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做到“做与思”的有效融合

2021-09-20李云风

天津教育·上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融合

李云风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能有效激发学生自身的科学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探索思维、提升学生自身思维能力。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将“做与思”充分融合。对此,本文首先分析“做与思”的教育理念,然后详细说明“做与思”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做与思;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93-2099(2021)22-0174-02

How to Achiev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Doing and Thinking" in PrimarySchool Science Teaching

(Xiangyang Experimental School, Xi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 LI Yunfeng

【Abstract】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own scientific consciousness,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exploratory thinking, and improve their own thinking ability.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should fully integrate "doing and thinking" in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doing and thinking", and then explains in detail the integration method of "doing and think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 Doing and thinking; Integration

在以往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借助讲解理论知识的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在黑板上书写等形式讲解科学理论知识,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如果想学好科学,那么就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独立操作科学实验等。传统教学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这些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将“做与思”充分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以及操作能力,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一、“做与思”教育理念分析

小学科学这门课程已经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根据教学效果来看,以往教学实践发展十分不乐观,归根结底在于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很多教师明白借助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依旧没有正确认识“做与思”的教学理念,无法将两者充分融合。“做与思”中,“做”指的是动手操作,主要体现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动作操作各种科学实验;“思”指的是学生积极动脑,它主要体现科学的思维能力,其中包括学生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中自身的想象、思维等能力和操作前制订实验计划、实际操作后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思考及总结。将“做与思”充分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针对小学科学学科来说,如果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做与思”充分结合,能对科学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融合的方法分析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自身“做与思”意识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受教学时间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会直接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和展示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开展教学,造成学生的思维渐渐出现惰性。因此,教师要积极进行改变,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和科学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操作。教师在提前设计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要按照教材中案例等内容,收集和设计相关图片等资料,将收集的资料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教学时,使用这些课件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做与思”的意识。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教材“播种发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括几项内容:第一项,提前准备各种花开花的图片,比如,凤仙花等;第二项,将凤仙花这种植物由播种到开花的过程制作成视频;第三项,为学生提供花种、量杯、土壤等材料,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材料种植凤仙花。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第一步为学生展示第一项内容,当学生观看各种花开花的图片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花朵开花时非常漂亮,我们观看了很多漂亮的花,根据这些花你们可以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一些学生会针对图片提出:“如果想要花朵开花,那么需要什么条件?”等问题;第二步,教师为学生展示由播种到开花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且提出相应问题,一些学生很好奇:“为什么种子那么小,却可以一点点长大,直至变成漂亮的花?”教师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学生展示一些其他植物开花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让植物开花,需要保证哪些条件?”当学生听完教师的问题后,会产生较大的疑惑;第三步,在这个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展示提前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工具进行思考,一些学生会提出问题:“如何运用这些材料和工具让种子开花?”;第四步,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开展实际操作实验。在教学中,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各种问题,实现培养学生自身“做与思”意识的目的。

(二)借助教学工具,培养学生积极提问和良好的动作操作能力

如果教师想不断提升科学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意识、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那么可以借助各种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科学学科拥有较多理论知识,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这些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工具,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工具进行思考,进而提出各种问题。当学生提完问题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操作展示,重点讲解这些教学工具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际操作,另一方面能保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安全性。比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这节课时,教师在开始教学前,首先可以先讲解物品燃烧的燃点、灭火的措施等知识。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个问题:“到了秋季后,各个地区都会采取各种防火措施。发生燃烧需要一些条件,那么一个物品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酒精灯、酒精、棉花等实验工具。第一步为学生展示用镊子夹取棉花,蘸酒精、水,放到酒精灯上的规则以及各种注意事项;第二步要求学生分组操作燃烧条件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蘸水的棉花不会被点燃,蘸酒精的棉花会被点燃。根据这一现象,学生提出:“为什么酒精可以点燃棉花,水不可以点燃棉花?”等问题;第三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分析问题,再由教师总结最终答案,实现培养学生“做与思”能力的目的。

(三)借助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做与思”的意识

科学这门学科和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加入一些生活实例。如果想做好这项工作,那么一方面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还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在“做与思”融合中掌握各种知识。例如,在学习“选择最快的交通工具”这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思考古代以及现代都有哪些交通工具,让学生对各种交通工具有大致了解。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天上、地上以及水中的交通工具,思考这些交通工具有哪些优点。最后由教师总结每种交通工具的优点,并给学生提出一些情景,讓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交通工具。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以后遇到各种问题时,学会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三、结语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借助实验工具、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组织各种实验操作活动,在培养学生良好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思维意识,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最大化发挥“做与思”结合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天纯.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2).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