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干预措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的应用

2021-09-23王春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系统性循证

王春艳

(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 中医科,黑龙江 哈尔滨)

0 引言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侵犯患者全身多个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病后患者身体内可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导致免疫系统供给自身组织系统,使多个器官受损[1]。由于该类疾病容易出现疾病反复发作等症状导致患者身心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采取护理干预帮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2]。循证护理主要针对查找相关书籍,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采取个性护理服务,帮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体康复,减轻患者身心负担。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4例,男性4例,女性40例,年龄24~40岁,平均(33.6±2.4)岁;对照组患者44例,男性6例,女性38例,年龄26~39岁,平均(33.3±2.5)岁;两组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者;护理前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意向书;排除合并其他免疫功能障碍者;排除合并精神障碍、心理异常者;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措施,护理方式为: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成立专业的循证护理小组,小组内成员由患者主治医师、责任护士以及护士长组成,小组内成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以往临床经验查找相关文献及书籍,分析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并在护理开展过程中,翻阅文献和书籍解决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②改进及完善护理工作:总结以往及患者目前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书籍与文献分析出现护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患者展开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护理方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使护理方案更贴合患者实际病情;③心理护理:查找相关心理评估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采取音乐疗法、心理咨询等心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负性心理情绪,使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④实行护理计划:在护理方案制定完成后与患者详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成功重要性,根据患者身体营养状况、书籍记载对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可适当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嘱咐患者可多开展兴趣爱好,可帮助调节心理情绪。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值0~100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值在80~100分为满意,对护理分值60~79为较满意,护理分值在59分及以下为较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满意以及较满意总和。

QOL: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SAS: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态,总分3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负性心理状态越低。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皮疹、关节疼痛、发热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25例,较满意15例,不满意4例,对照组对本次护理满意20例,较满意14例,不满意10例;相较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9%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2.2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更短,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d)

2.3 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QOL、SA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QOL、SAS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OL评分明显更高,SAS评分明显更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QOL、SAS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QOL、SAS评分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的不断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病率逐年增长,主要与患者家庭遗传、所处环境以及雌激素等有关。而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了累及全身器官,因此临床症状复杂,症状可随患者病情缓解、复发而出现轻重交替等表现,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在这样的前提下需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促进身体康复[3]。在患者患病后成立相关的护理小组,根据以往经验以及书籍等对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并在护理方案实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护理方案,使护理措施更贴合患者实际病情,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4]。此外,为保证患者治疗期间能够拥有良好的积极性,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相关量表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查找相关书籍制定更合理的护理方案,以达到调节患者心理情绪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5]。此外,根据患者身体不同情况对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给予患者用药护理,根据书籍或文献记载对患者展开护理,使患者的护理具有科学性,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目的。而在患者护理中,针对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善,查找文献和书籍记录有效为护理计划的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最简便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拉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6]。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可见,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提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此外,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更短(P<0.05),可见,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所用时间,以达到是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的目的;不仅如此,本次研究中还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QOL、SAS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OL评分明显更高,SAS评分明显更低(P<0.05),可见,应用循证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更有利于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促进身体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系统性循证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