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心汤在老年冠心病中重要性的探讨

2021-09-23杨长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远志太子参胸闷

杨长友

(长丰县中医院,安徽 合肥)

0 引言

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极大丰富,再加上人们持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近些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越来越严重[1]。据相关研究指出,冠心病的死亡率远高于老年人其他心血管疾病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而表现的一系列症候,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心绞痛,严重的可导致心肌梗死,因长期慢性心肌缺血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老年冠心病主要临床症状有心绞痛、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养心汤在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疗效卓著,养心汤有补气养血、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症状[2]。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养心汤在老年冠心病中重要意义,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1~70依次编号。奇数编号对应是对照组;偶数编号对应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养心汤治疗;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57~85岁,平均(75.43±1.21)岁。病程2~7年,平均(6.12±0.75)年。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59~89岁,平均(78.52±2.15)岁;病程4~11年,平均(9.75±0.25)年。患者和家属均签字同意,已经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确诊为冠心病。

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其他严重影响本次研究的疾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③患者精神异常、酗酒、吸烟,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者;④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无法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药、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接受中医养心汤加减治疗;中药成分:黄芪20 g、太子参15 g、茯苓10 g、茯神10 g、远志10 g、石菖蒲10 g、丹参10 g、川芎10 g、酸枣仁10 g、柏子仁10 g、麦冬10 g、桂枝10 g、炙甘草9 g、五味子6 g、半夏10 g;主治冠心病心悸、胸痛、胸闷、易汗、乏力、气短等症,若患者有胸闷憋气,胸阳痹阻者加瓜蒌、薤白;若患者胸痛明显加三七和延胡索;若心悸明显、心律失常、睡眠障碍加龙骨、牡蛎;气喘、呼吸困难加葶苈子。将以上中药进行煎制,患者每天服用1剂,每剂大约300 mL,持续服用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分析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患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恢复良好,经过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则为显效;经过治疗后,冠心病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情基本稳定,则为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者有加重情况,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②治疗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血清脑钠肽等方面进行评估。

③治疗1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主要从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反应、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效果

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n,%)

2.2 对比心功能指标

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2.3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发现接受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不适反应、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例如口服阿司匹林片、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只是缓解冠心病的持续恶化,具有不良副作用,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4]。

中医一直广泛用于各临床治疗上,对于心血管治疗的效果越来越显著。中医认为老年冠心病多属本虚标实症状,所谓的本虚主要是指冠心病患者的心气、心血、心阴以及心阳不足,主要表现为神情疲惫、乏力倦怠、心痛隐隐、绵绵不休、心悸不宁等;所谓的标实主要是指气滞血瘀、痰阻寒凝[5]。心主血脉,脉为血之府,血液充盈方可循行脉内周流不息,而血液的循行又依靠心气心阳的推动,只有心阳气充足,才能让血液正常循环,如果心之阳气虚衰,可使心的功能出现障碍,血液循行不利。另外,心脏以血为体,心阳气的温煦和推动作用,也有赖于心阴血的濡养和滋润。老年性冠心病患者年高五脏之气已虚,气血不足、血不荣心、心血不足、气血不得畅通、血脉受阻、心体不得养,则发心痛胸闷心悸气喘等症。老年性冠心病以虚为本,同时也因虚而致实,伴有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等。在临床实践治疗中,因每个病人的证候和体质均不同,需辨证施治,首先需辨虚实,虚证需辨心之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随证加减,实证也是复杂多变,需仔细斟酌辨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实邪之不同,很多时候患者证候不是单独存在的,常常有两三证并存,而且有时会出现证型、虚实的转化,所以在临床治疗中,一定要灵活掌握。

养心汤药物原方组成《仁斋直指方论》:黄芪、人参、茯神、茯苓、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半夏、当归、川芎、肉桂、甘草。根据老年性冠心病发病特点及增强疗效,对养心汤加减化裁:冠心病为慢性疾病,在辩证施药时不可急功近利,应缓缓图之长期服药以取得稳固的疗效,因人参偏温热,尤其对虚热体质不适合,改用太子参补气阴,太子参性平,补气生津液,为补气药中清补之品,补而不燥,可适合患者长期服用;丹参功同四物,可祛瘀生新、调养血脉,对胸痹心痛疗效卓著,则去当归,改用丹参;肉桂辛大热,易耗气伤阴,改用较温和的桂枝,桂枝归心经、肺经,与甘草合为《伤寒论》桂枝甘草汤,可辛甘化阳、补益心阳;石菖蒲有祛痰开窍、安神定志的功效,合远志,名曰远志汤,出自《圣济总录》,可治久心痛、心悸怔仲。养心汤加减后组方:黄芪、太子参、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丹参、川芎、酸枣仁、柏子仁、麦冬、桂枝、炙甘草、五味子、半夏;养心汤中太子参、黄芪补气生津;远志、石菖蒲、茯苓、茯神、酸枣仁、柏子仁镇静养心安神,可明显改善患者心悸、睡眠障碍;丹参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功效;川穹性温,具有活血行气功效,走而不守,二药一寒一温,活血通络而不伤正,并可防药性过寒或过温;桂枝、甘草辛甘化阳以补心之阳;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以补心之阴;半夏燥湿化痰。在上药共同作用下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针对患者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进行治疗,对于心虚、少血、胸痹疼痛有明显治疗效果。有关研究分析养心汤的化学成分发现养心汤具有镇静安神、抗焦虑、改善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冠脉供血等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6]。本次研究中中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养心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很高。

综上所述,养心汤治疗冠心病效果十分理想,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极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远志太子参胸闷
基于化学成分变化对炆远志“减毒”效应研究
闽产太子参主产区连续式清洗机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太子参愈伤组织与植株再生培养基和外植体的筛选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毛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