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2021-09-10刘朝景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刘朝景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教师、家长都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发、自主学习。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好奇心强是其一重要特点。因此,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寻找答案,最终真正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标。在抽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运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249

提出疑问,说明学生在思考,学生在思考,说明学生有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想要得到答案的动力,有了动力,就会产生行动去寻找答案,有了行动,知识、答案也就在不远处了。这解释了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因,也是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这也说明了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不适应中学教学的。因此,教师应更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获得答案,习得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到的知识,学生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学习效率是很高的。数学是门抽象的学科,而设置疑问情境更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索,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程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最开始的部分。课堂导入部分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该堂课的学习中来,让学生的思维快速集中到本堂课上,不再停留在课间或上节课或上个老师说的内容上。课堂导入部分的内容应是与本堂课内容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应兼具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功能。因此,在一堂数学课正式开始之前,创设问题情境是导入该堂课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高压电缆的基塔是由三角形组成的,或是为什么下水井盖要设计成圆的,等等。这些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和数学原理是密不可分的。这样将抽象的数学变成了直观可见的现实,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培养了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再比如,在讲抛物线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张北京大兴机场的平面图,问学生,大兴机场的设计是否和抛物线有关系。当看到抽象的、似乎没有实际意义的数学,应用到了现实生活中,学生就能更多地看到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能饶有兴趣地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该堂课后面的学习中去。

二、设置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有些知识点,可能老师前脚讲,学生后脚就忘了,或者学生有时也会发现,有些东西明明以前记得很牢的,但或许长久没用,到用时却想不起来了。这是因为,根据遗忘规律可知,要对大脑进行不断地刺激,大脑才能产生长久的记忆,减少遗忘的发生。而创设问题情境,则是对学生大脑的一种刺激。问题会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大脑进行工作,加强了对大脑的刺激,从而加强记忆,减少遗忘。

有关记忆的研究表明,如果在发现某个知识点没有记住之后就立即翻书找答案,那么下次可能还是会记不住这个知识点。想要真正记住某个知识点,学生应在每次被提到此问题时,先努力思考,实在想不起来了,再查找书本,找到答案之后,应想办法将知识点相关信息与大脑已有信息建立某种链接,比如,已熟知的事物或知识,这样在再次遇到该问题时,大脑便能更快地查找到答案。比如,老师在讲一条定理时,这条定理可能有三四个条件,老师需要一个条件一个条件给学生讲解、举例说明。这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当老师讲到第4个条件时,学生已经忘了第1个条件是什么,而定理要成立必须满足这4个条件。老师则可以在4个条件都讲解完毕之后,擦掉板书或关掉PPT,让学生合上书本,问学生定理中全部的4个条件是什么。这期间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思考、回忆,适当时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帮助学生想起来,但这些提示应是引导性的而非直接的知识,这些提示要能帮助学生建立记忆网络,能提示4个条件的内在逻辑、原理。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清晰地理解定理的原理,从而记忆也能更加深刻[1]。

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与预习

在教学过程或自己的亲生经历中,不难发现,老师讲得每句话,每个知识点自己都听懂了,到下课时,很有成就感,沾沾自喜。可是做起作业来或被问及问题时,却又做不出来或不知道怎么回答。是表达能力的问题吗?不是。其实这恰好说明,听到的知识并不是自己的知识,要自己能将知识讲出来,那样的知识才真正是自己掌握了的知识。因此,教师可在课程快结束时,利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整堂课的内容。这样的一个时间间隔比学生回到家后做作业时再回顾知识点更有效。因为,当在记忆比较浅还没有完全忘记时,刺激大脑,可以加深记忆。而如果等到回到家做作业时,或许之前比较浅的记忆已经完全没了,或许连自己上课时哪里没搞明白都忘了。这样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想起来,重新学习、记忆,导致时间成本更高。当然老师只需要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提问,且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可以通过书本自己找到的。这个提问并不需要找到某个学生在课堂上复述出来,也不需要当堂或下节课时给出答案。只需要抛出问题,让学生自我检测,学生在心里回答老师这些问题时,自然就会发现自己知识的遗漏的地方、掌握的情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真实地了解自己对该堂课的内容的掌握的情况,及时弥补自己不足之处。

教师也可以在该堂课结束时,提出一些与下堂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当下堂课开始时,学生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此记忆更加深刻,知识掌握更加牢固[2]。

总结

數学是一门艺术,也是科技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课多采用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自发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重大意义。联系实际生活,细致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学好数学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王宏.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天津教育,2020(35):20-21.

[2]田海英.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J].学周刊:上旬,2016(1):52-53.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蒲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