临床大量病例证明,本病治愈率低,复发率高[1]。使用传统治疗方式针对炎性肠病的治疗,患者伴随较多的不良反应,且自身的复发率没有显著变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受到很多的身体痛苦,导致其自身不良反应大打折扣。硫唑嘌呤治疗是被广泛应用在炎性肠病患者的有效药物,对于炎性肠病患者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2]。硫唑嘌呤治疗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复发率的显著变化,减少患者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阶段的生活质量,抑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炎性肠病的复发率。文章主要将硫唑嘌呤早期治疗炎性肠病与传统治疗对比,分析早期治疗炎性肠病选择使用硫唑嘌呤治疗的价值。现列举41例炎性肠病患者进行分组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12月至2020年8月的时间基准,收集我院41例炎性肠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主体,根据动态随机分组法,分成研究组21例,参照组20例。其中腹痛、血便脓血便、腹泻患者38例,便秘2例,无血便者1例。研究组患者:男6例,女15例;年龄为28~76岁,平均(45.91±3.62)岁。参照组患者:男2例,女18例;年龄为28~76岁,平均(45.93±3.61)岁。患者均在门诊接受治疗,均为溃疡性结肠炎,均以反复腹泻,排脓血便,大便性状改变等阳重消化道症状,通过肠镜检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予明确诊断,所收治患者无一例克隆病及肠结核,排除胃肠道相关疾病后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均由肠镜检查,治疗后由肠镜复查,根据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复发率进行对比。研究人员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炎性肠病的诊断标准要求;②经过医生的研究分析解释,炎性肠病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工作;③炎性肠病患者没有死亡风险。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的炎性肠病患者;②有着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的炎性肠病患者;③知晓研究情况后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炎性肠病患者;④年龄在80岁以上的炎性肠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参照组行常规治疗。每日口服美沙拉嗪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148;生产企业: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药品规格:0.25 g×24片)1.0 g/次,每日4次,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60010;生产企业: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药品规格:0.5 g×24片),每日三次,每次1.0 g,同时给予康复新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1021834;生产企业: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药品规格:10 mL×6支)10 mL+地塞米松(产品名称: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生产企业: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399;药品规格:1 mL:5 mg×10支)5 mg灌肠,每日一次,每次灌肠后保留灌肠液半小时才能排便,共灌肠半月,其他药物继续口服。2个月后复查肠镜。

1.2.2 硫唑嘌呤治疗:研究组行硫唑嘌呤治疗。每日口服硫唑嘌呤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422;生产企业: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药品规格:50 mg×60片):0.2 g/次,每日一次,美沙拉嗪片每次1.0 g/次,每日4次,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日3次,每次1.0 g。同时予康复新液10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灌肠,每日一次,每次灌肠保留灌肠液半小时后才能排便,共灌肠半月,半月后继续口服药物硫唑嘌呤、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治疗2个月后复查肠镜,2个月后口服药物硫唑嘌呤减半口服维持治疗一年,其他药物按原剂量继续口服1年。

1.3 指标判定。观察患者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液系统损害、感染以及胃肠道反应。总不良反应率=(血液系统损害+感染+胃肠道反应)/总治疗人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人员分析研究患者的相关参数数据,采用SSPS 2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例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如果最终结果为P<0.05,证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炎性肠病患者的复发率。对比两组炎性肠病患者的复发率,参照组的复发率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炎性肠病患者的复发率比较[n(%)]

2.2 对比两组炎性肠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炎性肠病患者的不良反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肠病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s)

表2 两组炎性肠病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s)

组别 例数 总不良反应率血液系统损害 感染 胃肠道反应参照组 20 4(20.00) 1(5.00) 2(10.00) 1(5.00)研究组 21 0(0.00) 0(0.00) 0(0.00) 0(0.00)t - 4.654 1.076 2.208 1.076 P - 0.031 0.300 0.137 0.300

3 讨论

炎性肠病属于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疾病的主要发生部位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回盲部以及右半结肠,主要变现为水肿、充血、溃疡、肠腔弥漫性糜烂以及肠腔狭窄等,没有明确的治疗药物[3]。硫唑嘌呤属于免疫抑制药,在临床上常用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天性溶血性贫血以及急慢性白血病的治疗过程,在治疗不同疾病以及不同病情情况的时候,往往有不同的用法用量,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硫唑嘌呤同样用法用量不同。患者需要根据医生叮嘱规自身用药行为,实现科学合理用药[4-5]。翻阅大量的研究文献说明,炎性肠病患者的过程使用硫唑嘌呤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出现复发率的情况。硫唑嘌呤可以抑制病毒感染,抑制Friend白血病,抑制脾脏肿大病情,降低血浆以及脾脏内病毒滴度,实现免疫抑制作用。对于炎性肠病的硫唑嘌呤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自身的复发率,提高治疗有效率。研究人员发现在针对于炎性肠病患者的过程中,使用常规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大量的病情复发的情况[6]。

对比两组炎性肠病患者的复发率,参照组的复发率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炎性肠病患者的不良反应,研究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与杨元明[7],等的研究互证,证明其自身的研究有效性。

综上所述,硫唑嘌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炎性肠病患者疾病症状,减少患者复发率,治疗时间越长,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更好,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越小。硫唑嘌呤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炎性肠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在同样的治疗时间内,硫唑嘌呤治疗的早期炎性肠病患者有着更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猜你喜欢

肠病病患者灌肠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
灌肠缓解便秘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