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期随访管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探究

2021-09-23赵立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定期分层血压

赵立凤

(北京市密云区中心血站,北京)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饮食结构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也导致了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一路走高[1]。高血压是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是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过往的治疗经验来看,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管理是科学的控制方式。本文选择了156例本社区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过的156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龄42~80岁,平均(56.8±5.1)岁;病程1.0~8.3年,平均(5.1±2.5)年;观察组患者包括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43~82岁,平均(57.8±4.9)岁;病程1.2~8.8年,平均(5.3±3.2)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后均确诊为高血压[2]。②患者本人和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交流障碍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偶尔致电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

观察组实施定期随访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建立患者电子健康档案:通过问卷形式收集患者资料,详细记录患者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紧急联系人、高血压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等。②定期随访方式:设点随访、上门随访、电话随访。设点随访为本社区医生每月定期到社区居委会提供或指定服务点为高血压患者提供随访服务;上门随访为社区医生对行动不便的高血压患者入户提供随访服务;电话随访为社区医生通过电话联系患者或患者家属,询问患者相关情况。社区医生需对所有方式所得到的随访情况做好记录,对需要入院复诊的患者进行及时提醒。③分级管理高血压患者:对患者实行分级管理,根据相关标准按心血管风险水平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分级随访管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每年至少4次和患者进行面对面随访。④随访内容:包括掌握患者血压动态变化具体情况、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的情况。

1.3 判定指标

①血压控制情况:按照患者全年血压控制情况,分为优良、尚可、不良三个等级。不良:全年<6个月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 mmHg以下。尚可:全年有6~9个月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 mmHg以下;优良:全年>9个月以上的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 mmHg以下;②按照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③患者满意度:以问卷形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较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更佳,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56例高血压患者随访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n(%)]

2.2 危险分层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定期随访后,高血压高危人数大大少于对照组患者,中危人数没太大差别,低危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56例高血压患者随访前危险分层情况比较[n(%)]

2.3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随访的满意度为94.78%,大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4%,两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156例高血压患者随访后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是发病率极高的临床常见病,被称为是“无声的杀手”[3]。有家族病史、生活作息不规律、高钠低钾饮食、嗜酒吸烟、压力大、肥胖、运动量不足等因素都会造成患高血压的概率增大。高血压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患者出现视力模糊、意识丧失、头晕呕吐等明显症状时,多半已经出现了心脏、脑血管、肾脏、眼底病变[4]。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为钙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

目前为止,高血压还没有医疗技术可以将其完全治愈,药物控制配合改善生活习惯是目前临床上最佳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患病后需要终生服药,不可自行停药、调整用量,否则会导致血压反复异常,无法做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会加大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根据过往的临床病情反映,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70%的高血压都是因为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所造成的。我国目前正广泛推行定期随访管理高血压患者,以期能实现在减少国内社会医疗成本之上,实行大面积的疾病普查以及普治,降低了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致死概率以及致残概率的目标。通过定期随访高血压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危险性的知晓率,有助于患者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让患者对健康有忧患意识,可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定期随访管理要求社区医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随访,建立患者的电子信息档案,给予患者一对一的指导。通过社区设点随访、上门随访、电话随访等形式,每月和患者或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对患者进行血压动态监测、疾病知识宣讲、药物治疗指导、心理压力疏导等。给患者及家属建立科学的应对高血压的知识体系,以此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控制血压观念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告诫患者不可私自随意更换降压药、私自停药等,由此可以达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指标,使社区高血压危险分层下降的效果。目前我国的定期随访管理已有成效,有学者[5-6]曾对随访在高血压患者院外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经过随访的患者的治疗依从度更高的结论(P<0.05);翟加臣[7]曾对定期随访管理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得到了定期随访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的结论(P<0.05)。本研究对15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对78例患者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表明经过定期随访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得更好且危险分层有所降低,进过定期随访的高血压患者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此结论也论证了上述学者的观点。

综上所述,定期随访管理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的控制情况,提高患者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定期分层血压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雨林的分层
最怕啥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