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根腐病黄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及定殖调查

2021-09-24伍晓丽莫让瑜陈大霞

微生物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定殖深色菌核

伍晓丽, 韩 娟, 刘 飞, 莫让瑜, 潘 媛, 陈大霞*, 王 钰

(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种植研究所,重庆 400065;2.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重庆分中心,重庆 400065;3. 中药资源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65;4.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大健康中心,重庆 400065;5.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

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又称味连,以根茎入药,是我国大宗、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等多种功效,在很多中药配方中均有使用[1]。根腐病是近年来黄连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四川、重庆、湖北等主要产区均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连农曾经使用多菌灵、百菌清等多种化学农药对该病进行防治,但效果不佳。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是定居在植物根部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的一类真菌,在根内形成颜色深,有明显隔膜的菌丝和微菌核,这是DSE区别于其他内生真菌的重要特征。DSE菌落颜色多样,有浅灰、灰绿、褐色、深棕色、黑色等,有的菌株分泌深色色素[2-3]。DSE在植物中普遍存在,114科320属约600多种植物根部均发现DSE定殖,这些植物在高山、荒漠、极地、寒带、温带、热带等不同生境及极端环境地区均有广泛分布[4]。DSE的功能类似菌根,可以增强植物抗逆境能力,提高其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促进植物吸收和利用养分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菌群[5-6]。因此,DSE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的抗病研究,张晓蓉等[7]发现DSE甘瓶霉Phialophoramustea可以显著缓解尖孢镰刀菌抑制番茄生长的症状;农倩等[8]筛选到1株DSE L-14,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达到72.4%;胡丽杰[9]从宁夏枸杞根部分离到镰刀菌属DSE菌株NQ8GII4,其发酵液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高达82.05%,与化学药剂腐霉利的效果相当。目前尚无黄连DSE的相关研究报道。前期研究发现,黄连根条中DSE菌株Cadophoraorchidicola的分离频率与根腐病有明显关系,健康根条中该菌分离频率高达20%,明显高于根腐病根条中该菌的分离频率1.52%。因此,本研究对健康/根腐病植株中DSE分离频率及多样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对重庆、四川、湖北等黄连主产区不同年生健康黄连DSE定殖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揭示DSE定殖与根腐病发生的关系及DSE的定殖情况,为利用DSE促进黄连生长发育,提高黄连抗逆抗病能力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①DSE分离材料来源: 2018年9月在重庆石柱四个黄连主产地沙子镇、冷水镇、黄水镇、枫木镇,每地点选采样地2块(二年生、三年生黄连各1块),每个地块按五点法分别采集二年生、三年生健康/根腐病黄连,每点1株,每个地块10株,每个地点20株,每个地点二、三年生的健康株10株混合成一个样品,病株10株混合成一个样品,共计8个样品。取回后立即进行DSE的分离和鉴定。采样点详细地理信息见表1。②DSE定殖情况调查材料来源:2019年6月在重庆、四川、湖北等黄连主产地区采集健康黄连进行DSE定殖情况调查统计。每个地区选择1块样地,按五点法采样,每个采样点4株,共计20株/样地。采样点详细地理信息见表2。

表1 石柱采样点地理信息

1.1.2 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北京陆桥)。

1.1.3 试剂与仪器 B518259 Ezup柱式真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上海生工Sangon Biontech);RR178 Fungi Identification PCR Kit (Takara);FAA固定液[10]。超微量分光光度计(NanoDrop 2000,Thermo Scientific);水平电泳仪(DYY-6C,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CR仪(PTC-100,Bio-rad);凝胶成像仪(Gel Doc XR,Bio-rad);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LDZX-75KB,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超净工作台(SW-CJ-1FD,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SPX-250,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

1.2 方法

1.2.1 深色内生真菌分离纯化 取健康和患根腐病的黄连须根,清水漂洗去泥土,洗衣粉水洗1 min,流水冲洗1 h,75%(体积分数)乙醇洗1 min,无菌水漂洗1次,无菌滤纸吸干,0.1%(质量分数)升汞灭菌2 min,无菌水清洗4次,无菌滤纸吸干,剪小段,接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20 ℃黑暗培养[10]3 d后,每天观察,挑取组织周围长出的真菌菌丝进行纯化培养,长成深色菌丝纯化后保存备用。

表2 采样点地理信息

1.2.2 深色内生真菌分子鉴定 ①真菌基因组DNA提取:采用柱式真菌基因组 DNA 抽提试剂盒,按照说明书操作提取基因组DNA,经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DNA含量后进行PCR扩增。②ITS 序列PCR扩增:用RR178试剂盒扩增真菌ITS 序列。扩增体系(50 μL):ddH2O 20 μL,PCR premix 25 μL,真菌DNA模板 4 μL,ITS1和ITS4 Primer 各0.5 μL。引物序列:ITS1为TCCGTAGGTGAACCTGCGG;ITS4为TCCTCCGCTTATTGAT-ATGCPCR。扩增条件:94 ℃ 4 min,94 ℃ 30 s,50 ℃ 30 s,72 ℃ 1 min,循环39次;72 ℃延伸 10 min。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送华大基因公司测序[10]。

1.2.3 深色内生真菌离体回接 所有分离到的深色真菌,根据分子鉴定结果,同种的选1~2株菌进行离体回接,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5 ℃黑暗培养10~15 d至菌丝长满平皿。剪取健康黄连根条(长约3~4 cm),无菌水清洗数次,无菌滤纸吸干水分,置于菌丝上共培养,4条根/皿,3皿/菌株,25 ℃黑暗培养10~15 d后观察统计发病情况。以水琼脂培养基培养的健康黄连根条作为对照[11]。

1.2.4 DSE显微观察 插片法对经过离体回接筛选出的疑似DSE菌丝进行显微观察是否有隔。

1.2.5 黄连根部DSE定殖情况调查 每块样地取黄连20株,每株上剪取1 cm长根条10条,于FAA固定液保存备用。实验前清水漂洗3~4次,10%(质量分数)KOH 90 ℃离解60 min,清水漂洗4~5次,乳酸中和后镜检。根样上滴清水1~2滴制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每条根观察5个视野,记录每个视野中微菌核和DSE菌丝的定殖情况。使用SPSS 20 软件对黄连DSE定殖率和定殖强度进行比较。定殖率(%)=(定殖根段数/镜检根段总数)×100%,定殖强度(%)=(DSE感染视野数/总视野数)×100%[12]。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连根部深色内生真菌种属、离体回接结果及形态特征

经分子鉴定,从健康和患根腐病的黄连根部共计分离出深色内生真菌16株,属于10个属。其中6株离体回接表现致病性,不属于DSE。其余10株不致病,属于6个属,显微观察有隔,确认属于DSE(表3,图1、2)。

表3 黄连根部深色内生真菌分子鉴定结果和离体回接结果及形态特征

图1 深色内生真菌离体回接Fig.1 In vitro infection of dark endophytic fungiA、B:离体回接不致病的菌株 ;C、D:离体回接致病的菌株A,B:The non-pathogenic fungi; C,D:The pathogenic fungi

图2 部分DSE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Fig.2 Morphology of DSEA、B、C、D:DSE菌落;E、F:类似微菌核结构;G、H:糖葫芦串结构;I、J、K、L:菌丝A,B,C,D:DSE colony;E,F:Structure similar tomicrosclerotia;G,H:String structure; I,J,K,L:Mycelium

2.2 健康/根腐病黄连根部DSE分离频率比较

无论是不同地方分别统计还是4个地点的总体统计,DSE的分离频率健康植株均高于根腐病植株。且二者的优势菌种不同。健康植株根部C.orchidicola为优势菌种。根腐病植株根部Ceratobasidiumsp. G3为优势菌种(表4)。

2.3 DSE菌核显微观察

黄连根部观察到大量DSE存在,DSE在黄连根内形成颜色深且有明显隔膜的菌丝和微菌核等典型结构。菌丝为浅褐至深棕色,微菌核由细胞壁增厚的膨大细胞聚集形成,且形态特征、发育程度不同。有的充满了整个细胞腔,有的尚在发育之中;有的深色或浅色;成串、成簇或单生。较多微菌核萌发,有的微菌核在根部表面萌发(图3)。

表4 健康/根腐病黄连根部DSE分离频率比较

图3 黄连根条中定殖的DSEFig.3 DSE colonizing in C. chinensis root A:浅色颗粒状微菌核;B:深色颗粒状微菌核; C:萌发的微菌核;D、E:菌丝形成的特殊结构;F:菌丝;G:不同形态的微菌核;H:根表面萌发的微菌核;I:串状微菌核A:Light-colored and grainy microsclerotia;B:Deep-colored and grainy microsclerotia; C:Germinating microsclerotia;D,E:Special structure of mycelium; F:Mycelium; G:Microsclerotia of different morphology; H:Microsclerotia germinating at root surface;I:Microsclerotia string

2.4 不同产地和年生黄连DSE定殖情况

不同产地的黄连DSE定殖率和定殖强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定殖率高的为重庆石柱横店村、石柱卧龙村、石柱河园村、开州姚程村、四川彭州春芽村,定殖率低的为四川洪雅黑林村、大邑江源村、什邡天桥村、湖北恩施太山庙村。定殖强度最高的为开州姚程村,最低为恩施太山庙村。不同年生的定殖率和定殖强度差异显著(P<0.05),但定殖情况和年生没有明显关系(表5)。

表5 不同产地和年生黄连DSE定殖情况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黄连根部DSE普遍、大量存在,且菌核形态和发育程度具有多种类型,推测为不同种类真菌形成的菌核。分离结果也表明,黄连中DSE具有多样性。同种植物中DSE菌核形态和种类的多样性在其他植物中也很普遍,如蒙古沙东青[13]。

显微观察发现,有的DSE幼嫩菌丝膨大形成大量糖葫芦串状结构,颜色浅,随着菌龄增加,糖葫芦串状结构颜色变深,推测其聚集形成微菌核。有的DSE在PDA上已开始发育出微菌核结构,培养基上出现微菌核的现象其他文献也有报道[14]。本研究分离到的DSE在其他植物中也有定殖:Cadophorasp.是水生芦竹、野棉花等多种植物的DSE[15-16];Leptodontidiumsp.是马耳草、银穗草等的DSE[16]。

DSE的分离频率,无论是不同地点的分离频率还是总的分离频率,健康根条均高于根腐病根条。且二者DSE种类和优势菌群均有差异。说明根腐病对DSE的定殖是有明显影响的。对健康和根腐病植物的有益内生真菌定殖情况的比较研究很少,张智慧等[17]发现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浸染率健康三七明显高于根腐病三七,但二者根部DSE侵染率没有明显差别。是病原菌的入侵破坏了黄连DSE的定殖,还是根部DSE的失衡导致了病原菌的入侵,其因果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很多文献把从健康根条中分离出的颜色深、有隔膜的内生真菌定义为DSE。本研究表明,即使在健康植株中,也能分离到病原真菌,如本研究从健康根条中分离到的Phomaherbarum、Phomasp. Sigrf24。前期研究从健康黄连根条中也分离到了Fusariumoxysporum,其分离频率达5.33%,但该菌是黄连根腐病重要致病菌之一,具有强致病性[11]。因此,本研究对健康根条分离出的深色有隔真菌均进行了离体回接,以筛除病原真菌。

不同年生和产地的黄连均有DSE定殖,但同样年生不同产地,同一产地不同年生黄连DSE定殖强度和定殖率有差异,且定殖率与年生没有明显的关系。这种现象在其他植物中也很普遍[18-19],说明DSE的定殖受土壤肥力、耕作措施、气候环境等多种生态、人为因素的影响。

DSE对宿主的养分吸收、生长发育、抗病抗虫、逆境耐受、抗重金属能力均有促进作用[20-22]。黄连中DSE普遍大量存在,其对宿主抗逆抗病性影响及促生作用等均值得深入研究,可为DSE开发生产黄连微生物肥料提供参考。

很多DSE难以产生孢子,不能通过形态准确鉴定其种类[23],因此,本研究未做形态鉴定。分子鉴定技术应用于 DSE可以对其进行大致的分类。

猜你喜欢

定殖深色菌核
虎奶菇菌核的平板培养及形成机制研究
深色衣服“带毒”?其实未必!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中秋节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铁载体产生菌Paenibacillus illinoisensisYZ29在花生根际定殖能力研究
植物根部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生防作用研究进展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香蕉枯萎病防控作用研究
在深色的面纱下她绞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