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疼痛度

2021-09-23刘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椎体微创骨质

刘青

(沭阳建陵医院 骨科,江苏 宿迁)

0 引言

椎体骨折则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为多发的一种,患者多表现为脊柱畸形与腰背疼痛等[1]。随着医学的进步,脊柱微创手术作为新发展的微创手术,具有快速缓解疼痛、恢复病人功能的特点,已逐渐应用于骨折的治疗中[2]。有临床资料表明,将脊柱微创手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收效较满意[3]。有利于改变病椎力学强度,缓解疼痛感,提高脊柱承载能力,改善预后。在此次实验中,对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患的骨折愈合情况开展对比与探析,旨在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对于疼痛度改善情况的差异性,现对报道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共64例作为此次观察主体,骨折部位:T11部位骨折4例,T12部位骨折16例,L1部位骨折25例,L2部位骨折10例,L3部位骨折10例,L4部位骨折3例。将其通过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n=32)、对照组(n=32),观察组中女性22例,男性10例,年龄50~82岁,平均为(65.16±6.62)岁,接受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对照组中女性20例,男性12例,年龄48~80岁,平均为(65.20±6.65)岁,接受保守治疗方案。研究项目均在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研究,使用统计学比对两组各项基础资料,数据间呈现的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32例,实施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全身麻醉,俯卧位,在X线机辅助下,进行骨折部位定位,并检查周围组织。在骨折上下椎背面进行两个切口,长度均为2 cm左右,然后用椎弓根钉棒固定处理。复位满意后,将骨水泥穿刺针置于复位固定对侧,每次注入0.25~0.5 mL骨水泥,重复进行2~3次。若骨水泥出现向外渗漏,停止注入,待骨水泥完全扩散、充盈满意、固化后,取出钉棒,将钉孔用明胶海绵填塞,取出套管,包扎创口,术毕。对伤椎压缩较少,后凸Cobb角较小的骨折,局麻下直接骨水泥注射。术后给予益肾健骨胶囊(国药准字Z20 090867;广西厚德大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格:0.35 g×12粒×3板/盒)进行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4粒,连续口服1个月。

对照组32例,实施保守治疗方式,入院后对患者进行骨折状况评定,并按照其骨折机制、部位和神经功能制定保守治疗对策。如果病人没有骨折移位与神经损伤,可使用腰围或支具固定;如果病人没有神经损伤,但后凸Cobb角较大,可采用牵引复位方案;如果病人伴有神经损伤,则不在入选范围。后续仍给予益肾健骨胶囊口服,服用方式与观察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1)依据疗效标准进行评价,患者治疗后生活、工作能力基本恢复,脊柱能够完全伸直则表示显效,治疗后生活、工作能力有所改善,脊柱畸形有一定好转则表示为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表示无效。(2)通过记录患者椎体后凸Cobb角、压缩椎体高度/病椎上下椎体高度、椎管侵占率对两组骨折愈合状况进行评价。(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分评估两组疼痛度,评分0~10分,分值越大代表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重,伤后1个月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骨折愈合状况与疼痛度)使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优良率)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优良率更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优良率比较[n(%)]

2.2 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椎体后凸Cobb角更小,侵占椎管率更低,压缩椎体高度/病椎上下椎体高度比率更高(P<0.05),如表2所示。

表2 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表2 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2.3 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疼痛度对比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更低(P<0.05),如表3所示。

表3 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VAS评分比对(,分)

表3 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VAS评分比对(,分)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造成其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引发骨折的全身性骨病[4]。发病后,患者骨蛋白成分下降,甚至出现骨折。椎体骨折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为多发的一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主要由于骨骼结构异常、钙流失等因素引起,可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增加患者的疼痛度[5]。

以往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多实施牵引复位、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有利于缓解疼痛症状,但由于该方式创伤恢复时间长,并发症较多,因此保守治疗效果尚不理想[6]。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方法逐渐趋向于微创和安全[7]。临床可依据具体情况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方式,该手术方式可一定程度上纠正病椎高度,使骨水泥注射更为方便,具有骨传导与恢复诱导的作用,有利于恢复伤椎高度,改善身体承载功能,阻挡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承载力下降状况。骨水泥聚合后可形成热效应,能够填补患者的疏松组织,有利于缓解伤椎疼痛感,提高伤椎功能[8]。待骨质疏松改善后,给予益肾健骨胶囊口服,主要成分包括红花、三七、千年健、砂仁、当归、熟地黄、丹参、川芎、制何首乌、杜仲、巴戟天、人参、白术、淫羊藿、女贞子、甘草等,可起到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化瘀通络等功效,有利于改善骨质疏松及其腰、背疼痛。在此次研究中,相较于保守治疗而言,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通过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后的优良率更高,椎体后凸Cobb角更小,侵占椎管率更低,VAS评分更低,压缩椎体高度/病椎上下椎体高度比率更高,提示脊柱微创手术的疗效更佳,利于改变病椎力学强度,缓解疼痛感,提高脊柱承载能力,改善预后。

研究结果表明,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对于缓解病情,减轻椎体疼痛度等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椎体微创骨质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