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09-13于康存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能力导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

于康存

摘 要:伴随计算机及相关行业迅猛发展,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科技产品得到广泛运用。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培养职责,文章着重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单一、讲授知识有滞后性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探讨研究,围绕这些问题阐述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能力导向

0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通过学习还可以为相关专业课程以及提高职业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所以,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問题

教学包含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教”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学”两个方面,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

1.1  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存在以教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全部围绕教师的布置来进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得到调动,主动学习与思考的动力不足,这种教学环境下,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应付了事,学习效果难以到达教学目标要求。

(2)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由于学校的教学要按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并遵循教材内容来进行,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等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会在短期内有大的改动,所以教学内容的全面性、知识的兼顾性、和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差异。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用性较强,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应该对接学生的就业需求。

(3)教学效果评价手段单一,教学效果是教学成效的直接体现,现阶段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多的局限于学生考试成绩的直接反馈,而教学的重点难点与考核中的重点难点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个人认知的影响,而多数情况下,担任基础课程的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在缺乏外部鼓励政策与引导的情况下,教师通常不会把精力投入到对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上来,缺乏动力去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评价体系来评判修正教学过程,教学任务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全面性难以做到科学准确。

(4)讲授知识有滞后性,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伴随科技进步,其知识更新节奏越来越快,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各种蓬勃发展的技术都与计算机基础理论息息相关,高职培养的专业人才要与社会需求相契合,需要对标热门技术领域,这一点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体现尤为突出,做好这一点并非易事,既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学单位要对课程标准等教学要求进行与时俱进式的修正补充,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讲授知识的实时性,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2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习出发点存在偏差。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是考试过关就行,在这种前提下,行为方式上往往体现出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应付教师布置任务,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学习态度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教师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往往会影响互动的积极性与成就感,从而造成教与学相互的负面影响,教学效果难以达标。

(2)实际操作能力差。“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在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上,往往会受限于学校机房条件,将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分开进行,理论课程缺乏实践机会,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造成不利影响,而实践课程进行时,学生又会对理论课程的内容有所淡忘,出现一定程度的时间脱节,教学效率不高。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些内容需要专业软件的模拟或真实的实验环境进行教学,诸如:网络通信、局域网环境搭建等,但这部分往往不是考试的重点,或受限于学校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理论讲解完成过程,学生并没有实际的操作练习机会。

(3)学习主体的基础差异。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多元,往往会出现同一个班级上课的学生,其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在高中就已经完成计算机等级考试,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对教师实施教学带来了一定挑战,面对差异较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进度、重难点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好兼顾,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学生“饥饱不均”。

(4)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由于现阶段对学生的考评体系,仍然以“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取得的成绩为主,测评方式偏离能力导向,学生的学习目标往往会围绕如何通过考试来进行,在学习策略上,会有选择的把占考试重点的上机操作作为学习重点,而理论内容覆盖面广,知识体系又相对驳杂,学习记忆难度较大,在最终考核中的占比又较小,以考试过关为目的的学习动机驱使下,很多学生不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

2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对于教学体系而言,首先要解决的是导向问题,不同的目标导向,直接影响教学的方式方法,现今社会,轻学历重能力的趋势愈加明显,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应该得到重视并贯彻始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做到能力导向,应在以下环节加以研究:(1)时刻关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发展,不局限于课本。(2)增加实际操作的相关课程,减少实践与理论间的差距。(3)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自学、自我测试、与同伴进行讨论。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对历年真题的理论部分进行练习[1]。

在教学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与新技术相关的实践教学,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的,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导方向[2],教学内容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在素质教育能力导向的背景下,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中心,广泛发挥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学科这一特点,与相关进阶专业做好衔接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2.1  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

教师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水平差异较大,要做到让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成,需要克服这种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环节必须具有针对性,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方法,比如:在利用教学平台时,对作业的布置不再是千人一面,而是因人而异,当面辅导时也要有针对性,课堂练习的题目要有所区分,分别布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既要照顾基础差的学生,也要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与奉献精神,因此高职院校也需要注重这一点,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的团队化,使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变得更具活力[3]。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事业的关键,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展质量,因此需要重点从理念与水平两个方面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应着重考虑发挥教师团队的力量,开展教学研讨、集中备课、教学观摩、竞赛培训等多种方式来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优势互补进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2.3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随着互联网服务日益完善便捷,如今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更加便利,无论是教师对自身的知识更新与提高,还是指导学生拓宽视野获取相关知识,都应该充分重视网络渠道对获取知识的灵活性、拓展性、多元性的优点,结合已有的教学平台,对学习效果的评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统计分析等便利条件,将日常教学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最主要的在于能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能帮助学生明确知识误区或遗漏知识项,便于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态度、实现查遗补漏。

3 结语

现如今,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各行业的运行模式和技术手段都有很大的进步,髙职院校肩负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责,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都要求教育领域的变革,以此来顺应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教学科目,开展能力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有利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参考文献]

[1]朱振华,曹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与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9):114-117.

[2]朱玉凤.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5):73-74.

[3]邓伟.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三维五化”教学模式[J].现代职业教育,2021(1):90-91.

(编辑 何 琳)

猜你喜欢

能力导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能力导向
小学习作教学目标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