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1-09-16

全科护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层次结构指标体系住院

肠外营养是一种具有高度风险的营养方式,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胃肠道无法满足正常营养需求病人[1]。一旦执行不当,将会导致过度营养、代谢性并发症等风险[2]。尤其是患病儿童,由于生理机能发育尚未成熟,肠外营养存在的风险更高。强化护理是降低肠外营养风险的核心措施[3]。但是,目前临床缺乏专业的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利于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层次分析法能够将具体目标分解为多项相关的任务,是常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本研究基于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规范化和标准化需要,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12名专家参与。专家入选标准:①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②从事肠外营养工作年限>10年;③具有科研经历,近3年内作为主要负责人员至少负责过1项课题,或作为重要参与者参与过至少3项课题;④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入选专家中男4人,女8人;年龄34~52(41.67±6.46)岁;副高职称4人,正高职称8人;护理部4人,营养科4人,药剂师2人,重症医学科2人。

1.2 方法

1.2.1 专家权威程度判断 在正式研究前,采用专家权威程度调查表了解专家权威程度。该调查表包括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2个维度。各维度赋分均为1分、0.8分、0.6分、0.4分和0.2分,得分越高表明专家判断越专业,对本研究主题更熟悉。2个维度得分平均分为权威系数。一般认为权威系数>0.8,受邀专家意见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基于受邀专家得到的结果是可信的,能够给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1.2.2 建立层次结构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4-8]、临床经验,并经专家3轮“背靠背”函询,建立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层次结构。每轮函询中,专家对各层次指标给予“保留”或“不保留”的明确意见。原则上赞同保留指标的专家人数占受邀专家人数的比例≥75%,保留该指标。赞同保留比例<50%,剔除该指标。赞同保留比例50%~75%的指标,由研究者作为中介,对不同专家意见进行反馈,并根据反馈意见决定指标的最终取舍。本研究3轮函询完成后,受邀专家对层次结构形成一致意见,所有层次指标赞同保留比例均>85%。

1.2.3 构建判断矩阵与权重 计算采用1~9级标度法,由受邀专家对同一层次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打分。其中1分、3分、5分、7分和9分表示两个指标同等重要、前一指标较后一指标略重要、较重要、重要和十分重要。2分、4分、6分和8分表示指标重要程度介于各重要等级之间。采用倒数的形式表示指标较另一指标不重要程度。获得判断矩阵后,采用求和法计算同一层次指标的权重。然后,根据不同层次指标的分类情况,计算各个层次相对于目标层的综合权重。

2 结果

2.1 专家参与积极性与权威程度 受邀专家全程参与3轮“背靠背”函询和判断矩阵构建,专家参与积极性为100%。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得分分别为0.92、0.90分,专家意见权威程度得分为0.91分。

2.2 层次结构及权重结果 经3轮专家函询获得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该层次结构具体包括1个目标层(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3个准则层(健康宣教与风险评估、肠外营养溶液配制、肠外营养输注护理),10个解释层(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病人风险评估、全营养混合液评估、文书档案管理、溶液配制操作、溶液性状观察、溶液标签标识、病人信息核对、输注操作、巡视管理)。基于重要性判断矩阵,通过求和法获得各层次指标权重,具体见表1。

表1 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层次结构与权重结果

2.3 一致性检验结果 所有判断矩阵一致性系数和检验系数均<0.1,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3 讨论

肠外营养指的是通过静脉输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保证机体营养供应的一种营养治疗方式[8-10]。在肠外营养过程中由于机体的排异性等原因容易出现各种风险,强化护理能够降低风险。随着绩效管理和风险预防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不断深入,构建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11-13]。层次分析法则是一种常用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将护理质量具体分解为多个层次指标,而且还可以对各个指标进行定量化赋权,从而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本研究针对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工作实际,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准则层和10个解释层,涵盖了健康教育、风险管理、溶液配制、输注管理等肠外营养护理的主要内容。同时,基于受邀专家的重要性打分,进一步获得了各准则层和解释层的权重。专家意见权威程度和判断一致性检验结果则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信性。石慧等[14-17]在类似研究中认为,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直观、可操作性强、可量化等特征,能够为护理质量的定量化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朱硕等[18-20]则认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护理工作实践,并且提升护理绩效,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本研究所构建的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最终分为3项核心任务(准则层)和10项重点任务(10个解释层),进一步明确了护理任务和重点,为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能够更有效地规范相关护理工作。此外,在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不仅能够对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还有利于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予以针对性的改进,最终实现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21-22]。

综上所述,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能够为住院患儿肠外营养护理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由于时间限制,层次结构仅到解释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层次,确定更具体的指标,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层次结构指标体系住院
妈妈住院了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子设备结构方案评价研究
基于部件替换的三维模型生成方法
基于计算机防火墙防护技术探究分析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