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防感方对新冠肺炎易感人群预防保护研究

2021-09-23王飞姜涛赵琳李君吴宁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8期
关键词:益气肺炎新冠

王飞,姜涛,赵琳,李君,吴宁川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0 引言

自2019 年12 月我国湖北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以来,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疫情,科学防控。现在针对新冠肺炎预防的药物及疫苗还处于研发阶段,尚无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药物[1]。目前国家出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四川省也出台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但方案中也明确指示各地应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辨证论治。本课题研究旨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结合川西北地区的具体情况,发扬川西北地区中医流派优势特色,建立中医专家团队,确立“益气防感方”预防易感染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方案。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有观察对象均来源于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2020 年5 月至2020 年7 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人群。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无急性呼吸道及外感症状;年龄在18~75 岁;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符合以上3 项的患者,方可纳入本项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障碍、孕妇、哺乳期妇女、不愿意接受中药者,均予以排除。

1.3 研究方案

1.3.1 病例分组

根据一般资料标准选定病例并告知患者相关事宜,签订知情同意书,填写基本资料、合并用药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根据纳入、排除、剔除等标准筛选后,最终有效试验对象为试验组494 人,对照组590 人。

1.3.2 干预措施

试验组予以中药汤剂“益气防感方”治疗,具体药物为生黄芪15 g、防风10 g、炒白术10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藿香10 g、苍术10 g、芦根10 g、桔梗10 g。熬药时每剂泡水30 min,大火熬开后转中小火沸腾15 min,水煎3 次,共600 mL,建议2 剂服3 d,口服200 mL/ 次,每日2 次,可服用5~7 d。

对照组不服用中西医预防药物。

1.3.3 观察指标

7 d 后及1 个月后两组发病率比较。单项症状(发热、怕风、咳嗽、胸闷、气短、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肌肉酸痛、头痛、汗出、易感冒等症状)评分组内前后比较、单项症状评分组间比较等。实验中两组均有病例脱落,故两次比较间实验人数有变化。

1.3.4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 录入临床收集的数据,从而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χ2检验;其中,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组间比较用t检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描述,组间比较选择非参数检验,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基线调查

2.1.1 基本情况

两组症状均以怕风、气短、乏力、汗出较为常见,可见,冬春季节人群中气虚证候较为明显,详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症状积分情况(n)

2.1.2 试验前组间对比

将受试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前,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各项症状积分,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详见表2、表3。

表2 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比较(n)

表3 两组间部分症状积分比较

2.2 试验结果

2.2.1 服药7 d 后,相关疾病发病情况比较

两组新冠肺炎发病率均为0%;感冒、咽喉炎发病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炎、哮喘发病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表4 7 d 后相关疾病发病情况(n,%)

2.2.2 服药7 d 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发热、怕风、乏力、汗出、咽痛症状积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咳嗽、胸闷、气短、鼻塞、肌肉酸痛、头痛症状积分,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5。

表5 7 d 后各症状积分情况

2.2.3 服药后1 个月,相关疾病发病情况

两组新冠肺炎发病率均为0%;感冒、咽喉炎发病率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炎、哮喘发病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6。

表6 1 个月后相关疾病发病情况(n,%)

2.2.4 服药1 个月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发热、乏力、怕风、汗出、气短、咽痛、肌肉酸痛症状积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咳嗽、胸闷、头痛、鼻塞症状积分,P>0.05,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7。

表7 1 个月后各症状积分情况

3 结论

3.1 对于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

用药7 d 及1 个月后,试验后两组之间发病率均为0%,无统计学差异。考虑主要原因为绵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自课题开展起,无本地新发病例,故无法精确证实其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效果。但感冒、咽喉炎症状,试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所以从其改善相关症状以及感冒、咽喉炎的预防情况看,其对于易感人群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预防效果十分显著。

3.2 对相关症状的缓解作用

7 d 后,试验组发热、怕风、乏力、汗出、咽痛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咳嗽、胸闷、气短、鼻塞、肌肉酸痛、头痛发生率无差异。1 个月后,试验组发热、怕风、乏力、汗出、咽痛、气短、肌肉酸痛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咳嗽、胸闷、鼻塞、头痛发生率无差异。由此可见益气防感方对于发热、怕风、乏力、汗出、咽痛等症状有预防作用,并且从积分平均值走势看,对于怕风、乏力、汗出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这正体现本课题选用“益气防感方”来扶助正气、益气固表的思路。

4 讨论

“益气防感方”方剂构成的确定是本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课题组组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了文献检索,收集了大量有关于新冠肺炎、疫病、瘟疫等相关的古籍、论文等进行了分析与整理,尤其针对新冠肺炎潜伏期和无症状感染期“有病无症”的原理进行了分析。

伏邪藏匿后发病是疫病的常见发病类型,即伏气温病。当前数据提示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有发病潜伏期,一般为3~7 d,最长可达24 d,且以无症状感染者居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2],人受四时之气侵袭,未必即刻发病,或因“邪气留连”延时发生,四时之气皆可内伏而致病。故新冠肺炎当属于伏气温病研究范畴。

新冠病邪伏而不发、伏而未发,大抵原因有四:①患者所感“疫气”毒力不强,遂暂不足以致病;②患者正气旺盛,尚可抵御外邪,驱邪外出;③患者正气虚弱,无力抗邪,故初期症状不现,待显现症状之时,病情已然深重;④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正虚邪恋,故亦不显。正气是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精微物质,与现代医学中的康复能力、免疫等概念相对应[3]。故预防新冠当以培补正气为先,用药如黄芪、白术等益气固表。

新冠邪气伏匿之处,有研究[4]认为,初期在上焦焦膜,后期影响气分营分;亦有认为主要在肺,其次在脾胃、卫表。其实,无论邪气藏匿何处,戾气总“邪从口鼻而入”。邪气自外而来者,必从外而解。故预防新冠亦当驱邪外出,用药如防风散邪于外,芦根渗邪于下,银花、连翘、桔梗清热解毒、宣透外邪。

伏气温病传变途径与新感温病各异,新感温病乃是由表及里,而伏气温病则是自里出表,初期即可表现出里证。正如新冠肺炎和普通感冒的区别是鼻塞、流涕等表证不明显,除发热、乏力、咳嗽、胸闷外,部分病人有腹泻、呕吐等里证。且四川盆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度较高,降雨量足,导致气候湿润。加之盆地地势低洼,湿气蒸腾但不易散发,郁于当地,形成了四川盆地及周边湿热的气候特点。独特的气候特点使日久侵犯人体,湿热内蕴,使当地人民体质往往偏向于湿热质。故根据“治未病”思想“当先实脾”,用药如藿香、苍术芳香化湿,外解风湿之邪,内化湿浊之郁,可使邪无所附。

益气防感方是由王飞教授等名老中医组成的中医专家组通过会诊新冠肺炎真实病例,讨论病情,从临床中总结经验,理论联系临床,最终确定而成。方剂由生黄芪、防风、炒白术、金银花、连翘、藿香、苍术、芦根、桔梗等药物组成,诸药合用共奏扶正固表、未病防病之功。现代研究也表明黄芪能增强免疫,增加新陈代谢作用[5];金银花有抗炎、抗病毒、调节非特异性免疫等作用[6];桔梗有抗炎、免疫增强的作用[7];藿香有免疫调节作用[8];苍术有抗菌、抗病毒作用[9]。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益气防感方”中各药物均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或者抗病毒作用。

综上所述,益气防感方是基于“治未病”思想并结合绵阳地区气候、地理、体质等特点而创制,加之绵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自课题开展起,本地无新发病例,确实起到了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效果。从益气防感方改善相关症状以及感冒、咽喉炎的预防情况看,其对于易感人群的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效果也十分显著。

通过此次试验,更加证明益气防感方的功效及作用,结合理论分析,也说明本处方不仅可运用于新冠病毒肺炎的预防,亦可用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防控下,除了常规的预防手段、隔离措施,更需要重视中医药预防措施。倘若能够尽早发现病情征兆于萌芽,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便可阻止疾病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如果此时不被重视,就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病程进展、正气不足时,疾病的治疗就会更加困难[10]。课题组建议,可以建立一种中医药预防机制,在今后类似新冠肺炎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流行性疾病快速反应,降低发病率,降低密切接触者转化率,减轻疾病带来的医疗负担、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猜你喜欢

益气肺炎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冠疫苗怎么打?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聚焦新冠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大枣煮浮小麦益气止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