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教日月换新天:精准扶贫的“恒大之路”

2021-09-10李思思

时代商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投入使用毕节恒大

李思思

恒大投身脱贫攻坚,不仅立足于帮扶百万贫困人口按时脱贫,同时也着眼于长远的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八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贫扶贫,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成为指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标志着脱贫攻坚进入了加速加力阶段。由此,全党和全社会齐心协力,持之以恒,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以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年末的7.7亿人减少到2019年年末的55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年末的97.5%下降到2019年年末的0.6%。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力度的加大,连续七年来我国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十三五”时期实现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为其他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鲜活案例。我国成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道,过去十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恒大集团作为民营企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代表,其“政企合力整体脱贫攻坚”模式连续多次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扶贫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恒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工作机制,政企之间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形成强大合力,并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帮扶模式。恒大一改过去局部式、间接式、单一式社会帮扶为整县式、参与式、立体式、滴灌式社会帮扶,全方面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创造了高质量的扶贫效率,是“国内甚至国际上公益领域中的一个创举”。

恒大作为深圳引进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位列152位。公司创立以来,持续承担社会责任,累计为民生、扶贫、教育、环保、体育等慈善公益事业捐款超180亿元,先后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全国爱心捐助奖”等多项荣誉,并连续八届荣膺慈善领域国家最高奖“中华慈善奖”。

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国政协鼓励支持下,恒大集团从2015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毕节,无偿投入110亿元,派出2108人的扶贫团队常驻乌蒙山区,帮扶毕节全市1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底全部稳定脱贫。目前,恒大已助力毕节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近五年来,恒大复制、推广毕节帮扶经验,累计捐赠178.7亿元扶贫资金,共援建891个、总建面2391万平方米的重点项目,助力广东、河南、新疆、陕西、江西、云南、青海、甘肃等九省区75个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为扶贫样本,恒大牢牢抓住精准扶贫的“牛鼻子”——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和就业扶贫。

授之以渔,“扶上马”再“送一程”

据悉,恒大扶贫团队进驻毕节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与当地干部一起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近半年的时间中,扶贫团队累计总行程200多万公里,采集了毕节28万多户、100多万贫困老百姓的详细资料,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系统”,经过汇总、统计和分析之后,形成贫困户发展意愿分布、精壮劳动力分布、家庭结构分布、致贫原因分布等39个子数據库。

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恒大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计划,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和保障扶贫等综合措施,建立全方位系统化帮扶体系,并对帮扶措施覆盖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恒大无偿投入44亿元,帮助毕节打造我国西南地区的两大基地,一个是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一个是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帮助20万户、70万贫困人口发展蔬菜、肉牛以及中药材、食用菌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并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

目前,恒大已建成并投入使用60980栋蔬菜大棚、36.7万亩蔬菜大田基地、28.8万平米育苗中心、68处储存及初加工基地。老百姓从一年辛苦到头每亩地收入1000元左右,到如今户均纯收入近20000元,比之前翻了十多倍。

毕节自古有养牛的传统,但受限于当地土牛品种不良,传统养牛业经济效益低。针对这一现状,恒大通过引调繁育纯种安格斯和西门塔尔优质肉牛,建设养殖基地,改良当地土种牛等途径,全面助推毕节市优质肉牛产业发展,并以点带面迅速带动全产业链条的发展。目前,恒大已建成并投入使用9万头饲养规模的养殖基地、31万亩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等,引调并繁育91627头安格斯和西门塔尔优质肉牛,改良32.3万头土种牛。

此外,以肉牛产业发展饲草料需求为基础,恒大和政府一道,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待成熟后由恒大引进的肉牛产业上下游龙头企业中禾恒瑞等按订单收购,切实确保了老百姓增收脱贫,这种带动“粮改饲”的做法也加快了毕节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老百姓仅通过改种青贮玉米,亩产比之前增收9100元。据统计,2019年毕节全市收贮近28万吨,产值达1.25亿元;恒大助力毕节发展50万亩高产优质饲草料基地,仅这一项就将带动当地创收约8亿元,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针对基本丧失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群众,恒大依托县城和工业园区等,无偿投入57亿元,在毕节10个县区建设17个移民搬迁社区及50个新农村,解决了毕节市22.18万群众的移民搬迁,并为每户配备家私家电等基本生活用品,實现贫困户拎包入住,同时为安置区同步配建教育、商业等设施,配套适宜搬迁户就业的产业项目,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实现持续脱贫。

恒大组织贫困群众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全市有113217名贫困群众参加了恒大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75462名贫困群众被推荐到当地产业就业和异地就业,人均年收入4.2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恒大在毕节还实施了教育扶贫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扶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恒大通过“建学校、强师资、设基金”,建成投入使用43所学校,解决了21423名学生的“上学难”问题。同时,与清华大学合作,引进远程教学平台等优质教育资源;长期设立3000万元教育奖励基金,每年奖励300名贫困家庭优秀学生和200名偏远地区优秀教师,目前已奖励2500名师生。慈善事业,是脱贫攻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恒大建成投入使用1所医院、1所养老院、1所儿童福利院,并组织全集团员工“一助一”帮扶农村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儿4993人。

恒大累计为广东慈善公益事业捐赠超47.4亿元,其中近五年来,恒大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向广东省捐赠24.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主要包括:捐款2亿元,帮助广东省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捐赠4亿元,帮扶惠州市博罗县、惠东县26个贫困村整体脱贫,225个帮扶项目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捐赠10亿元,帮扶河源市连平县、和平县实施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援建项目2020年年底前全部交付使用;捐赠1亿元,帮助粤北民族地区清远市连山县进行新农村建设工作;捐赠6亿元,助力广东帮扶喀什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捐赠1.5亿元,助力深圳帮扶地区脱贫攻坚。

同时,恒大已向河南省周口市捐赠16.5亿元,实施产业、教育、保障扶贫,目前4所学校、1所医院及1处现代农业基地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向陕西省捐赠10亿实施教育扶贫,30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共解决2.4万个学位缺口,目前25所学校已建成投入使用,剩下5所学校2020年12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向新疆捐赠9亿元,助力乌鲁木齐市、喀什市脱贫攻坚及美丽乡村建设,帮助麦盖提县建成7个育种场、1座饲料厂,引调1.3万头纯种安格斯基础母牛,已助力麦盖提县于2020年1月14日脱贫摘帽;向甘肃省捐赠7亿元,助力21个县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向云南省昭通市捐赠1亿元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目前援建的3254栋蔬菜大棚、1个育苗中心、3处储存及初加工基地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已推荐就业24310人;向江西省寻乌县捐赠5000万元实施乡村振兴,援建一处美丽乡村“幸福小镇”项目,同步配建教育、商业等设施;向青海省大通县捐赠2000万元帮助33个村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2020年底前所有项目全部交付使用。

政企合力,硕果累累

坚持党委政府领导,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恒大创新帮扶工作机制,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参与脱贫攻坚,恒大不仅出资金,更重要的是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恒大从全集团系统选拔了321名优秀的扶贫干部和1500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扶贫队员,与大方原有287人的扶贫团队组成2108人的扶贫队伍,常驻乌蒙山区,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工作到村、包干到户、责任到人。通过有效探索,恒大变点式帮扶为整市帮扶,变间接帮扶为直接参与,变单一捐资为立体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并通过以扶引商和转变发展观念等方式,持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是永久脱贫的根本。恒大与当地政府一道,运用市场手段把分散的土地适度集中,连片建设产业基地;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合作社进行合作劳动;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生产。以发展蔬菜产业为例,恒大援建育苗中心、蔬菜大棚、现代化灌溉设施和初加工基地等,无偿提供给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生产经营,同时引进江楠集团等上下游龙头企业,指导合作社进行生产。蔬菜瓜果成熟后,龙头企业到田间地头采收并集中洗拣分,然后分销到国际国内市场。这种“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建立起持久的、可内生发展、互利共赢的市场化合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明确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因此,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恒大投身脱贫攻坚,不仅立足于帮扶百万贫困人口按时脱贫,同时也着眼于长远的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恒大通过一系列举措达到“既要见效快、更要利长远”的目的,保障扶贫着力兜底人群,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不掉队。商

编辑/春  雨

猜你喜欢

投入使用毕节恒大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恒大集团扶贫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50岁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