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影响力评价及特征分析

2021-09-22张立梁楠楠曲俊霖王瑶

出版参考 2021年8期
关键词:智库

张立 梁楠楠 曲俊霖 王瑶

摘 要:本文依据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现有新闻出版行业智库进行了评价,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

关键词:智库 新闻出版智库 智库评价 智库影响力

在《以ITTAP为核心的中国新闻出版智库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对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的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综合影响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ITTAP模型(The Influence of Think Tank's Achievements on Policy,智库成果政策影响力评价模型)为核心的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包含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3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又包含5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

本文将通过筛选确定评价对象智库,并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

一、新闻出版行业智库评价对象筛选

筛选分为两轮:第一轮从各大现有智库名录中筛选出研究新闻出版行业的智库;第二轮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情况和核心期刊发文情况为依据,对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名单进行补充。然后,选取第一轮筛选出的全部智库与第二轮补充筛选中排名靠前的智库,构成本研究的评价对象(见图1)。

第一轮筛选,以九大智库名录构成的备选池①作为筛选的主要来源,依据智库研究领域等筛选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复核和调整后,初步筛选出18家研究新闻出版行业的智库。为方便指代,我们称这18家智库为“现有智库”,即我国现有智库名录中的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现有智库名单如表2所示。

第一轮筛选结果不全面,与事实认知差距较大。为尽可能不遗漏目标,我们需要进行第二轮补充筛选。由于补充筛选是我们通过方法和指标实施的,筛选出的机构未经主动申报、专家评审和官方认定等评定程序,所以即便通过筛选也不意味它们就是智库,在这里姑且称其为“目标智库”,即接近对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界定的、具备智库特征及功能的潜在智库。

第二轮从两个渠道进行补充检索与筛选,一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情况,二是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情况。最终,我们分别选取两个补充渠道中排名靠前的目标智库作为补充评价对象。名单如表3所示。

经两轮筛选确定本文评价对象,由于两轮筛选方法不同,筛选结果的机构属性不同,所以对现有智库(表2)和目标智库(表3)的评价将分为两部分进行,且评价结果相互独立。

二、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影响力评价结果及解读

依据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对上述现有智库和目标智库进行了采样、比对、计算,最终形成了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影响力排行。

1.智库影响力评价结果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新闻出版行业智库进行排行:一是分项影响力排行,包括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排行;二是综合影响力排行。本文排行仅限从九大智库名录筛选出的18家现有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目标智库仅参与评价,不参与排行。

(1)政策影响力排行。通过采样与计算,我们得出现有智库政策影响力排行,如表4所示。

目标智库方面,政策影响力排行前十的机构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排行不分先后)。

(2)学术影响力排行。通过采样与计算,我们得出现有智库学术影响力排行,如表5所示。

目标智库方面,学术影响力排行前十的机构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排行不分先后)。

(3)社会影响力排行。通过采样与计算,我们得出现有智库社会影响力排行,如表6所示。

目标智库方面,社会影响力排行前十的机构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排行不分先后)。

(4)综合影响力排行。通过采样与计算,我们得出现有智库综合影响力排行如表7所示。②

2.分项影响力评价结果解读

(1)政策影响力。从现有智库政策影响力排行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智库成果在政策相关性和前瞻性方面都有突出表现,这与研究院独特的定位及职能密切相关。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隶属于中宣部,是我国新闻出版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行业改革发展服务是研究院的宗旨。近年来,研究院围绕中央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持续开展出版产业与版权产业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定期发布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查报告等,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研究院发布的成果中,《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報告》《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发展报告》《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中国印刷业发展报告》《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市场格局与投资观察》等系列报告已成为品牌产品,是业界了解国内外出版发展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学术界开展研究提供了依据,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指引。

在出版论著以外,研究院还直接参与新闻出版业“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等重要规划起草工作,参与《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法规及新闻出版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署部级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此外,研究院就公共政策问题和行业重大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的研究,与上级主管部门重点工作全方位对接,为其决策提供服务,发挥了重要的资政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政策相关性和前瞻性方面也有较高的综合水平。這两个研究机构出版发表了大量专著、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自2010年起持续推出的10余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等都在业界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智库的论著选题紧贴行业政策热点,反映出智库对行业热点问题的敏锐洞察和对产业发展趋势的长期关注。

(2)学术影响力。从指数结果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h指数、g 指数在现有智库中均为最高。该智库的论文生产能力强,2011—2018年发表的论文中被引论文总数超过了750篇。该智库的学术差在现有智库中也为最高,表明其被引量高的文章有多篇;被引量前20篇文章的篇均被引次数高达252次,被引次数超过100次的文章有23篇,反映出该智库论文的总体影响力是比较高的。被引频次最高的2篇文章是彭兰的《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和方洁、颜冬的《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分别被引925次和537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论文产出方面呈现产量高、被引量高、高被引文章多的特点,在学术影响力方面的优势明显。

在全部现有智库中,人民网研究院的学术势数值最高。人民网研究院2011—2018年相关论文中,官建文等人发表的《大数据时代对于传媒业意味着什么?》被引量最高,文章被引76次,是g核内文章平均被引频次的4.6倍,该智库论文被引情况具有高集中度的特征。

(3)社会影响力。智库通过主流媒体发表观点或通过官方网站和社交平台公众号宣传成果,都是实现智库研究成果影响最大化、有效拓展智库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可以发现,一些智库网络报道量高,而网络传播能力低,该特征在目标智库中比较明显,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其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没有开设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既没有官方微博也没有微信公众号,致使其网络传播能力总体较弱。这些机构在对外宣传方面主要依赖于外部媒体的报道,对外宣传途径尚未健全,宣传策略比较被动。另一些目标智库的情况则相反,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网络报道量数据都偏低,但移动公众平台关注度及官网流量较其他目标智库要高得多。这些机构在移动公众平台和网站建设上做到了全面发展,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宣传上非常积极。

三、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发展及影响力特征

本节特征分析对象为现有智库与目标智库合并去重后的27家智库,名单见表8(此处及后文所称“智库”为便于指代之统称,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智库)。

1.智库城市集聚特征明显

从智库所在城市的行政级别看,本次研究的27家智库中,14家位于直辖市,12家位于省会城市(见表9)。从智库所在城市的商业资源集聚度③看,25家位于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④,占比达92.6%(见图2)。可见,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的影响力与城市的行政优先级、经济发达程度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

北京、上海作为直辖市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级行政单位,享有最高行政优先级。北京、上海、广州与深圳同为一线城市,商业价值很高,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武汉、南京、成都、杭州等省会城市,具有较高行政级别,同时作为新一线城市的代表,经济实力亦不容小觑。本次评价的27家智库集中分布在一线或新一线城市,是智库布局目标导向和资源导向的结果,体现出智库产业向行政优势和经济优势区域聚集的特征。

党政部门智库以党中央、国务院直属研究机构为载体,科研院所智库以中央及地方社科院为代表。这两类智库在机构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中央及地方党政决策的目标和任务,扎根政治中心建设是其以目标为导向的必然选择。

高等院校是高层次人才密集的机构。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产业集聚,进而引导人才集聚,为高校集聚和智库建设提供了重要动力,围绕经济中心布局是高校智库以资源为导向的必然选择。

2.高校智库中传统强校优势明显

本次评价的27家智库中有17家是高校智库,其“985工程”“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⑤重点建设项目获批情况如表10所示。“985工程”于1998年启动,支持39所高校结合国家创新体系进行重点建设。“211工程”于1993年启动,先后共有112所高校被纳入建设范围。“世界一流大学”名单于2017年9月由教育部公布,共42所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是代表学校综合实力的称号,而“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21世纪中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中流砥柱。据统计,17家高校智库中获批“985工程”的高校智库有12家,占比达70.6%;获批“211 工程”的有17家,占比达100%;获得“世界一流大学”称号的有14家,占比达82.4%。同时获得3项称号的高校智库多达12家,占比达70.6%。可以看出,高校智库都来自中国顶尖的大学,在国家的重点支持下,多领域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综合实力雄厚。

3.科研院所智库占非高校智库半数

从类别分布看,本次评价的非高校智库中,有5家科研院所智库、2家党政部门智库、2家媒体智库和1家社会智库(见表11)。

我国社科院体系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健全。2004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要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要求“地方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要着力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有条件的要为中央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进一步明确了社科院的智库定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地方社科院下设的新闻传播研究所承担着我国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的重任,是黨和政府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社科院通过项目委托等形式开展相关研究,并通过发表论文、发布报告、出版著作等方式传达智库思想。从项目来源看,社科院除了承担相当数量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还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科特点及发展,确定院重点项目和所重点项目,同时承担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或委托的对行业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任务。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新闻传播史,地方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改革与发展,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舆论引导,媒介与市场,新媒体等。

社科院智库在服务政府决策方面做出了贡献。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先后被安徽省政府和相关市县政府采纳,部分成果得到省领导的批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完成教育部、省社科规划及院重点项目10多项,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省委省政府领导纳入决策参考的研究成果有近20项。

4.高校智库在学术影响力方面优势明显

在智库影响力分项评价中,高校智库的学术影响力表现较为突出,部分高校智库具有论文产出能力强、影响力大的特征。高校智库呈现这一特征与其人员结构和考核机制有一定关系。

本研究收集了各新闻出版行业智库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的数据,高校智库专职教师及非高校智库专职研究人员数量如表12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超过88%的高校智库专职教师数量在20人及以上,大部分非高校智库专职研究人员数量较少,在20人以下。从高校智库专职教师及非高校智库专职研究人员的职称分布情况看(见表13),大部分高校智库的高级职称人员占比在60%及以上,而非高校智库中拥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相对较少。高校智库在人员结构方面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层次高等特点,这是其智库成果高产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职称职位评定看,高校智库实行的是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体系。评审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学历资历、业务条件、工作业绩等,其中业绩成果主要考察论著的发表情况。以某高校实行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制度为例,在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中明确规定了论文发表数量和期刊级别要求等,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成果产出要求。科研院所智库和党政部门智库采用科研人员职称评定体系,除考核成果产出外,还加入了科研人员课题完成情况、项目承接情况及其他实绩的考核,较高校智库而言相对弱化论著发表数量要求。考核制度下的论著导向,是高校智库成果高产的另一原因。但本研究发现,高校智库高被引文章的研究内容还是以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为主,具有影响力的政策前瞻性、建议性成果还比较少。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属性相对鲜明,尚未形成“通过学术成果传播政策观点,进而影响决策”的模式。

5.大部分智库官方网站建设有待完善

在社会影响力评价中,智库官网建设情况是一项重要指标。官方网站是智库对外宣传的第一平台,是让外界了解智库建设、运营和发展情况的一张名片。从分项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智库的官网建设还不完善。

经研究发现,入选智库在官方网站的栏目设置上,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简介或概况、研究人员或师资队伍、机构动态或新闻公告、智库成果、科研课题或项目是智库官网上较为通用的栏目。除此之外,各类别智库还结合机构功能和特点灵活设置其他栏目,如高校智库通常还设有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面向学生的资讯类栏目,媒体智库还设有推介性质的产品介绍栏目。

智库官网公开的信息是否全面、更新是否及时、运营是否持续,能够反映智库的信息化程度和平台运营能力,以及是否具有传播意识。我们就入选智库网站中5个通用栏目的信息公开情况和更新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3至图7所示。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8%的入选智库忽略了最重要的机构介绍,25%的入选智库的机构介绍、概况半年以上未更新;26%的智库没有对研究人员、师资队伍的构成进行详细介绍;33%的入选智库半年以上未更新智库成果;45%的入选智库在科研课题和项目介绍方面是空缺的;等等。由此可见,大部分智库的官网建设还有欠缺,信息公开程度还不到位,智库传播意识还有待加强。

注:图3至图7未统计没有开设官方网站的智库。数据采集时间为2020年11月29日。

注    释:

①备选池来源及概况、评价对象筛选原则、筛选流程详见《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影响力评价(2020)》一书。

②本文暂不对目标智库进行综合排行。

③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品牌商业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排行得出。该榜单评价标准有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

④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公布的“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4个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⑤“双一流”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全国首批“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 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猜你喜欢

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