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磺酸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疗法治疗高血压34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9-23朱丽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朱丽翠

(吉林省四平神农医院,吉林 四平)

0 引言

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仍有升高趋势,该病的直接表现是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临床症状以头昏、头痛为主,可能引发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并发症[1-2]。高血压的治疗以降低和控制血压为主,临床上常见的降压药有苯磺酸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等,本研究即联合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内一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过程中降血压药物选择的不同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50.55±10.27)岁,病程1.2~11年,平均病(6.12±2.24)年,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38~70岁,平均(52.61±12.32)岁,病程2~9年,平均(6.13±2.17)年,联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无法与之沟通交流;合并有其他器官障碍,如心、肺等功能障碍;凝血障碍;对苯磺酸氨氯地平或替米沙坦过敏,临床资料缺失。两组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等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流程及注意事项均已知悉,签署同意书,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高血压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42)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每次1片即5 mg,每日1次;瘦小者、体质虚弱者、老年患者、肝功能受损者起始剂量为每次2.5 mg,每日1次;以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次10 mg,每日1次。

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同对照组)和替米沙坦(南通华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14),起始剂量每次1粒,40 mg,每日1次;瘦小者、体质虚弱者、老年患者、肝功能受损者起始剂量减半为每次20 mg,每日1次;以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次80 mg,每日1次。

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2个月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2)记录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头痛、胃肠道反应、双下肢水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胃肠道反应+双下肢水肿)/所有患者×1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表示该种药物的安全性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通过对数变换使其接近正态分布;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个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

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mmHg)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mmHg)

2.2 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如头痛、胃肠道反应、双下肢水肿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膳食结构不合理、酗酒等[3]。高血压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控制患者血压。目前临床对高血压的治疗方式依然是使用降压药进行血压控制,然而市面上降压药种类繁多且疗效不一,本研究即联合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观察其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作用机制:抑制兴奋-收缩偶联,使血管平滑肌张力下降,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使其阻力降低;抑制钙离子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张力及其对内源性血管加压物质的反应性,使血压降低;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代谢的耗氧量[4]。替米沙坦是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明确拮抗AT1,并且不会对其他受体和患者体内的缓激肽造成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6]。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前者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并且观察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中,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的降血压及控制血压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双层片处方工艺研究
浓硫酸磺化苯酚合成对羟基苯磺酸工艺研究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误解:吃降压药能平复情绪
桃红四物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
替米沙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