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021-09-25林文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4期
关键词:快速性心动过速消融术

林文培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0 引言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心脏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心慌、发作时间在数秒至数分钟不等,随着病情的加重,该病频繁发作,若不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心功能下降、心脏扩大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也对家庭造成了较大的负担[1]。目前临床对于该病有着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电复律、外科手术以及射频消融术等方法,其中射频消融术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势,已经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方法[2]。该术式主要是通过电生理检查来确定异常电位诱发点,从而确定消融靶点,通过射频电流来消融靶点心肌组织,从而纠正心律异常[3]。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也不断提升,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与疗效,且复发率不断下降[4]。本次研究选取200例收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8月200例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4例,女76例;年龄为23~73岁,平均(48.6±11.2)岁,均应心慌就诊,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关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射频消融术的适应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均为局麻,术中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本次研究手术操作标准均按照《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中的规范进行[5]。

1.3 观察指标。统计入选患者的手术即刻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2年观察本组患者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手术情况。本组20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在36~287 min,平均(115.6±46.8)min,术中X线曝光时间在7.3~65.8 min,平均(24.6±5.8)min。

2.2 本组患者的手术结局。本组200例患者中196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8.0%;有4例患者手术失败,其中2例由于消融后仍存在室性早搏,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因此终止手术;1例患者由于游离壁房室旁道时存在旁道分布浅隐,因此停止手术;1例患者由于消融靶点在心房侧,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停止消融,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的手术结局

2.3 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200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1.0%。

2.4 本组患者随访结果。本次研究随访2年发现本组200例患者中仅有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0%,手术距离复发间隔时间为2~18个月,平均(6.8±1.3)个月,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特发性心动过速2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1例,见表2;复发患者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均成功。

表2 复发患者疾病类型(n,%)

3 讨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持续心动过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在电生理检查技术的辅助下,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也越来越清晰,因此该病的临床治疗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6]。传统医学对于该病主要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药物治疗的总体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因此无法推广应用。近些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发现射频消融术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效果,该术式其主要是通过热效应来消融病灶或阻断折返和传导途径,从而纠正心律失常症状[7]。该术式的应用解决了过去药物无法根治该病的问题,且复发后可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射频消融术中使用的是300 kHz~1000 kHz电流,在产生热效应的同时对于心肌兴奋性无明显影响[8];心肌组织对热效应的敏感性是该术式治疗的基本原理,温度在45℃~50℃时,心肌组织会发生蛋白质变性与脱水的改变,当温度≥50℃时心肌组织就会出现凝固性坏死,当温度>100℃时,液体气化,心肌组织碳化形成焦痂[9]。电极温度的可控性从而能够控制术中心肌组织损毁范围以及程度,通过电生理检查确定消融靶点,利用电极板、心肌组织以及电极形成环路,从而让心肌组织凝血坏死,达到治疗的效果[10]。

本次研究通过统计得出,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在36~287 min,平均(115.6±46.8)min,术中X线曝光时间在7.3~65.8 min,平均(24.6±5.8)min,由此可见该术式的手术时间以及X先曝光相对较长,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手术流程;本组200例患者中196例患者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8.0%;有4例患者手术失败,其中2例由于消融后仍存在室性早搏,加上患者年龄小,为了预防术后并发症因此终止手术;1例患者由于游离壁房室旁道时存在旁道分布浅隐,因此停止手术;1例患者由于消融靶点在心房侧,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停止消融,由此可见该术式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小加上生理结构复杂,因此导致手术无法有效开展,在应用该术式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该术式的适用证。本组200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1.0%,由此可见射频消融术在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术后复发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医师的手术经验有关,需要医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手术水平。本次研究随访2年发现本组200例患者中仅有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0%,手术距离复发间隔时间为2~18个月,平均为(6.8±1.3)个月,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特发性心动过速2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1例;复发患者再次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且均成功,由此可见射频消融术对于复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也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术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少,且术后复发也可再次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快速性心动过速消融术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思考心电图之169》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浅谈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问题
四种坐标系下的多电平SVPWM快速性对比分析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22000k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