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2021-09-20潘淑珠

天津教育·上 2021年8期
关键词:策略小学语文

潘淑珠

【摘  要】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梳理、创编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融合跨学科资源、挖掘生活素材,是开发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的有效策略。学生将从丰富多彩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库中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习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开发;小学语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2-0146-02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iscontinuous Text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s

(Quanzhou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Fujian Province,China) PAN Shuzhu

【Abstract】It is one of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urse to learn how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rom discontinuous texts and draw meaningful conclusions. Sorting out and compiling discontinuous texts in teaching materials, integr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ources, and digging out life materials a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discontinuous text teaching resourc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Students will gain a broader vision from the rich and colorful discontinuous text resources, and acquire the Chinese literacy required by modern society.

【Keywords】Discontinuous text resources development;Primary school Chinese;Strategy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第三学段增设的阅读目标。这一目标正是语文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用语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种体现。陈先云说:“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凭借和依托语文教材,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探析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梳理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凭借,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编写团队精心编排的,是教学内容的来源,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仔细揣摩编者意图,充分、科学地用好教材。以五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列举课文中具有非连续性文本特点的教学点。

二、创编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图文是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非连续性文本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基于教材特点,可以绘制有效的图表,促进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相互转化与融合。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为例。

课例:《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

高年级古诗教学,可以尝试将三首古诗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更好地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其中的趣味。为此,笔者绘制了这样的图表(如表2),引导学生学习、发现与思考。

表2 发现异同,感受童趣(以“古诗三首”为例)

[古詩题目 相同点 不同点(环境、事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 ]

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可以采用制作思维导图、制作结构图、列知识清单、图文结合等多种非连续性文本呈现方式来进行教学。

三、融合各学科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新课标》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非连续性文本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突出的文本表现形式,低年级的活动栏、辨析栏、讨论栏;中年级的活动园、交流园、小贴士、知识窗;高年级的活动园、阅读角、相关链接,非连续性文本都占据了大量篇幅。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跨学科意识,融合各学科中的非连续性文本,促进相互渗透、深度学习、学以致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教学主题是“家国情怀”,对应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学主题“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语文单元导语部分是林则徐的爱国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这部分内容正好对应道德与法治课这单元二级标题《虎门销烟》中的“阅读角”与“相关链接”中林则徐的相关资料。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正好对应“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图片,这样融合教学,起到互相补充、指引和提升的作用,既训练了学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多渠道提取信息、学会观察、运用的语文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四、挖掘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生活即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因此,生活中的资源就是教育教学的内容。教育内容注入生活内容,就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非连续性文本与生活息息相关,公交站牌、景区门票、快递单据、调查报告、参观示意图、各类说明书都是教学资源。挖掘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提供的材料进行阅读、理解、体会、说明、解释、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这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所在,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

生活素材列举一:阅读旅游门票

生活素材列举二:阅读电影票

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广泛,要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知识开展专题教学,将开发的非连续性文本整合起来进行分类教学。如,以某一类非连续性文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本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在学习与实践中迁移运用,进而转化为知识和经验,从而掌握独立阅读各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主张,这给语文教育教学带来重要启示。陶先生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专题教学可以和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检验阅读能力与应用能力。比如,可以开展为好书写推荐名片活动、为某个物品写广告语,图文结合、读写结合。非连续性文本与生活结合紧密,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活动和实践中提升能力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

注:本文为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基于数据分析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QG1352—06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2]张祖庆,戴一苗.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测评[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

[3]任二红.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与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策略小学语文
我的手机在哪?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