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1-09-23罗的的

当代医学 2021年26期
关键词: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罗的的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我国乳腺癌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许多患者患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大部分就诊时,已发展到晚期,该阶段已无法采取手术治疗,而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化疗药物类型越来越多,并被广泛用于临床中。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可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提高化疗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1]。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年龄31~72岁,平均(41.56±3.54)岁;TNM分期:Ⅲ期29例,Ⅳ期8例;文化水平:高中以下15例,高中及高中以上22例。观察组年龄30~71岁,平均(41.42±3.57)岁;TNM分期:Ⅲ期27例,Ⅳ期10例;文化水平:高中以下17例,高中及高中以上2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2]:经病理活检检查提示乳腺癌;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心电图检查提示正常;无放疗史或者化疗史;临床资料完整;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版)》乳腺癌标准。排除标准:具有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药物过敏史;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包括肾、心、肝等;存在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史;感染性疾病严重;合并病灶远处转移;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拒绝参与本研究或者中途选择退出;无法忍受化疗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新辅助化疗,具体如下: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857)500 mg/m2、5-氟尿嘧啶(湖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627)750 mg/m2和阿奇霉素(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18)5 mg/m2,以上药物均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第1天、第8天按照以上方法给药,平均6 d重复给药1次,每个周期21 d,连续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新辅助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Roche Pharma(Switzerland)Ltd.,批号:S20120069],静脉滴注15 mg/kg,新辅助化疗方法同对照组,每个周期21 d,连续治疗3个疗程[3]。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肿瘤全部消失,并维持>1个月为完全缓解(CR);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乘积减少>50%,并维持>1个月为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乘积减少未达到部分缓解,或者增加为疾病稳定(SD);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乘积增加>25%为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CD4+、CD8+和CD4+/CD8+。③比较两组血细胞计数,包括PC、WBC、RBC和N。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肝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发热。⑤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好精神健康,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T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两组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D4+、CD8+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T细胞亚群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 cell subse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T细胞亚群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 cell subse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CD4+,诱导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CD8+,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7 37 CD4+治疗前35.31±0.53 35.12±2.17 0.517 0.606治疗后31.74±0.83 34.35±0.82 13.607 0.000 CD8+治疗前28.06±0.49 28.12±0.60 0.471 0.639治疗后23.62±0.63 27.86±0.50 32.066 0.000 CD4+/CD8+治疗前1.24±0.03 1.25±0.02 1.687 0.095治疗后1.01±0.03 1.14±0.02 21.931 0.000

2.3 两组血细胞计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PC、WBC、RBC和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细胞计数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cell cou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血细胞计数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cell cou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PC,血小板;RBC,红细胞;N,中性粒细胞;WBC,白细胞计数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7 37 PC(×109/L)治疗前150.57±10.67 150.62±11.47 0.019 0.984治疗后131.52±9.46 147.63±10.29 7.010 0.000 RBC(×1012/L)治疗前4.26±1.17 4.38±1.29 0.419 0.676治疗后3.02±1.05 3.79±0.87 3.434 0.001 N(%)治疗前55.08±2.17 55.12±1.62 0.089 0.928治疗后34.08±2.19 41.48±1.25 17.850 0.000 WBC(×109/L)治疗前7.82±1.07 8.15±1.26 1.214 0.228治疗后4.06±1.12 5.16±1.37 3.781 0.000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7 37生理功能78.65±3.14 85.46±3.21 9.224 0.000社会功能76.14±3.69 84.94±5.86 7.729 0.000情感职能74.13±3.74 83.69±4.57 9.847 0.000生理职能76.39±3.82 84.16±4.94 7.568 0.000精神健康75.14±4.15 83.24±5.03 7.555 0.000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大部分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延误手术最佳治疗时间。乳腺癌疾病晚期后,癌细胞入侵到腋窝淋巴结与胸壁皮肤,导致包块表面部分皮肤、皮下淋巴管堵塞、皮内淋巴管堵塞,出现淋巴结性水肿,毛囊向内凹陷,出现“橘皮样变化”,导致乳头向内凹陷,乳头溢血及溢乳,部分甚至经血性转移及淋巴转移到肺、淋巴结、脑、肝等重要组织和器官,手术难度较大,尽管采取手术也无法全部切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6]。现阶段,主要采用化疗方法辅助治疗,能清除微小转移灶,减小原发病灶,尽量避免乳腺癌分期。但大部分化疗药物伴有消化道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出现在化疗后7~14 d,维持2~4周,临床表现以中性粒细胞降低、白细胞降低为主,部分患者合并血小板降低[5-7]。临床上,通常利用细胞击落刺激对骨髓造血功能进行刺激,从而达到骨髓抑制改善的目的,但长期应用很可能导致骨髓枯竭,最后无法有效刺激各种细胞因子。

贝伐珠单抗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类药物,可有效结合肿瘤细胞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而阻断内皮细胞有丝分裂作用,避免心血管的形成,最后,利用肿瘤细胞血液供应减少的方式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抑制[6-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D4+、CD8+和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C、WBC、RBC和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62%)与对照组(24.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安全性较高,能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实施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使其可以更好的融入生活。乳腺癌疾病治疗过程中,进行新辅助化疗的同时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能进一步提高化疗治疗效果,减小乳腺癌疾病肿瘤体积,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不仅可减小肿瘤体积,改善血细胞计数及T细胞亚群,且安全性较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碘帕醇注射液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19del/T790M/顺式C797S突变肺腺癌1例
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对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期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西妥昔单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