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产妇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9-25李秋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4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硬膜外剖宫产

李秋香

(龙井市人民医院,吉林 龙井 133400)

0 引言

在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影响下,高龄产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高龄产妇宫颈比较坚韧,导致高危妊娠风险明显提升,使其极容易产生难产等情况,严重威胁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1]。近年来,剖宫产术已经成为治疗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降低难产率及产妇死亡率,在此期间选择科学、有效的麻醉方式是确保手术顺利以及良好母婴结局的关键环节[2]。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术常见的麻醉方式,这种方式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通过对以往临床经验的总结发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进展缓慢,且极容易产生切口渗血、术后疼痛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产妇身体恢复。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式具有用药量小、起效快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对提升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3]。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以探究高龄产妇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为目的对86例产妇予以观察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86例接受剖宫产术的高龄产妇,选取时间在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34~46岁,平均(39.58±3.89)岁;体重54~69 kg,平均(61.28±6.57)kg;孕周35~40周,平均(37.28±4.27)周。实验组产妇年龄36~44岁,平均(39.71±3.43)岁;体重52~70 kg,平均(60.97±6.44)kg;孕周36~41周,平均(38.17±4.17)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产妇均为足月妊娠;年龄大于33岁;产妇临床资料保留完整,可以进行实验研究;本次研究内容在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与核实后进行;产妇及家属在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及意义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产妇存在精神及神经疾病病史;对本次实验用药过敏者;存在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存在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1.2 方法。两组产妇入院后均接受剖宫产手术,术前6 h均禁食禁水,并在产妇麻醉前30 min给予其盐酸戊乙奎醚进行肌内注射,剂量为1 mg。同时,在产妇进入手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对其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监测,为产妇开放静脉通道,并补充500 mL晶体液。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选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具体措施: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对产妇实施L2-L3硬膜外穿刺置管,并给予其5 mL利多卡因,浓度为2%,观察5 min后若未见蛛网下腔阻塞需要再注射5 mL利多卡因,同时结合产妇阻滞平面为其注射10 mL罗哌卡因注射液,浓度为0.75%。实验组选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具体措施:首先医护人员引导产妇保持头高、脚低位,然后采用单点穿刺法对其实施L2-L3腰穿刺,待出现脑脊液后将3 mL罗哌卡因注射液注入,浓度为0.5%,并将内针拔出,置入并固定硬膜外导管,最后引导产妇保持平卧位。

1.3 观察指标。①由医护人员详细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并通过具体数据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予以分析比较。②观察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牵拉反射,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表示为(±s)、(%),并采用t、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产妇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妇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表1 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 麻醉前 麻醉后实验组 43 131.25±10.37 101.28±8.63 75.97±7.12 60.15±5.41 81.55±8.79 77.93±6.12对照组 43 130.97±10.64 120.65±8.97 74.78±7.16 68.78±6.17 81.46±8.63 81.22±7.57 t-0.1235 10.2043 0.7727 6.8963 0.0479 2.2162 P-0.9019 0.0000 0.4418 0.0000 0.9619 0.0294

2.2 对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予以比较分析,数据表明,对照组产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牵拉反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手术材料以及科学化防感染措施能够解决多种疑难产科病症,有效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随着二胎政策不断开放,我国高龄产妇不断增加,并且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逐渐增大,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4]。麻醉是剖宫产手术重要环节,选择安全可靠、起效迅速且药物安全性高的麻醉方案可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且对维护母婴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5]。随着高龄产妇孕周不断增加将会使合并症逐渐增多,导致其血管调节能力明显降低,极容易出现循环波动较大以及较难耐受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探究科学、有效的麻醉方式已经成为临床实验中重要课题。

近年来,临床上针对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普遍选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对循环影响小等优点,但在操作过程中极容易产生骶神经阻滞不完全或失败等情况,不仅加大手术操作难度,而且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从而降低手术效果[6]。同时,传统硬膜外麻醉方案中麻醉药物用量较大,导致麻醉诱导时间延长,使麻醉失败及麻醉阻滞不完全等事件发生概率较高,从而对母婴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在麻醉技术与医疗水平不断发展背景下,相关医学专家发现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有效打破传统硬膜外麻醉的弊端,充分满足高龄产妇手术需求,具有起效迅速、阻滞完全、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小以及肌肉松弛良好等优势,并且这种方式在低剂量腰麻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基础可以充分发挥镇痛效果,不仅能够消除产妇盆腔器牵拉反射,而且有助于阻断部分交感神经传导,从而减少术中产妇的应激反应,为降低母婴代谢以及内环境紊乱创造有利条件[7]。同时,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可以在改善高龄产妇血流动力学基础上实现良好的麻醉效果,通过适当给予其局麻药、控制注药速度以及稳定麻醉平面等措施有效降低牵拉反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保障产妇生产安全具有积极作用[8]。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产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而且大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障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高龄产妇剖宫产术首选麻醉方案。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硬膜外剖宫产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