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1-09-23李艳娇刘正飞

当代医学 2021年26期
关键词:卡贝缩丁三醇宫素

李艳娇,刘正飞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四川 宜宾 644000)

产后出血是分娩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发生于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后,发病率为2%~3%,而在剖宫产术后发病率可高达19%以上[1]。其主要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发病后,循环血量将急剧下降,病情进展可导致全身组织缺氧、缺血,危及产妇生命安全[2]。而对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止血,对减轻预后风险有重要意义。缩宫素是常用药物,可有效刺激子宫收缩,但受产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影响,该药单独使用作用时间较短,持久性差,所需用量高,易引发严重不良反应[3]。为减少其用量,可实施联合用药方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作用时间较长,可与缩宫素发挥协同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1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对照组年龄23~48岁,平均(28.63±3.51)岁;初产妇63例,经产妇45例;孕周37~42周,平均(39.62±1.15)周;体重指数(BMI)23~27 kg/m2,平均(25.44±1.28)kg/m2。观察组年龄22~49岁,平均(28.37±3.24)岁;初产妇65例,经产妇43例;孕周38~42周,平均(39.25±1.18)周;BMI 23~27 kg/m2,平均(25.58±1.17)kg/m2。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单胎妊娠;胎儿娩出后,阴道有异常出血。排除标准: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合并前置胎盘者;合并胎盘植入者;合并子宫内膜病变者。

1.3 方法 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在子宫下段及宫体注射10 U缩宫素注射液(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281),并将20 U缩宫素注射液与500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合,给予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卡贝缩宫素治疗,在胎儿娩出后1 min内,给予100µg卡贝缩宫素注射液(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001)静脉注射。观察组卡贝缩宫素用法同对照组,并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Pharmacia and Upjohn Company,批准文号H20120388)250µg。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情况,采用容积法及称重法测量产后2 h和24 h出血量,以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为术后出血标准。②用药前及用药后2 h,比较两组凝血功能,采集产妇空腹肘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浆,采用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CA-70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出血比较 观察组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后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2.78%(3/108),低于对照组的12.04%(13/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0,P=0.009)。

表1 两组术后出血情况比较(±s,mL)

表1 两组术后出血情况比较(±s,mL)

组别对照组(n=108)观察组(n=108)t值P值出血量术后2 h 379.69±68.51 203.18±48.95 21.786 0.000术后24 h 551.58±98.42 395.64±79.56 12.805 0.000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用药后2 h时,观察组P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注: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时间用药前用药后2 h组别对照组(n=108)观察组(n=108)t值P值对照组(n=108)观察组(n=108)t值P值PT(s)20.15±2.84 19.92±2.57 0.624 0.533 15.86±2.31 11.09±1.84 16.785 0.000 APTT(s)49.58±4.71 50.32±4.25 1.212 0.227 35.94±3.16 27.25±3.21 20.049 0.000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可发生于产后24 h内,而产后2 h是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时期,出血量基本上集中于此时间段内,可达到500~1 000 mL,易引发感染、卵巢功能衰竭、休克等严重症状。该病发病可受胎盘、软产道、子宫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出血的主要因素,占50%左右[4]。发病后,可见子宫出现缺血水肿,对药物的敏感性差,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针对该病应以防治为主,目前常用措施仍为药物止血,药物种类较多。缩宫素为一线药物,主要治疗原则为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子宫内压力,促进开放的子宫血窦、血管关闭,从而减少分娩出血量,具有一定的出血防治效果,但单独使用该药疗效不佳。

有研究指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联合使用,在出血预防中可发挥较好效果[5]。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卡贝缩宫素是常用缩宫素类型,可发挥天然缩宫素的相似作用,作用机制为与子宫平滑肌宫缩受体结合,压迫子宫肌层血管,从而发挥止血效果,该药起效较快,但维持效果时间较短[6]。主要原因在于,缩宫素发挥药效的机制与体内宫缩素受体有关,受体饱和后,即便调整用量,也不能增强疗效,不能持续改善子宫收缩状态,还会引发不良反应。本研究观察组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弥补了缩宫素的不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于甲基前列腺素,其成分包括氨丁三醇,具有起效快、作用效果持久等优势,其作用机制为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促进肌质网钙离子释放,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刺激缝隙连接,从而使平滑肌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7]。该药在注射15 min后可达到血药浓度,半衰期可达60 min,可促进子宫平滑肌稳定收缩[8]。本研究未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有关文献[9]指出,该药可促进平滑肌收缩,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腹泻、呕吐、血压升高、胸闷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较轻微,实施对症处理后,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本研究中,用药后2 h时,观察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其中,PT为反映机体外源性凝血功能的有效指标,而APTT为反映机体内源性凝血功能的有效指标,其水平降低均提示血液呈高凝状态。除子宫收缩乏力外,凝血功能异常也是导致出血的重要因素,妊娠晚期与分娩时,产妇血液为高凝状态,而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异常状态,也可防治术后出血。

本研究选取例数较少,且未对药物不良反应及产妇预后进行探讨,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应扩大研究样本量,增加研究时间,以进一步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合卡贝缩宫素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结合卡贝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改善产妇凝血功能。

猜你喜欢

卡贝缩丁三醇宫素
卡贝缩宫素在安徽某猪场分娩助产试验分析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卡贝缩宫素配合宫腔水囊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给予卡贝缩宫素预防出血的临床研究
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