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治疗

2021-09-23杨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

杨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新疆 喀什)

0 引言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临床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于治疗48 h 后可发生。在目前,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机械通气技术在一系列疾病治疗中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患者气道可产生较多分泌物,导致患者呼吸过快,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加重患者病情。我院就ICU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ICU 急性呼吸衰竭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均自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患者中选择,抽选量为100 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研究归入、扫除标准。男占比为56 例,女占比为44 例。年龄50~76 岁,以(65.12±0.21)岁为平均数。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时间均在48 h 以上。

归入标准: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且经呼吸机治疗均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均≥48 h;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扫除标准:患者气管插管前其余部位均发生感染;患者均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循环系统功能存在异常。

1.2 方法

100 例患者均实施综合治疗,予以患者平喘、吸氧,稳定患者内环境,并对患者酸碱平衡予以纠正,对患者予以平喘、抗感染、镇痛镇静以及营养支持。对患者并发症予以治疗,维持患者呼吸顺畅,予以免疫治疗、支持疗法等。予以患者输血、补液,稳定患者机体系统。经振动排痰机协助患者排痰,应用听诊器对干湿啰音部位予以标记,吸痰过程中可配合人工叩背进行排痰,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为头高脚低位,抬高角度为35°,使患者保持舒适。加强对患者口腔清洁和护理,防止细菌滋生,同时观察患者具体情况,预防误吸。应用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对患者病情程度予以评估,并评估患者感染程度,结合分值变化、白细胞计数等对治疗方案进一步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预后情况,记录患者排痰量、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对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予以监测,包括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作使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合理挑选数据集剖析整体效果。一切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查验,P<0.05 为差异有计算学意义。计数数据参照χ2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率(%)的形式表述;计量资料参照t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的形式表述。

2 结果

100 例患者治疗后显示均痊愈,每日排痰量平均为(32.12±0.21)mL,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8.36±0.12)d,抗生素应用时间为(9.71±0.24)d。治疗后PaO2、SaO2较治疗前有更高水平,PaCO2较治疗前有更低水平,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表1 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3 讨论

ICU 科室收纳的患者较多,病情较为危重且变化快,患者面临的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加以干预。急性呼吸衰竭是临床危重症之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加,且因病情因素作用,患者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阻塞等,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导致患者肺部实质受感染,呼吸机屏障受损,导致肺功能下降,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在临床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临床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主要在机械通气治疗48 h 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患者预后恢复造成影响,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加大了患者的死亡率,临床上需要加以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地方性、流行病特点,且发病机制与病菌传播途径、病原菌来源也存在联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多为细菌,其中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比6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慢性肺病、长期卧床、排痰困难、机械通气时间长、自理能力差等。其中机械通气较长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相比其余患者,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更高,针对该并发症,临床上需要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予以免疫疗法。我院对100例ICU急性呼吸衰竭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得出,100例患者治疗后显示均痊愈,每日排痰量平均为(32.12±0.21)mL,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8.36±0.12)d,抗生素应用时间为(9.71±0.24)d。治疗后PaO2、SaO2较治疗前有更高水平,PaCO2较治疗前有更低水平,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学意义。ICU患者病情相对危重,无法自主活动,容易出现呼吸衰竭,且加之病情影响,导致抗感染能力、自身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阻塞和呼吸肌无力等引起肺功能下降,且病情作用下自身消耗过多能量,临床上主要应用呼吸机予以呼吸维持,然而部分患者无法经呼吸机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痰液淤积从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情控制困难,且患者病情发展快,因此具有较高死亡率。我院在治疗方面从多个方面展开救治,包括排痰、营养支持、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等,并配合细致呼吸,保障了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ICU急性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综合治疗,促进患者排痰,予以营养支持、肺部功能改善、呼吸道清理等,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救治率,同时经评分量表对治疗方案进一步调整,保障了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可靠性。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衰竭呼吸机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应用探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