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舍:探寻跨越千年的宝石壁画

2021-09-10姚晴杨

时代商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壁画

姚晴杨

起初,太舍团队并没有想到会把千佛洞项目做到今天,着手复原第一幅壁画的原因纯粹是由于当时20岁刚出头的一帮年轻人觉得:“如果我们能拥有一幅宝石壁画,那一定是件特别酷的事情。”

太舍团队合伙人是一群毕业于欧美名校的学霸,他们有着广泛的学术分布,在各自领域都是名副其实的青年才俊。对石窟壁画的共同爱好,让他们集结在一起,成立了太舍千佛洞美术馆,为复原丝路文明无条件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启动千佛洞项目的第二年,高昌这个名字从不同渠道传到他们耳朵里,由此他们翻开了高昌国流离颠沛的千年历史,找寻壁画残片背后的丝路文明。

昙花一现的璀璨高昌

高昌国是西域一个以跨多语言商业网络立国的佛教国家,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是名闻遐迩的历史重镇,也是大唐的第一个西域都护府。作为北线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高昌成为古时西域交通枢纽,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千年以前,这里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各种宗教在此碰撞,不同文化交汇融合,形成一座众神之城。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高昌古城的文物珍宝相继被德日英法俄等帝国主义列强掠夺,其中被誉为“山间最精美的画廊”的柏孜克里克石窟,被切割了90%。在动荡乱世中,分散世界各处的大多数壁画后来都被掩埋于战火之下。

一段恢弘的历史文化就此寂寥,沉痛与遗憾,促就了千佛洞项目的启动,尤其是当复原出第一幅壁画的时候,整个太舍团队发生了第一次思想上的变化。“当真正亲眼所见,我们觉得这其实是全人类的宝藏,并不是我们能私有的,那一刻开始,这件事就从私欲变成了责任。”

历经九年追溯支离破碎的历史,只为拼凑起一段跨越千年的对话。

从零开始,又不知何时是个头

高昌壁画学术研究之路注定困难重重,这六名毕业于欧美名校的学霸,有着广泛的学术分布,却唯独没有对壁画有专业研究的。文献的整理与翻译、壁画图像的还原、颜料和矿石的判定制作、画师的培养……每一环节都遍布荆棘。

甚至,还要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内部的争执。

千佛洞项目发起人、太舍投资董事总经理余亦舟回忆起项目初期,收到身边亲朋好友最多的不解是——“你们到底想做什么?”这看似本就该是一个国家级的项目,他们成了旁人眼中“钱多烧不完且浪费时间”的无知无畏年轻人。

在合伙人内部,大家也曾吵得很凶。关于到底要付出多少去投入这件事说法不一,有人提出不能超过10%的精力,中間也有过无数次想放弃的念头。

其中最大的危机,是2017、2018年出现的空前的现金流问题。

杭州太舍千佛洞美术馆成立至今完全依靠着合伙人们自掏腰包,没有政府资助,也没有外来投资。然而那一年,合伙人们的事业、家庭,都相继陷入“修罗场”。有因资金短缺失去融资机会的、有因身患癌症的家人日夜奔波于医院和公司的、有全身上下银行账户加起来只剩26块钱的……在逼近弹尽粮绝的绝望中,一位研究福祉经济学的合伙人懿瞒着其他人偷偷用自己的钱垫付了员工工资,另外一位学航天航空工程的合伙人谭理从美国赶来,用自己存了多年为结婚买房的钱填上了这个大窟窿,给了千佛洞项目喘息并得以继续的可能。

这件事情何时是个头,未来怎么办,这是曾经太舍团队最迷茫的事情。但一路扶持至今,潜移默化地每个人都找到了各自想要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们一直相信,只要是做着对的事情,最终一定会顺利的,只是也许它会有一个曲折坎坷的过程罢了。”

在绝望边缘发现希望

千佛洞项目陷入瓶颈的时候余亦舟照例去了一趟新疆,其实从2015年开始,他们每年都会去西部,取道丝绸之路上的遗迹。2018年最糟糕的时候,他去新疆与另一位合伙人刘洋碰了面。

不喝酒的他,那天晚上把自己灌醉并大哭了一场。

极度焦灼之下,他开车经过冰大坂的瞬间有过一脚油门飞下去的冲动。

在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的那拉提草原上,他把积蓄已久的压抑与天山上的电闪雷鸣交织在一起,痛快哭过之后,阴霾好似也散开了。也正是他从新疆回来之后,谭理也从美国前来支援,他们继续投身高昌石窟,坚持不放弃,说是要对得起所有为它付出的伙伴。

说来也巧,“那拉提”在蒙语里是“太阳”的意思。

传说中,成吉思汗西征时的征战大军在风雪中疲惫不堪,当他们翻过一座天山看到的却是阳光灿烂、繁花似锦的一片茫茫草原,士兵们纷纷兴奋大喊:“那拉提!那拉提!”意在说明“终于见到了太阳”。这便是那拉提草原的蕴意,绝望只是短暂的,翻越它,胜利就在眼前。

与时间追赛跑,需要传播的力量

“千年绮华——从敦煌到高昌宝石壁画沉浸式展览”深圳站是继杭州站、南京站、上海站之后的第四站,其实在办巡展之前,太舍团队把精力全部都投入在了壁画的复原上,很少去考虑关于传播的事情。

九年时光,太舍团队为千佛洞项目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回望这些年的脚步,余亦舟仍遗憾于永远都是太晚了。“我们的确可以更早一点开始做这件事。丝绸之路上其实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石窟,这些文明的痕迹随着时间推移或地震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都在逐渐流失,我们依旧在与时间赛跑。”

而最令团队感动与震撼的,要数2019年杭州艺博会,一条由8幅巨幅祈愿图壁画组成的21米长甬道,以最接近它们一千年前刚被绘制完成时的宝石壁画形象重新现世。尽管在过去几年间团队无数次细细研究过这些壁画碎片,但在发布之前,没有人见过它完整的样子。

嘈杂的会场,来往驻足的观众,太舍团队自发做起志愿者,一遍又一遍向大家讲述这条甬道承载着怎样的历史,直到有人情绪崩溃,每个人都将这一路走来的酸楚与自豪化成眼泪泄出。“这短短的20多米甬道,对于壁画来说,是100多年的颠沛流离,而对我们来说,是最灿烂的青春岁月。”

关于对外宣传这件事,太舍团队过去一心扑在复原计划上,直到2019年才第一次觉得,其实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文化是需要传播的。“毕竟我们的人力和资源都有限,当研究、考察、复原这些事情占据了我们几乎所有精力的时候,已经很少有空间去考虑其他事情。”

在千佛洞项目接下来的计划里,余亦舟表示复原与传播将同步进行,除了希望扩大修复团队阵容和加快修复速度,会更注重传播提高大众参与度。比如举办不同类型的展览、设置更多观众互动装置、与其他品牌合作设计更多普通人能看得懂用得上的相关产品。

后浪青年扮演重要角色

很多来看壁画展的,离开的时候都不仅被画像承载的历史长河所震撼,更惊讶于背后推动着这个庞大项目的团队,这股凝聚力不是来于国家政府,亦不是文物机构,而是80后的年轻力量。

这群海外学子,正是因为看过了世界,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东西,故而毅然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年轻力量在这条路上是关键性的,包括看展的观众,余亦舟表示最希望的就是吸引到年轻的群体。为此,在展览期间,主办方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观服务,包括在展区内设置多媒介装置,将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结合;与高校联合举办沙龙活动,为学习艺术的青少年开展研学营;为低幼儿童专门设计亲子导览服务等。

“文化跟歷史其实不是那么严肃的一件事情,所以不管来看展的人,是打卡的也好,或不太懂壁画,都没关系,我相信从这里出去的人多少都能带点东西回去。中国文化正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也是根植于心的,年轻人才是未来。”

在展厅内,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的身影,更甚者,有些人会耗上一天,尽管他们可能不了解壁画。这也许就是历史与当下产生的联动,壁画便是一个“穿越”载体,让站在画像面前的我们与千年前的时代进行对话。

纯粹一点走得更远

在这个年轻团队的工作态度上,也随处体现着新的理念。

太舍合伙人们在各自的创业道路上有所建树,但大家都在探索社会性企业投资,因此集结在一起开始自我孵化,致力于公益和商业相结合的探索和有社会影响力的长期项目投资。

在他们看来,千佛洞项目对于企业运作有着很大的启示。某种意义上,商业之路的顺利也得益于这些历史文明的熏陶和滋润,其背后的价值能够赋予一个企业非常健康的文化,以及全体员工超强的凝聚力。余亦舟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年轻气盛,只想着第二年以高额将公司卖掉,“你看,我本是这么浮躁的一个人。”他笑着调侃自己。

可能正是因为有如此深邃的文化精神支撑,他的身上并没有给人一种商业与艺术相斥的矛盾感,他希望商业与艺术的交融纯粹一点,更长远一些。

此外,关于壁画展览的性质,太舍团队主要分两条线走:学术性与大众化。

久经岁月,高昌壁画的记载并不详实,随着那个年代老一辈学者的相继离世,当年被摧毁的文物更难以考证。在这样一个即将断层的阶段,太舍团队希望能借此机会去吸引各方更多力量串联起来。

而面向大众,太舍团队希望能带去更多的参与感,并透露巡展的下一站将在西安,届时会设置更亲民的形式,让观众通过趣味互动去了解壁画背后的历史故事。

丝路精神——开放与包容

千佛洞项目即将度过第一个十年,曾经20出头的太舍团队,如今都30有余。他们在探索与续写丝绸之路故事的同时,变化也在他们身上悄然发生。

对余亦舟来说,最大的触动便是在这条丝绸路上能看到所有文明崛起的原因——开放和包容。他向往这条路上伟大文明的交融,这种包容与大气,是对时代、国家或是个人的成长都大有裨益的精神。

丝绸之路不只是一段故事和记忆,她见证了历史的风尘,孕育出丰富多元的文化,在文明的崛起和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从正史上,还是在传说里,她都极具魅力。而她最大的魅力在于,经过岁月长河的沙石洗礼,依旧能够吸引人们汇聚在这里,重拾这片土地上失落文明的碎片,继续为新时代创造出更丰富辉煌的人世间。

敦煌学专家常书鸿先生曾说过:“我不是佛教徒,不相信转世,不过,如果真的再有一次托生为人,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还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做完的工作。”

丝绸之路上还有无数被风沙吹散的文明印记尚待发掘,尽管还看不到路的尽头,但他们相信,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答案。商

编辑/肖 梓

猜你喜欢

壁画
敦煌壁画里的冲突情节
三观壁画
Marvelous mural 神奇的壁画
敦煌壁画复兴丝路之旅
“反美”壁画
中国古代壁画
确认
壁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环境功能
“飞蛾”修复壁画忙
天涯海角壁画