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文学作品中成语翻译探讨

2021-09-10徐怀云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学作品

徐怀云

摘要:成语是承载丰富情感与语言文化的交流工具。而在成语翻译中,仍面临着翻译失效、译语表达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学作品中成语翻译的质量。本文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文学翻译中成语翻译的基本形式展开分析。经研究,本文认为成语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只有深入把握生态翻译学理念,灵活应用环境补建、适应译本生态等技巧,才能优化文学作品内的成语翻译流程,保障文学作品中的成语翻译效果。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学作品;成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1-0054-02

成语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特色要素,但在文学作品对外传播中,翻译者还需结合文学作品中成语所处的生态语境,明确成语翻译要点。生态翻译学在实际应用中,对成语翻译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翻译者应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完善成语翻译过程,确保文学作品中成语翻译后句意、结构具有生态美。

一、生态翻译学相关概述

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翻译是围绕翻译人员及其选择、对作品的适应能力等元素循环交互的基本过程,强调在翻译期间,重视翻译者与文学作品衍生环境的生态理性、生态美学、动态与平衡、整体与关联是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

首先,生态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影响且相互联系的。所以在生态学翻译中,翻译者应重视文学作品中句子、场景的关联性,即全面分析翻译生态中的相关元素,了解其作用机理,评估各元素对生态环境的塑造功能[1]。比如在翻译生态中,翻译者所受的教育、翻译工作监督与管理、翻译市场等均属于翻译生态中的主要元素,各元素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在融合后可形成完整的翻译生态。

其次,生态系统并非时刻处于静止状态,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在不同环节中,能量分配和能量输出时,都会使生态系统自动运行。因此,在生态翻译学中,翻译者需要维持翻译系统的动态与平衡,使系统的输出、输入更为稳定,在此期间,各平台的翻译资源可视为能量输入,而翻译者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可作为系统的输出。

最后,自然界对生态美的创作同样是生态翻译学强调的内容,翻译者需要结合生态系统对各类美学、艺术元素的搭配与设计,丰富自然界内的美学体验。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发动灵感,在翻译中追求形、意境中的美,挖掘文学作品结构、语句、风格中的美学价值,寻找文学作品翻译的生态美[2]。

二、文学翻译中成语翻译的基本形式

其一,直译。直译使用其他事物替代文学作品中的事物,并在翻译后保留该句子的原有结构,包其括词语含义、修辞手法。比如翻译“同舟共济”时,译者会将翻译为“to sail in the same boat”,使读者能够理解成语的整体含义,感知文学作品的句意。

其二,意译。中西文化有较大差异,所以在成语翻译中,意译的效果更为明显。意译期间,译者会更为强调翻译后文字对作品文化背景、民族特征的体现,整体翻译效果尤为突出[3]。比如在翻译“望子成龙”时,“龙”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为正面形象,可代表国民美好愿望,但在翻译中若将其直接翻译为“hoping one’s child become dragon one day”,则会影响读者对该成语的理解。因此,在意译时,译者需要按照作品输出方的文化背景,灵活地翻译该成语。在西方文化体系中,“龙”的形象较为负面,所以在意译时,译者可将这个词翻译为“hold high hopes for one’s child”。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文学作品中的成语翻译方法

(一)环境补建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成语均带有较为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风俗、政治文化、神话传说等要素的联系性较强,所以在翻译后读者对成语的理解较为困难。若翻译者采用直接、固定翻译的方式,虽然能够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使读者感知成语特色,保持新鲜感[4],但翻译的核心在于让读者理解作品句意、核心精神,所以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翻译者需要通過环境补建的方式,帮助读者理解成语含义,从而全面地感知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红楼梦》中,湘云与宝琴猜拳的场景中,有成语“请君入瓮”,译者在翻译时需要体会出该成语所表达的“自作自受”“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的深层含义。某汉学家为帮助读者理解,将该语段翻译为“You know what LaiJun-chen said when he showed Zhou Xing the fiery fur-nace that Zhou Xing himself had designed,said Bao-qin:‘Please step inside!’I think that’s what I should say to you now. Why don’t you do the forfeit that you designed for Bao-yu?”通过对该成语的补译,重构成语翻译中的生态环境,读者可在文化信息缺损的基础上,理解该成语的含义,使得语句中文学作品原有生态与翻译后的生态环境维持平衡,确保读者能够在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交流中感知该作品中的艺术美[5]。

具体来说,运用生态学翻译理论翻译文学作品内四字成语时,译者应重视“语境”的补建与重构,即根据原文中四字成语主观使用者的经历、情绪、身份地位等因素,分析原文“语境”的可覆盖范围,继而在翻译过程中总结原文会影响语境的文本因素、非文本因素,重构文章中的语言环境,让译文方的读者理解该成语的含义。因此,在对四字成语进行“环境补建”时,译者需要避免语境受原文生态环境的限制,应结合译文语言环境的变化重新建构语境,选择读者可理解的最佳译语。

(二)适应译本生态环境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者同样需要在翻译期间高度适应文学作品的生态环境,使文学作品在翻译后依然能实现读者对成语的理解。比如某译者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将《学问与趣味》中的“学无止境”翻译为“There is no limit to learning.”,使读者在阅读后可领悟“学习没有尽头”的含义。除此之外,部分译者在翻译该成语时,联系上下文的情境,将其翻译为“Art is long.”,借此通过译语方文化背景中的著名作品,帮助读者理解[6]。其中“Art is long.”出自外国Henry Longfellow,该诗句中的原文为“Art is long,and Time is fleeting”。译者在翻译成语时,利用该诗句维持译语生态平衡,是为使读者联系该诗句中对人自我超越、不断前进的内涵,理解该语句的含义,从而在适应读者阅读习惯的前提下,使翻译后的文学作品与译本输出国的文化背景一致,增强该译文的文学性。

“适应译本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核心理念,其在具体实施时,译者应保障四字成语与译文所处社会环境的契合度。即在翻译成语本身含义的前提下,结合译文社会背景,灵活选用翻译方法,使读者在熟悉的文本情境、生态语境中领悟四字成语的情感表达,体会原本意境、情感意象。一方面,译者在翻译前期,应提前了解译文社会、文化、政治环境,从翻译方的文学作品中积累翻译素材,随后在解释、说明某四字成语时,按照素材库中的语境、情感表达相似的句子或词语翻译该成语,使文学作品的整体翻译适应译本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译者可结合译本输出国的文化体系,出于译文的文学性考虑,重新运用输出国读者可理解、易于接受的文化创作思路,传达四字成语的含义,使其与译文形成统一的、符合输出国文化体系的文学风格。

(三)多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具体实践中的“多维转换”,是翻译文学作品中成语的重要翻译手段。其中,“多维转换”的实质,在于综合分析文学作品内语句、文章段落、文章结构后,避免使用单一、固有的翻譯维度进行翻译工作,而是结合文学作品核心精神、表达的意愿、艺术美学、文化语言等维度,将文学作品中的成语转换为能够与译语生态保持平衡的译文[7]。比如在翻译《儒林外史》中的“狐假虎威”时,译者需结合对话者对“翟家奴才”的形容,以及“狐假虎威”前后语句、对话者情绪情感,将其翻译为“Bully people by flaunt-ing one’s powerful connections”,若采用直译方式,将其翻译为“The fox assuming the majesty of the tiger”,则会导致语言维度转换固化,无法满足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中成语意境的联想需求,无法全面感知该成语表达的阴险、狡诈意义。

另外,在我国文化体系中,老虎代表力量、权力、尊贵,属于勇猛有力的森林之王形象,而在西方国家中,百兽之王则为狮子,代表能够让人惧怕且强有力的国家与人。因此,在翻译《儒林外史》中的原句时,可直接使用“powerful”代替“tiger”,同时根据中西方文化差异,利用“donkey”形容“翟家奴才”,使读者领悟文中对话者语气中的责备之情,体会该成语表达的真实含义。再者,国外文学作品,即《披着狮皮的驴子》与该成语的故事情境较为相似。翻译者可在翻译“狐假虎威”时,联系西方国家语言、文化等翻译维度,将该成语翻译为“He goes down to the village 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从而利用相似的译语生态表达原语生态,显示翻译中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维持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语生态”“原语生态”的和谐关系[8]。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实践中,要求翻译者强调文学翻译中的生态美学、注重各要素的整体与关联,而我国文学作品中成语的运用,使得翻译难度增加,需要译者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引导下,明确成语翻译要点,保障文学作品翻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姝惠.生态翻译视角下文学翻译教学研究———评《翻译教学原理及其文学应用研究》[J].高教探索,2019(09):138-139.

[2]赵静.现代文学作品翻译的理论与实践探究———评《文学与翻译》[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156-158.

[3]张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译者主体视角———汉学家,翻译家蓝诗玲访谈录[J].外语学刊,2019(01):110-115.

[4]程福干,毛忠明.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翻译生态研究[J].上海翻译,2018(03):85-88.

[5]张晓静.从语境角度谈文学翻译———评《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166-167.

[6]黄忠廉,方仪力.基于翻译本质的理论翻译学构建[J].中国翻译,2017(06):5-10.

[7]亓昱.从翻译对等理论视角来看亚洲两国成语翻译[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9(11):273-275.

[8]许诗焱,张杰. 21世纪文学翻译研究的三大转向:认知·过程·方法[J].江苏社会科学,2020(03):159-166.

(荐稿人:孙艳,淮南师范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胡甜甜)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文学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文学作品与数学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